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進入“廣州時間”

6月6日,廣州國際生物島建設推進工作會議暨項目集中籤約和揭牌活動在國際生物島舉行。同日舉行的還有被譽為生物醫藥領域“達沃斯”的官洲生命科學圓桌會。

來自國際生物醫藥領域閃閃發光的企業與項目、學界領袖、與本土創新生物醫藥企業匯聚生物島,這場備受業界關注的會議將帶領全球產業目光進入“廣州時間”。

今天,《南方日報·廣州觀察》推出“千億雄心 引領未來——聚焦廣州生物醫藥產業特別報道”,聚焦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廣州擁抱產業浪潮的當下與未來。

5月15日,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百濟神州的市值突破百億美元,在過去,醫藥研發型企業很難想象市值能突破百億美元,而百濟神州成為了中國生物醫藥公司第一家過百億美元市值的公司。

三天後,生物醫藥創新社(BiG)第四屆Impact年會在廣州舉辦。美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百濟神州聯合創始人王曉東發來了視頻演講,“從百濟工廠在廣州奠基開始,我們就期待與廣州市,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能夠不斷引入新的生物醫藥創新公司,成為百濟神州的鄰居,一起將廣州生物醫藥的生態建立起來。”

近年來,廣州對生物醫藥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歡迎和擁抱姿態。到2020年,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元,增加值達1000億元。

廣袤的市場空間、國際化的政策制度環境、產業配套能力成為吸引全球生物醫藥樞紐型項目的新王牌。本土生物醫藥“獨角獸”集群一路狂奔,成為全球生物醫藥創新賽道上的一股新力量。

生物醫藥被譽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皇冠上的寶石”。在“奪寶”的路上,千億級新興產業正在崛起,帶動廣州產業競爭力跨越式發展。

巨頭的“生意經”:All in 廣州

“百濟神州進駐廣州,用一句英文來說就是All in,所有的牌都壓上了。”這是王曉東被媒體頻繁引用的“金句”。

去年3月,總投資22億元的百濟神州生物藥項目在中新廣州知識城破土動工,全球最領先的抗癌藥將在廣州生產“智造”。

“世界知名的生物醫藥公司許多不是已在廣州,就是正在進軍廣州,尤其是廣州開發區的路上。”

百濟神州All in廣州,他的好朋友GE對廣州同樣拿出“大手筆”。去年6月,通用電氣醫療集團GE生物科技園項目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動工。該項目是GE醫療集團在亞洲首個生物科技園,年產值預計40億—80億美元。將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共同打造世界領先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創新特色園區。

事實上,這些生物醫藥領域的全球引領型項目猶如“鯰魚”,已攪動了全球生物醫藥圈。

回望2017年,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大事填滿了月曆表,與行業領軍者“牽手”,與跨國巨頭“聯姻”,誕生的成果逐步改寫生物產業版圖——

3月百濟神州,5月廣州綠葉生命科學產業園,6月GE生物科技園,7月廣州哈佛醫學科技創新中心項目,9月賽默飛精準醫療客戶體驗中心,12月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

這些”奪目“的項目,被寄託著成為產業未來技術攻關的顛覆性力量,以及助燃產業化進程的期望,為廣州新一輪經濟發展注入科技創新引領的強大動力。

GE園區擁有廣東省內首個“樂高式”模塊化生物製藥工廠集群,專門為新藥研發加速走向市場提供全鏈條服務,包括了試驗平臺、上下游生物工藝、快速生產以及設備管理、技術人員培訓等。

“如果把生物醫藥行業比作‘寶藏’,那麼GE就是做鐵鏟的。基礎設施很重要,能幫助更多廣州生物醫藥企業搶佔市場。”GE醫療集團生命科學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李慶表示。

眾所周知,一個研發成果要成功走向市場,需要經過“千錘百煉”的試驗環節,其中重要的一環是公共平臺專門對科技成果進行成熟化處理和工業化考驗。但這類企業、平臺在全省來看相對較少,導致許多可轉化的創新成果卡在了產業化的“最後一公里”上。

