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沒有一箇中國電影人是不焦慮的。不論投資、製片、宣發、院線、影迷。

你能想像揚言一年1000億的電影市場,本週一只賣了3500餘萬嗎?本週末影城經理終於解脫了,略顯冰冷的市場導致大家不用考慮是否安排零點首映。反之所帶來的問題便是更大的焦慮。畢竟六月伊始,市場已經出現了恐慌性的“看空”情緒,很多影城經理都表示這個六月又要廢,第二季度的考核難以完成。

不僅僅是影城經理發愁,電影行業整體都要比其他行業更為焦慮,其壓力遠大於社會平均值。

那麼,中國電影人都在面臨和承受那些焦慮症呢?緣何這些人成為了“焦慮症“高發群體呢?今天我們從十個環節,與大家共同探討。

「製片方焦慮過審、檔期和無人可用」

其實製片方目前並不特別擔心資金短缺,沒錢有沒錢的拍法,資金短缺在未來總有可以解決方式,但無人可用、過審和檔期的安排則是大家最為焦慮的問題。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首先,無人可用,表現在演員、導演、編劇等一系列的創作環節,有影響力、號召力的陣容都可以自主搭建團隊,較為合適的區間可能不合適。可用的喜劇演員就屈指可數,能拍動作戲的也就那幾位。

另外,便是項目的過審。因我們目前特殊的多輪審查機制,特別是有明確最低紅線和模糊的最高藍線限制,導致大多數熱門影片都要提心吊膽去接受多輪危機潛伏的審查。

最低紅線其實一直都擺到那裡,製片方也很清楚那些是不可觸碰的,但最高藍線則很模糊,能夠影響和左右次輪審查的人員和部門極多且極不好掌控,什麼老幹部、某某部門和單位都可能對影片過審形成阻礙。

製片方最為擔心和焦慮的問題就在於片子辛辛苦苦拍完了,卻在審查上卡殼,即便過審了,檔期卻不盡人意。

目前大多數國產片可以自由選擇定檔,但壓力在於同競影片的落位,進口片隨時隨地的空降,都會對倉促定檔影片形成威脅。

「影城重點焦慮業績和考核」

要是還傻傻以為影城是躺著收錢,那一定是太久沒有和院線影城的朋友交流了。影城雖然在話語權方面不用擔心,畢竟他們是市場的主導方,排什麼、放什麼、如何放都是他們自己說得算,即便目前有排片執導的前提,大部分影城仍然會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權。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但影城所不能控制的仍然是影片的遴選和進口片的引進,6月上半月市場的低迷正式因為缺乏頭部影片,無論是進口片還是國產片均難有大作出現。

那麼影城人員所焦慮便是上層院線、影管公司所下達的業績考核,畢竟這是直接能夠影響到其自身收入的重要因素。

比起發行方只是單一層面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影城則要去面對更復雜的市場環境、包括對各個發行的平衡、觀眾的接待、其他職能和權益部門的打理等等。

看起來影城目前收入都還算穩定可觀,但這一切都是在完成績效的前提下,大多數影城所焦慮的根本就在於如何去完成業績和更多影城新建對市場的攤薄。

「發行焦慮綜合症排片&探訪影城和對市場的無力感」

誰最相信內容為王?演員?導演?宣傳?編者想更多的應該是和觀眾、影城打交道的發行人員。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自從有了地面區域發行這個行業起,看起來發行方是實打實的甲方,但在直接去面對影城時,發行小夥伴卻一直都在享受著乙方的待遇。

較早之前,影片數量不多,影城隨便排都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很多發行方資金短缺,拼不過很多土豪發行,在爭取排片時的壓力巨大。

但目前影城新建速度並未減緩,大多數發行方又都不願意增加發行人員的配置,這也導致發行人員探訪影城的任務愈發繁重,從二三年前一個月可以很輕鬆打個循環,到目前工作量增加一倍也難在一個週期內跑完。

大部分發行人員在面對已成事實的影片前提下,對於影城的話語權偏弱,這也是目前所有發行人員焦慮症的根本所在。許多時候影片質量差的時候,片方會責怪發行方的執行力低下。而一旦有超出預期的表現,片方則會誇張是好內容的力量。

「演員焦慮負面新聞和新人的上位以及流量持續性無法保證」

其實演員也都是人,也難免會犯各種錯誤,雖然他們收入頗豐,但一旦負面新聞出現和曝光,他們所承受的壓力遠大於普通人,並且沒有回頭路。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更讓演員焦慮的是,目前內地市場已經出現了和之前韓國演藝圈類似的情況,新人湧現頻繁,綜藝節目對新人的上位湧現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這也只是部分成名演員所要焦慮的問題,大部分藝人其實是要面臨無戲可接,無通告可上的狀態,據統計,未入流藝人做代購的比例最高,甚至可以說,朝不保夕的工作狀態是導致大部分藝人焦慮的根本。

「導演編劇焦慮創作難度增加、觀眾群體更迭頻次加快」

之前刷屏的“凌晨3點不回家”可能讓很多人心酸,但在電影行業中真正熬到凌晨三點的可能只有處於創作核心的導演和編劇了。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編者認識很多編劇和導演,只要翻開他們的朋友圈和交流群,幾乎在後半夜才是交(吐)流(槽)高峰,雖然可能看起來投資方一口一個老師叫著,可心裡面沒幾個把導演和編劇當回事。

