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街,是歷史信息,是溫暖記憶,是文化史書。

在古徽大地上,百餘條古街曾演繹出曾經的繁盛,在歷史的演繹中,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伴隨著時代的前行,新興商業的興起,一些區縣或鄉鎮上的老街雖然沒了往日的繁華,但那些青磚與黛瓦,那些石板路和老房子,漸漸成為人們的記憶。今天,我們以一種懷舊的心情,以文化的自覺,去探尋那些老去的街巷……

休寧,始建於東漢建安十三年,至今有1800多年曆史。位於縣城的齊寧西街是當地曾經的商業中心,也是徽州繁華的一個縮影。西街西起夾溪河大橋頭,東至陪郭頭,全長560米,街寬4米,由紅石板規整鋪成。自明清到民國甚至是解放後,這條街道一直是休寧縣的商業中心,也是休寧縣歷史最悠久的古街。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從杭瑞高速歙縣出口右拐前行約200米,瞻淇村便進入眼簾。踏進老街,濃濃的古樸風情撲面而來,隨處可見歷史的痕跡。白牆黑瓦的沿街建築、高聳的馬頭牆、老巷深處的小弄堂,韻味十足,瞬間讓人有回到過去的感覺。但面臨著空心化、基礎設施落後等諸多難題,瞻淇老街的保護也遭遇一定挑戰。該如何保護,如何開發,如何更好地將歷史記憶和文化脈絡傳承下去?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歙縣兩溪南,抵不上休寧一商山”。這句流傳已久的民間俗語在今天來看,是要遭人反駁的,也確有誇大其詞之嫌,但歷史上的商山,曾經有過的輝煌確是真真切切的。商山老街,北起泰和橋,南至上門村頭,主街一條,分上中下街,主街長500米,巷弄幾十條,長約500米,過去有商鋪幾十家,涵蓋米、布、鐵、農、食、藥等店家。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陳村,古稱藤溪、洪村,今稱陳霞,有“朱升故里、霞雨之鄉”美譽,距今約有1000多年曆史。陳村是休寧縣西南部一個典型的徽州古村落。陳村有七省通衢之稱,是當時新安江上有名的水運碼頭之一,宋朝王安石經過陳霞時曾賦詩一首“離家當日尚炎風,叱馭歸時九月窮。朝渡藤溪霜落後,夜過麾嶺月明中。”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五城老街,綿延2公里,有上、中、下街、13條巷組成。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老街地處休婺古道,曾經商貿繁榮,是徽州大地典型的臨水而興的商貿古村格局,也是古徽州一條重要的繁華集鎮。隨著屯五公路的開通,五城新街的興起,老街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從新安江屯溪段溯率水而上,古時有兩處聞名的水運碼頭,一處位於龍灣,一處位於溪口。發源於六股尖的率水,一路東行,到了龍灣呈120度轉彎,與右面顏公溪匯合北去,“龍灣”之名由此而來。溪口是起點碼頭,龍灣是樞紐碼頭,來往停靠船隻多,上下貨運數量大,是承載皖贛邊界山貨土產的集散地,故昔日的龍灣街有小小五城鎮,大大龍灣街之稱。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是宋代詞人李清照《如夢令》中的詞句。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表達對春光留戀和惜別。對於率水之濱、形如海棠的月潭古村來說,似乎給人也有一種與之相同的感覺。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位於齊雲山腳下的巖腳街是去齊雲山的必經之地,人稱“曹半街”。關於巖腳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齊雲山腳下本來是沒有街的,上下齊雲山的香客、遊人、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多了,齊雲山腳下也就慢慢形成了一條街。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月華街,坐落於休寧縣齊雲山風景區。因地處海拔較高的山上,立於懸崖峭壁邊,又稱“天街”。“天街”依山就勢,曲折起伏,二十幾幢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掩映其間,密林蒼翠,有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感。

百餘條古街演繹古徽州曾經的繁盛 青磚黛瓦依然散發著迷人的芳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