“這是研發成果轉化臨門一腳的關鍵,GE的項目來了,意味著廣東生物醫藥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被補齊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文林認為。

“獨角獸”群落:嵌入全球生物醫藥創新鏈

“伴隨著‘冷泉港’、GE生物園、賽默飛等巨頭競相入駐,廣州在全球生物醫藥版圖中至少是somebody了。”“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銳博生物董事長張必良認為,站在巨頭“肩膀”上創新發展,廣州就不用擔心會“掉隊”。

《福布斯》將香雪製藥評為中國最具潛力成長的製藥企業。據不完全統計,類似這樣的在某些領域拿下“全國第一”或“全球首創”的生物醫藥企業,僅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就多達21個。在醫療器械領域,邁普醫學的“睿膜”是全球首個生物3D打印人工硬腦膜產品,中國首個進入全球高端市場的再生型植入類醫療器械產品;在健康服務領域,金域醫學是全國首家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規模最大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

其實,廣州本土創新生物醫藥企業“向上衝”的勢頭早就被敏銳的資本“嗅”到。特別是最近,證監會對“新經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歡迎和擁抱姿態,出臺一系列創新性政策,開閘迎接“獨角獸”企業IPO。

“過去幾個月,區裡‘蟄伏’著許多投資機構,搜尋優質投資標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相關負責人透露,資本是“聰明”的,流向的永遠是技術含金量高、未來空間大的“獨角獸”企業。

“黃金時代”:廣州生物醫藥發展的春天來了

今年,港交所宣佈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新政,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可赴港上市,讓粵港澳大灣區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駛入資本“快車道”。4月,廣州迅速與港交所簽訂合作備忘錄,將推動有條件的新興產業企業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幫助廣州生物醫藥企業抓住香港上市制度改革的機遇。

迅速對接資本市場,這僅是廣州把握“天時地利人和”的一個例子。2017年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大事頻頻,足見廣州不僅擁有強大的產業積澱,而且培育出一流的創新創業環境。產業鏈條優勢,疊加人才集聚優勢,再加上政策環境的助推,讓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得以異軍突起。

回望廣州,廣州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已有不同層次的平臺,廣州科學城、廣州知識城、廣州國際生物島等可稱為“引領發展型”,已起到輻射帶動作用;廣州健康醫療中心產業基地、廣東冠昊生命與健康產業園等可謂“潛力追趕型”;廣州白雲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廣州大學城健康產業產學研孵化基地、荔灣醫藥健康產業基地等作為“重點支持型”,不同的平臺全面開花,全力引進有全球影響力的優質企業和戰略性項目。

其實,廣州的生物醫藥研究在迅猛發展,產業鏈上游的早期研究已經走到了全球前列。

此外,在政策層面,不僅是國家藥監部門開始了近十年來的最大規模的審評審批改革,幾百份文件次第出爐,廣州也真刀真槍地鼓勵創新,“全鏈條”的生態體系呼之欲出……讓不少創新企業信心倍增,“對醫藥產業十分利好,我們天天都在學習新政策。”

廣州深刻地懂得,生物醫藥產業要完善創新生態,必須構建“全鏈條”發展模式,促進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供應鏈、人才鏈整合一體向廣州集聚。

今年3月,廣州出臺加快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十大重點工程,創新平臺、重大項目、國際化引智引技引資、體制機制創新工程都是其中重點。不僅設立首期規模100億元的廣州生物醫藥產業投資基金,還由廣州市政府主導、帶動一批本地生物產業龍頭上市企業共同出資設立了6.06億元規模的中以生物產業投資基金。

“廣州選擇生物醫藥這條路走對了!”在第十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暨首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上,鍾南山充滿期待,生物產業將會是廣州IAB計劃中最先突圍的“黑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