現在主流一線導演群體基本更多要面臨年輕觀眾的衝擊,他們會真切的發現在家裡和頂嘴的年齡的孩子一股腦的跑到電影院裡面和網絡上和他頂嘴,那種之前和他價值觀相仿兄弟姐妹觀眾已經愈發減少。

中國編劇和導演目前最大的困境和焦慮所在便是觀眾群體更迭頻次的加快,他們和觀眾的代溝也愈發割裂。

「投資方焦慮行業風險開始逐步增大、行業頭部資源壟斷」

大項目不帶你玩,小項目油水小風險高,是行業無法避免的焦慮。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為什麼說這一兩年內地電影市場除了極少數的頭部作品之外,其他影片均呈現了虧損狀態,問題就在2015年當時市場大爆發後,投資的盲目度增大,導致在2015-2016年期間,大量的非理性項目上馬。

在2015年可能隨隨便便一個電影都可以賣座和賺錢,但到了去年和今年,大部分積壓和盲目投資電影均虧損,這種落差使得很多入行較淺的投資方焦慮不已。

即便是多年的老司機老油條,也要面臨大項目不帶你玩,小項目油水小風險高的困局,錢握在手裡投鼠忌器的心理有、打水漂的可能也有。

行業頭部資源壟斷其實已經掌握在了少部分人手上,想要靠單一資源和錢來拿到大項目的投資份額,已經越來越難。

「院線、影管的焦慮在於管理能效降低、結算價格泡沫」

在幾年前,院線是不愁沒有影城加盟的,那個階段大家都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原因在於大部分院線都是從原來省市電影管理部門轉制過來的,大家還都抱著官本位的心理。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但伴隨著民營企業和遠離政府行政命令監管的院線興起,大部分加盟性質的院線都要面臨下屬影城難以管理的問題,院線焦慮在於管理費難以收取,加盟院線隨時隨地都要脫離管制的重要困境。

同時,院線數量的增加,也使得更多影城傾向於聚攏到幾個巨鱷院線,對很多中小院線形成了行業壟斷的壓力。

影管公司同樣也要面臨各種問題,儘管看起來每年票房有不錯的增幅,最終結算平均票價也有提高,但實際市場整幅的速度遠高於了觀影人次的增幅,影管公司所直接面臨的問題便是觀影人次減少,票價定位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

更令影管公司所焦慮的是大宗團體票銷售壓力已經遠比幾年前更大,目前雖有所謂的“硬性”工會觀影指標攤派,但最終卻會因為更多的競爭和價格因素導致客戶的分流。

同時結算價格和實收價格之間也存在極大的水分,這在之前影管完全掌控定價權利時是不會出現的,目前線上票務極大的影響到影管這方面的權利,也是影管公司最焦慮的問題。

「宣傳人員焦慮片方和自己不一致的步調」

現在主要的宣傳公司從創意到執行基本都是90、95後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在做,但他們所要面對的甲方則大部分是七八零後的製片人和投資方。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GIF

年齡相仿往往會擁有相當的價值觀和審美,包括對影片宣傳側重點和落點的擇取,但一些花錢是大爺的心理作祟,也導致宣傳人員會和影片“甲方爸爸”在意見上出現分歧和差別。

宣傳人員最為焦慮的問題便是這些花錢的甲方爸爸不單單年紀可能和自己的爸爸相近,可怕的是他們的想法也和自己的爸爸類似,完全Get不到自己所提出的吸引年輕人的點。

另外,目前電影行業對於宣傳的評價也非常模糊,數據所有都存在水分無法真正判斷,而一旦出現不好的效果,宣傳和發行都會是最容易出現扯皮的一方。

「影迷焦慮想看啥都看不到」

中國雖然擁有了“最寬容”的球迷,但我們國足卻不能以殺入世界盃為大家做回報;同樣中國也有擁有數量龐大的“最寬容”的影迷觀眾,但我們卻不能在第一時間看到一些想看的進口片。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這種焦躁不安最明顯的體現便是在各大電影資訊類社交網絡APP的評論欄之中,幾乎所有檔期訊息公佈和曝光都會伴隨各種粉絲的罵戰和互懟。

目前內地雖可以做到每週一部進口大片的常態化,但審查機制和配額數量的限制仍然難以平衡和滿足的部分影迷的觀影需求。

儘管現在進口片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但這並沒有降低很多影迷的觀影熱情,帝都和魔都的電影節上稀缺內地銀幕的進口片仍然一票難求。

「中國電影的焦慮」

這些年,中國電影的確交出了很“完美”的答卷,但很多中國電影人仍然很焦慮,往大了說,中國電影人一直都希望儘快趕上北美,至少先從票房上。

產能低下?陰陽合同?人才斷層?中國電影人的十大焦慮!

在票價略低、銀幕數量超越、固定觀影群體穩固的基礎上,超越北美票房可能只是一個時間上的問題,但問題仍然在於這種焦慮本身仍然是一種僅僅依靠數字取勝的假象。

和世界盃距離我們越來越遠一樣,中國其實和世界主流電影也距離增大,不要去看一些評委機制的歐洲電影節上中國電影的“靈光一閃”,但僅就電影文化輸出目前中國電影已經完敗。

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人的焦慮不單單是個人、公司業績的問題,更是在整體行業低素質運行狀態的難以突破。

小崔懟范冰冰的事件一發不可收,市場出現了階段性的恐慌情緒,文化類的股票市場集體飄綠也表明了基本面同樣具有焦慮不安的心理,可能我們真的亟需一個更規範的市場機制來協調和制約目前並不合理的發展方向,但這一切又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這亦或是更難以掌控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