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疾病」二字,但它們的醫學含義究竟是什麼?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對疾病的概念應該是“英雄所見略同”,那麼,什麼是病呢?所謂病,有兩種含義,廣義地說,病就是非健康狀態;狹義地說,病就是有針對性的某種病理狀態。所以在學習辨證時,應該明白病的概念。

我們經常會說到“疾病”二字,但未必真正對這兩個字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若是平常百姓對此“不求甚解”,倒也罷了,倘若醫者對此仍屬“難得糊塗”,那估計實在是說不過去了。那麼,究竟是什麼“疾病”呢?我們先來看看《說文解字》如何詮釋“疾病”——“疾,病也”“病,疾加也”。可見,在古代,“病”與“疾”的意思是大同小異的,二者微小差別是“疾”輕“病”重。在《黃帝內經》中,疾病稱“病能”,也就是病態,這也是中醫對疾病的最佳概念。可以這樣說,“疾”就是非健康狀態(含亞健康狀態),“病”就是具備某些典型的臨床徵象,能夠確診為某種病理性質的非健康狀態(含或不含亞健康狀態);確切一點說,“疾”是非健康狀態的非臨床階段,“病”則是非健康狀態的臨床階段。一般在臨床中所說的疾病,實際上就是“病”,但二者沒有必要涇渭分明,所以二者常作為並列聯合稱謂。

很多人都知道“疾病”二字,但它們的醫學含義究竟是什麼?

中醫學認為,人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同時也是一個有機整體。正常狀況下,人體生理活動處於相互協調的動態平衡中,即所謂“陰平陽秘”。而疾病與健康是相對而言的,兩者之間沒有截然的界線,可以說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一般地說,疾病是指在一定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七情、遺傳、飲食、勞逸、外傷等)作用下,機體與環境的關係失調,人體陰陽、氣血、臟腑、經絡等的生理狀態被破壞,出現了功能、形態或神志(包括心理)活動等方面的異常變化,且具有一定發展規律的全部演變過程,反映為若干特定症狀、體徵和各階段相應證候的邪正交爭的病理全過程。

因此,疾病通常是從總的方面反映人體功能、形神異常變化或病理狀態的診斷學概念,它包括功能性和器質性兩方面的改變。中醫學對疾病的認識體現了天人相應、形神合一、陰陽平衡等的整體觀念和全息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