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100℃的水,分別適合泡什麼茶?快看看吧,別浪費了好茶!

泡茶講究水溫,不同的茶葉需要不同的水溫來沖泡,才能品到最好的味道。

泡茶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學問。今天聊聊水溫對茶滋味的影響,正所謂“看茶泡茶”,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說不能按照同一個標準去沖泡所有的茶葉,要根據不同的茶來選擇沖泡的水溫。

細嫩的茶最怕燙

“小時候,我學著外祖父喝茶的樣子,在杯中丟了一撮茶葉,用滾開的水澆注,他一把攬住我說:“這細嫩的葉子最怕燙,一燙就死了。沒有生命,茶水也不好喝。”那時覺得外祖父小題大做,甚至言過其實。長大後懂得了茶才明白,水溫是成全茶味的至關因素。”

不是所有茶都中意沸騰(100℃)之水,像細嫩一點的綠茶,特別是名品,比如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六安瓜片、黃山毛峰、都勻毛尖等,這類高級綠茶最細嫩新鮮,非常怕沸水。

把沸水晾至80~85℃沖泡最好,甚至洞庭碧螺春可以用70℃的水沖泡。可以先倒水,再放茶葉。水溫過高,茶水變深,香味遭到破壞,綠茶變“熟”,那清甜就嘗不到了,經沸水的衝擊,維生素等物質會被瓦解,綠茶的功效也自然大打折扣。黃茶、新白茶亦如此。

60~100℃的水,分別適合泡什麼茶?快看看吧,別浪費了好茶!

濃郁的茶最愛100°c

“如果你知道採茶人要多辛苦才能保住烏龍茶的香氣,就不再忍心用不適合的水溫來折磨它。 在晴朗的午後,採茶人顧不及吃午飯,必須趕在中午12點採摘烏龍茶,而且要一直持續到下午4點,因為這個時段的陽光最為充足。”

有趣的是,烘焙溫度不易過高。為了保留烏龍茶最好的香氣和味道,必須先在80~85℃的溫度下烘焙4~6小時,第二天再在75~80℃的溫度下烘焙2~3個小時,不能讓過高的溫度傷害了容易揮發的香氣。但落入杯中之後卻必須用100℃的水來沖泡,才能完全釋放出烏龍的茶香和滋味。

60~100℃的水,分別適合泡什麼茶?快看看吧,別浪費了好茶!

鐵觀音、大紅袍等烏龍茶,要的就是濃郁茶香,茶要放得多些,水的溫度也要100℃才夠痛快。水沸騰後馬上衝泡,第一泡倒掉,從第二泡開始飲,那香味在嘴巴里橫衝直撞,最後緩緩從鼻腔中呼出來,竟然也帶著香味。

粗獷的茶煮起來更暢快

“黑磚茶這樣的邊銷茶,具有跟西南少數民族一樣的粗獷性格,沖泡偏愛已經沸騰的熱水和大火,用茶刀切下一塊,丟在已經煮沸的水裡,讓它盡情熬煮。“邊銷茶一定要熬煮”,一位藏族朋友反覆叮囑我。他說他們祖輩都這樣熬煮邊銷茶,至於為什麼他不太清楚。只覺得熬煮過的茶有一種別樣的濃香。”

像雲貴、川藏這樣的高海拔地區,水是很難到達100℃沸點的。以黑茶、普洱為代表的邊銷茶,沸水無法滿足它們,只有在壺裡或茶鍋裡熬煮才能逼出茶的香味。有專家研究發現,邊銷茶的營養成分也的確需要熬煮才能完全釋放,對於常年以肉為主、缺乏蔬菜的邊疆少數民族來說,黑茶可解決體內油脂過剩的問題,是維繫身體平衡的重要方式。

60~100℃的水,分別適合泡什麼茶?快看看吧,別浪費了好茶!

有時放縱,吃了一肚子油膩,肝膽和心情都隱隱有那麼些不快。這個時候有一碗黑磚茶,幫助消化、解除油膩是最好不過了。水沸騰起來,水面冒出蟹眼小泡,還有魚鱗般的波紋,這時的水剛好沖茶喝。

中檔茶葉喜歡熱情似火

“將茶葉分出等級,類似於它們不同的個性,有的含蓄內斂,喜歡溫熱;有的則熱情奔放,鍾情火辣。就算是嬌嫩怕燙的綠茶也被分出了三六九等,高檔綠茶不能用沸水,而中低檔的綠茶因為少嫩芽、茶葉條索粗大而喜歡沸水。

除了綠茶,花茶、紅茶等品種中的中檔茶也都喜歡熱情似火的水溫,可泡出十分理想的香味。”

有研究人員了換各種不同的茶,做了大量的對比實驗,發現對於中檔茶來說,水溫越低,越難激發茶裡的有效成分,茶味或是不足,或是發澀。只有剛剛沸騰的水,才能激發出這類茶的至美口感。

還有全發酵的紅茶,喜歡100℃的沸水,只有這個溫度才能將它體內的有益成分溶解出。不過,有些出身貴族的細嫩紅茶也可用涼至90℃的水沖泡,比如祁門紅茶、正山小種、袋裝的紅茶,可以用95℃的水沖泡。

60~100℃的水,分別適合泡什麼茶?快看看吧,別浪費了好茶!

水煮的時間不夠,水溫不足,茶的香味出不來,而且茶葉會浮在水面上,喝上一口滿嘴茶葉;水煮過了火,水溫過高,又會掩蓋了茶葉的香味,茶水發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