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中醫角度分析間質性肺疾病的病理演化過程?

如何從中醫角度分析間質性肺疾病的病理演化過程?​機體對間質性肺病過程的最初反應,在肺泡和肺泡壁內表現為炎性反應,導致肺泡炎。如疾病慢性進展,炎症將蔓延到鄰近的間質部分和血管,最終產生間質性纖維化。其結果產生瘢痕和肺組織破壞。初期多影響肺部津液代謝,後期影響及血分,痰瘀膠結形成肺部纖維化。即從津停生痰、由痰及瘀到最後痰瘀互結的過程。痰是瘀的初期階段,瘀是痰濁的進一步發展。由於津液的佈散、運行、排洩等功能障礙,津液積聚,生溼釀痰,濁痰積聚,氣血運行不暢,遂發血瘀,血瘀既久又化痰水。由於此類病程發展的相似性,對中醫辨病論治提供了指導。

早期

早期應為肺氣不暢則動後氣喘,肺部津液代謝障礙,肺臟有痰飲生成則表現為肺部X線有磨玻璃樣陰影及小葉間隔增厚,以兩肺下野周邊多見。此時應以痰飲為主,伴或不伴血瘀的表現。

中期

中期由於痰飲生成,肺部氣機進一步痺阻,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及彌散功能障礙,患者憋喘症狀更為嚴重。CT顯示雙肺瀰漫性間質性浸潤,以條索、細網格病灶為突出,可推斷此時津液輸布障礙已遍佈全肺,而部分肺組織已有血瘀生成,痰瘀相結則形成纖維灶。同時氣滯誘發血瘀,肺泡的氧氣交換功能受到影響,多有低氧血癥等現象產生,並多伴有血沉加快。瘀血較痰飲而言,更為固定不移,一旦形成,便可瘀滯周遭血液,形成更大面積的瘀血。表現更類似於“肺痺”。由於該疾病中晚期患者臨床症狀以及HRCT表現較有特徵性,多數間質性肺病患者在此時方被診斷。

終末期

在終末期,病程日久,痰瘀膠結,而津血漸耗,正氣衰微,此時雙肺HRCT可呈蜂窩狀改變,肺功能呈嚴重限制型通氣功能障礙等。多見杵狀指,患者出現發紺、肺心病等由肺及心的表現。此時患者部分肺葉痰瘀互結,肺葉萎弱不用。

如何從中醫角度分析間質性肺疾病的病理演化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