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往事:李世民去避暑,却让李渊留在酷热之地,被臣子指责不孝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现在的人避暑,有风扇,空调,冰镇饮料。古代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古代的平民的避暑方式,基本上都是靠手摇扇子。古代的帝王,也没有空调,但是他们的避暑方式,可比我们的空调舒服多了。居住在山区的朋友都知道,山越高越凉快。笔者家乡的山下要开空调才睡的着,山上却要盖棉被防备着凉。古代的皇帝,都会在山上盖一座避暑行宫,最著名的要算承德避暑山庄了。唐朝的时候,也有一座著名的避暑行宫,名叫九成宫。

隋唐往事:李世民去避暑,却让李渊留在酷热之地,被臣子指责不孝

九成宫图片,感谢原作者

九成宫是隋文帝时期所建造的,原名叫仁寿宫。根据百科词条“九成宫”资料显示,九成宫位于陕西宝鸡市,海拔高度为1100米。大家都知道,山上的夏天不热,海拔高度1100米的九成宫,夏天也是非常的凉爽,它是隋唐两朝皇帝喜欢的避暑胜地。贞观五年九月,李世民下诏将经历了战火洗礼的仁寿宫修复,并且赐名九成宫。(此事典出《资治通鉴》语:“九月,上修仁寿宫,更命名曰九成宫。”)

隋唐往事:李世民去避暑,却让李渊留在酷热之地,被臣子指责不孝

隋文帝剧照,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修复九成宫,肯定不是为了保护文物古迹,而是为了避暑乘凉。贞观六年,九成宫修复工程完工,李世民下诏去九成宫避暑。李世民是皇帝,他要去九成宫避暑,随行人员肯定是千乘万骑啊。李世民带了许多人去避暑,唯独没带他的老爸,也是大唐开国皇帝,当时已经退位当了太上皇的李渊。古代的中国,以孝治国,皇帝的谥号,都要加一个“孝”字通谥。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在以孝治国的古代,当儿子的李世民去避暑胜地纳凉,却把当爸爸的太上皇李渊留在酷热的长安城,这是不孝的表现。李世民这么做,引得大唐臣民们议论纷纷。李世民为何不顾臣民议论,坚持不带太上皇李渊去避暑呢?笔者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隋唐往事:李世民去避暑,却让李渊留在酷热之地,被臣子指责不孝

李世民剧照,感谢原作者

第一个原因,就是李世民在千方百计削弱太上皇的影响力。李世民的皇帝宝座,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抢来的,李渊是迫不得已才禅让皇帝宝座给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也怕他的爸爸李渊有想法,就把李渊的心腹裴寂等人贬斥出京。李渊在李世民当朝的时候,说好听点是个太上皇,实际上却是儿皇帝的高级囚徒。李渊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后,存在感非常低。李世民出席一些重用活动,基本上都是不带李渊玩。李世民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避免“天有二日”的局面。

隋唐往事:李世民去避暑,却让李渊留在酷热之地,被臣子指责不孝

裴寂剧照,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不带李渊去九成宫避暑,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考虑,就是李渊太老了。当时的李渊,已经69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让李渊拖着老胳膊老腿跟着李世民去九成宫避暑,也是风险极大事情 。笔者用导航地图测了一下西安到宝鸡市九成宫遗址的距离,得出的数据是153公里。李渊晚年的身体不太好,让身体不好的李渊车马劳顿,跋涉300多里地去九成宫避暑,弄不好就会死在半路。这样的事情,是李世民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

隋唐往事:李世民去避暑,却让李渊留在酷热之地,被臣子指责不孝

李渊剧照,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不带老爸去避暑,有这样那样的顾忌。他手下有一个名叫马周的名臣看不下去了,马周给李世民上了一封奏奏章,里面有一段话被记载在《新唐书》。原文是:“臣伏读明诏,以二月幸九成宫。窃惟太上皇春秋高,陛下宜朝夕视膳。今所幸宫去京三百里而远,非能旦发暮至也。万有一太上皇思感,欲即见陛下,何以逮之?今兹本为避暑行也,太上皇留热处,而陛下走凉处,温清之道,臣所未安。”

马周这个人 ,非常聪明,他不说李世民不带李渊玩,是弱化李渊影响力。而是说李世民担心爸爸的身体,才不带太上皇去九成宫避暑。把马周的话翻译一下就是说:“既然陛下担心太上皇身体不好,就应该留住长安服侍老爸。你跑到300里外的地方避暑,你倒是凉快了。但是,万一你爸爸有个三长两短的,你能及时回得来吗?你自己哪凉快哪待着,却把老爸留在酷热之地,臣都替陛下觉得不安心啊。”

隋唐往事:李世民去避暑,却让李渊留在酷热之地,被臣子指责不孝

李世民雕像,感谢原作者

马周这话,虽然说得拐弯抹角,但是咋看都像是在指责李世民不孝。做臣子的敢这么跟皇帝说话,碰到暴脾气的皇帝,他就死定了。李世民脾气好,没责怪马周,反而让他升官了。李世民夸了马周一顿之后,还是去九成宫避暑了。至于李渊嘛,我看了好多史料,都没有发现李世民带他去九成宫避暑的记载。

参考书目:《隋书》《资治通鉴》《新旧两唐书》 百科词条“九成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