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德經》的二十個爭議之九:“企者不立”後的“跨者不行”

關於《道德經》的二十個爭議之九:“企者不立”後的“跨者不行”

關於《道德經》的二十個爭議之九

關於《道德經》的二十個爭議之九:“企者不立”之後有無“跨者不行”這一句

出處:第二十三章。

歧義:

通行本在“企者不立”之後有“跨者不行”這一句,帛書本沒有。

辨析:

“企者不立”之“企”,帛書本作“炊”,帛書研究組認為當讀為“吹”。高明《帛書老子校注》認為,“炊”、“企”二字古音相通,屬於通假字,高說可信。王弼等傳本均作“企”,應當有其原因。

帛書研究組認為:“通行本此句下有‘跨者不行’一句,按文例當有,甲、乙本似誤脫。”竊以為如果說帛書甲、乙本全部“誤脫”,似乎有些牽強。

通行本在“企者不立”之後加“跨者不行”一句,是為了製造對稱。誠然,經過王弼的調整或篡改之後,的確是個別章節敝帛書本順暢很多。比如第十二章,帛書本作“五色,使人目盲;馳騁田獵,使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聾”,通行本作“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通行本就顯得更為工整。但從經典的傳承角度來說,保留原貌或者最大限度的保留原貌,才是嚴謹的治學態度。

老子引用古語或者古諺,一般並不註明出處。“企者不立”或許也是一句古諺。用一句古諺開頭,然後列舉一些表象,也是老子常用的表述方法。如第二十三章的“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就和“企者不立。自是者不彰,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句型非常相像。

結論:

說“企者不立”之後誤脫“跨者不行”一句,證據不足,只留前一句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