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次房改!20年前的「98房改」是怎麼來的?

深圳二次房改!20年前的「98房改」是怎麼來的?

深圳特區成立於1980年8月,深圳第一個,也是中國內地第一個商品房小區東湖麗苑1981年在深圳開售,每平米2730港元,按當時的匯率,一平米房價約1000元。

深圳二次房改!20年前的「98房改」是怎麼來的?

1987年的嚴冬, 那一年,“土地拍賣”有個低調的名字叫“公開競投”;那一年,“11號牌先生”買下了中國第一宗國有土地使用權;那一年,深圳會堂的動地一槌成為中國土地拍賣史上石破天驚的開始。

歷史的轉折往往是由細節成就,4個月後,這場一直在聚光燈下的中國第一拍,直接促成了憲法的修改。

1988年4月12日,七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有關條例,將原來憲法中禁止出租土地的“出租”二字刪去,並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深圳二次房改!20年前的「98房改」是怎麼來的?

同年8月23日海南島從廣東省脫離,成立中國第31個省級行政區。那一年正值改革開放十週年之際,中國面臨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問題。當時國內已經建立了深圳、珠海、廈門和汕頭四個經濟特區,但這四個城市都是沿海城市經濟體,對於廣大中西部農村地區仍然需要探索,需要一塊理想的試驗田。88年的海南農村人口占比超過80%,工業產出水平低下,人均GDP只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80%,有六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符合該給實驗的各項條件,海南島便順理成章成為實驗田。

1992年的盛夏註定是不同尋常的一年,南巡談話,隨後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海南建省和特區效應得到全面釋放 。這座總人數655.8萬海島上竟然出現了兩萬多家房地產公司。

1988年海南商品房均價為1350元/平,1991年為1400元/平,1992年猛漲至5000元/平,1993年達到7500元/平的頂峰,短短四年漲了4倍以上。

1993年6月23日,發佈《關於當前經濟情況和加強宏觀調控意見》,全面控制銀行資金進入房地產業。

一路高歌猛進的海南房地產被釜底抽薪,熱瞬間冰封,泡沫破滅,佔全國0.6%總人口的海南省留下了佔全國10%的積壓商品房。全省“爛尾樓”高達600多棟、1600多萬平方米,僅四大國有銀行的壞賬就高達300億元。此後幾年海南經濟增速斷崖式下跌,一地雞毛。之後幾年國內房地產市場一直處於沒有大突破的局面。

深圳二次房改!20年前的「98房改」是怎麼來的?

直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到來,受金融危機影響,國內的經濟也十分虛弱,外需低迷,1998年全年出口增速僅為0.4%,同比1997年降低了20.1%,外商投資額零增長。而且內需不振,產能過剩。中國經濟增速結束了雙位數增長,全年增長率跌至8.8%,開始提出“保8”目標。

內憂外困之下,為了拉動經濟增長,不得不將原來刺激出口政策轉向刺激國內需求,房地產業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正因為有了亞洲金融危機這麼一個外部契機,1997年1998年是中國樓市劃時代的年份,這一年中央宣佈取消福利分房,全面開啟住宅商品化,被稱為“98房改”。其目的是刺激內需,拉動經濟發展。

98年房改,住房分配和貨幣化,99年房貸、住房信貸、公積金管理,2002年結束協議轉讓土地、2003年房產業被確立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後面發生的事,大家應該有了親身體會,我在上一篇文章裡已經說過。

深圳二次房改!20年前的「98房改」是怎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