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本篇文章的關鍵字:

候補名單(wait-list, WL)

如果說錄取信(Admissions letter)可以讓人上天堂,拒絕信(Rejection letter)可以讓人下地獄……

那麼看到自己被放在候補名單(wait-list, WL)上的那一刻,應該只能用“內心萬馬奔騰”來形容吧!

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不可否認地,在申請美國院校的過程中, 被“WL”這種不確定的狀態確實讓人不安。

但其實被WL,你應該慶祝一下自己算是有實力的,尤其被越頂尖的院校WL,代表你接下來是有機會收到其他學校的錄取信。

通常,Round 1(R1)被WL的申請者,會被放到與R2的申請者一同再被篩選,同理來說,R2的WL會被放到R3篩選。

也就是說,國際學生們因為R3申請上的機率不高(申請學生簽證需要時間),所以在R1被WL的國際學生,會比在R2被WL來的有機會在下一輪被錄取。

被WL,也表示招生委員會(Admissions Committee)有進一步考慮你的機會。這點與國內類似,每一年申請院校的競爭力都不同,也許這所院校無法現在給你一個入學的位置,但你還可以做以下三件事,來增加下一輪被錄取的機會:

1. 查清該校對WL的作業流程

每所院校每個學院的候補方針都不同,很多學校會在通知WL的email 裡面寫清楚,也有很多學校有放在網站上針對WL的FAQ務必關注!!!

很多院校都很樂意聽到學生在候補階段有不同的進步。例如說成績上的進步,實踐上有新的發展。

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但也有些院校,只希望你簡單的回覆“Yes (or No), I would (not) like to be placed on the wait list."然後交代告訴你不要再寄出更多資料,這種情況下你真的不用問太多的問題去困擾Adcom。

2. 聯絡校友

或許在一些networking event、coffee chat、info session、MBA Forum上,你認識了一些校友、目前在學學生,一定要想辦法與他們保持聯絡,因為申請的這條路上,絕對不希望孤軍奮戰的

收到候補通知,你可以再一次聯絡這些校友,你甚至可以用他們的personal email聯絡當初面試你的校友或Adcom。

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如果你聯絡的校友、面試官,還算欣賞你,他或許願意幫你寫一封額外的推薦信,以個人email寄給學校。

有些學校針對校友,也有線上的推薦信(on-line recommendation system)可以使用。就算該校明文規定不收WL的更多資料,收到校友的推薦,也不會嫌你煩而扣你分,畢竟是校友寄來的。

3. 展現對學校的大力關注

在寄出錄取信後,學校當然希望100%的錄取生都會加入他們。而事實上,即使排名再前列的院校,有30-50%的錄取生會say no。所以要如何讓你夢想中的學校感覺到你滿滿的愛呢?

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去學校參觀(on-campus visit),時不時地跟候補名單的contact 、亞洲地區的主要Adcom負責人通信……

申請上絕對不是終點,你還有漫漫長路要走,申請不到更不是你的終點,你可以再申請(re-apply),你更應該在工作上繼續衝刺(無論你有沒有要re-apply)。

無論是從WL被錄取上理想學校,還是上了其他學校,只會讓你增廣見聞、給你充分的未來競爭力!

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給所有在WL上的申請者,加油!這也許不是你想要的結果,但是千萬別放棄希望。被WL的你,還是有希望加入你理想中的學校!

拓展:

越“怪”越加分!美國院校面試官挑學生秘密

▼重要指標:

各項競賽

除了社團活動以外,近年來許多大學生也都積極組隊參加各項競賽,這些競賽個有不同目的及規則,但相同的是,參賽者都要組隊、提案、發表計劃,因此可以展現你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創意、團隊合作精神、執行力,這些都是美國院校很看重的。

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國際經驗

頂尖院校的學生組成,通常都是來自世界各國的菁英,也擁有不同產業背景,所以學校當然也希望你擁有國際經驗,例如交換學生、在國外實習、就業、出差到國外兩個月以上,甚至和不同國家的同事合作專案,都是好的經驗。

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Anything “Special" !

頂尖院校除了要聰明的學生以外,還很喜歡“怪咖”!

寫關於旅遊的博客,最高月流量有超過百萬人次;有人在社交媒體上創同好社團,除了粉絲有上千人,還定期召集山友做義工活動;有人向企業提案、募款,買了一些手搖腳踏車,免費讓肢(視)障者健身;有人已經在非洲創了一個社會企業做太陽能燈泡,受惠的家庭上千。

本來,院校或者你自己都應該喜歡不斷嘗試突破自己的你!

辛苦一整年,留學申請還在被“wait-list”,我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