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大面積“破淨” 是機會還是陷阱?

近日,隨著A股市場的接連下挫,進入“破淨”狀態的個股逐漸增多,而股價的下跌,不僅讓眾多小散交出了帶血的籌碼,同時也讓大股東坐立不安,紛紛採取了“穩價”措施。

銀行股大面積“破淨” 是機會還是陷阱?

據Analyst資訊監測數據顯示,截止5月29日收盤,除*ST個股外,滬深兩市已有90家上市公司被列入“破淨”行列,其中銀行業成為了這次“破淨”潮的重災區,在2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15家“破淨”,而整個行業的市淨率也僅為0.88。

15只銀行股“破淨”

從銀行板塊的整體走勢來看,自今年2月大幅下跌後,便一路走低,5月29日盤中更是創出了階段性新低,這也是銀行股接連“破淨”的主要原因之一。

(銀行板塊指數走勢圖)

銀行股大面積“破淨” 是機會還是陷阱?

具體來看,在15家“破淨”銀行名單中,五大行有4家在列,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其中破淨幅度較大的為交通銀行,最新市淨率顯示已處於0.8倍以下,僅為0.7507倍。據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上述四家國有銀行的每股淨資產依次為5.85元、4.25元、4.77元和8.13元,而5月29日的每股收盤價卻為5.74元、3.62元、3.83元和6.10元。

銀行股大面積“破淨” 是機會還是陷阱?

專業人士分析認為,銀行股集體“破淨”除了股價走勢疲軟之外,估值切換也是原因之一。隨著每股利潤的累計,在財務數據公佈之後,股價不變的情況下,市淨率也會出現下降。

次新銀行觸發穩價“約定”

近年來,隨著國內市場IPO的常態化,銀行股不斷擴容。Analyst資訊梳理發現,在2016年出現的中小銀行上市潮中,當年共有9家銀行上市,其中包括江蘇銀行等4家城商行和江陰銀行等5家農商行,這也是迄今為止A股上市銀行數量最多的一年。但這一記錄有望在今年被打破,當前已有16家銀行排隊等候在上市的路上。

雖然多家未上市銀行期盼上市,但上市後的日子並不好過。目前在10家次新銀行股中,已有3家處於“破淨”狀態,分別為江蘇銀行、上海銀行和杭州銀行。

然而,次新銀行在當年IPO的招股書中披露了穩定A股股價的預案,觸發條件為該行A股股票上市後3年內,“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本行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

由於上述3家次新銀行股股價長期低迷,顯然已觸發了穩價預案。5月22日收盤後,上海銀行發佈《關於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今年4月23日至5月22日,該公司A股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每股淨資產16.27元/股,因此5月22日為觸發日,且該公司將在6月5日前制定穩定股價方案並由董事會公告。

5月28日晚間,上海銀行披露穩定股價具體措施。公告稱,為穩定股價,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聯和投資、上港集團和桑坦德銀行決定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的金額均不低於觸發日前最近一個年度其自公司獲得現金分紅總額的15%。其中,聯和投資擬增持不少於5990萬元,上港集團擬增持不少於2919萬元,桑坦德銀行擬增持不少於2919萬元。

其實,在觸發穩價條件之前,上海銀行第二大股東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5月8日至5月18日期間,以約3.04億元自有資金、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了該行股份逾1957萬股,持股比例由6.48%提高至6.73%,但並未阻止股價的進一步下滑。

除上海銀行外,江蘇銀行成為了第二家公告觸發穩定股價措施的上市銀行。5月24日,江蘇銀行發佈公告稱,截至2018年5月24日收盤,公司股票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其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7.90元/股,達到實施穩定股價措施啟動條件。

同時,江蘇銀行的大股東也在觸發穩價方案前進行了增持。該行第一大股東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於5月17日至18日,增持3129萬股,目前佔該行總股本的8.0047%;第二大股東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也在5月18日和5月21日,合計增持1209.27萬股,持股比例由7.56%上升至7.67%。

業內人士表示,兩家銀行觸發股價穩定機制與當前的銀行股整體估值水平下降密切相關,投資者需有一個正確的意識,銀行股大面積“破淨”有其行業的特殊性,不能完全準確反映出銀行的實際價值。“破淨”不等於基本面惡化,兩者不能畫等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