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中原大战爆发前夕,蒋介石和反蒋的阎冯联军都去争取张学良的支持,静观其变的张学良始终表示严守中立。意识到张学良手握三十万雄兵重要性的蒋介石,则是不惜血本的把胜利赌注全部压在了这位张少帅身上,来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此时的张学良也正在反复权衡。偶然间看到上海《申报》的一幅政治漫画,蒋介石一手拿着钞票,一手拿着勃朗宁手枪。不禁对左右心腹说:“阎冯二人,完全是中国西北部土窝里的土皇帝,娶小老婆都还要小脚女人,这样的人决谈不上什么开明政治主张,只能凭枪杆子称王称霸,别说没有力量统一全国,就是统一了中国,凭他们的智力和道德水平也治理不了国家。”张学良与心腹谋士认定,只有蒋介石能统一中国。蒋手下延揽了大批的人才,文有文的,武有武的,是治理国家的样子,虽非明主,但比阎、冯这些土皇帝要文明些,中国之统一,非蒋莫属。中国只有统一了,才能抵御时时想吞并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遂暗中决定附蒋。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蒋冯阎白张之中原混战

这个决定从后来张学良的人生路途上看一点都不奇怪,毕竟这位年轻的少帅虽然对老帅不敢有任何行动上的违背,受过良好教育的张少帅却极端厌恶军阀割据的争斗,骨子里有着浓厚的资产阶级开明民主思想。中原大战伊始胜负不明,张学良极力避免东北军卷入这场内战,多次发表和平通电。主张双方协商解决争端。而蒋介石为把张学良拉到南京政府一边,先后派张群、李石曾、吴铁城等人寸步不离的讨好这位少帅,并指定银行对他们用款不加任何限止,甚至用上了“打麻将”策略哄得少帅高兴之余,借机许诺给张学良以华北地盘的实际权益,同时蒋介石用重金分化瓦解东北军,买通张学良的部下,以300万现洋拉拢二十三旅旅长马廷福叛变,使得张学良不得不感叹蒋介石这位枭雄的政治手段,同时面对唾手可得的利益,张学良终于决定站在蒋介石一边。东北军主力挥军南下入关就最后决定了阎锡山的失败的命运。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张汉卿的义兄蒋中正

经过中原大战,冯玉祥经营了20多年的西北军彻底瓦解,失去了和蒋介石对抗的实力,而能屈能伸的阎锡山在出逃大连宣布做了愚公之后又与蒋介石达成妥协,出于政治平衡需要,蒋下令国民政府取消了对阎锡山的通缉令,使得阎锡山得以返回太原,后来出任太原绥晋公署主任,经过苦心经营又恢复了元气。蒋,冯阎双方鏖战中原动用百万大军,累计伤亡三十余万,整个中原地区打成了一锅粥,严重破坏了经济,消耗了实力,导致民不聊生。巨大的军力消耗使得各个派系达成了相对妥协,失败的各方对蒋是口服心不服。蒋介石也实力大损,作为许诺的条件将华北统统交给张学良料理,兵不血刃的少帅获得了整个华北,山东部分地区,海军则驻扎青岛,并收编了整个西北军,地位空前高涨,实力大增。坐取渔翁之利的张学良此刻有了富庶的平津地盘加上稳固的三省大后方,使他无时不显示出得意洋洋。而深谙实力代表一切的蒋介石此时除了休养生息之外,却开始把这位拥有雄厚实力的义弟当成了心头之刺,政治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发,深思熟虑之后的蒋介石接连祭出三个组合拳打的张学良连连败退。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少帅张学良

第一个大招:釜底抽薪,挑拨离间

东北作为东北军“稳固”的后方实际上并不牢靠,夹在强大苏联和新兴强国日本之间,这两个列强在东北分别享有铁路权益,也存在争端,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张学良本应在两者之间维持相对动态的平衡,使得苏联或者日本都不敢轻举妄动,蒋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使张学良与苏联断绝联系,这样身负家仇的张学良再面对日军的挑衅,苏联都不可能给东北军以任何援助,无论结果如何最后张学良都会求助于国民政府的支持,并不得不听命行事。这对早已经“亲日抛苏”的蒋介石国民政府来说,可以达到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坐看东北军陷入孤立并削弱。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抗战中英勇战斗的东北军将士

早在1928年6月,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在南京发动了一场以修订不平等条约为中心的“革命外交”,包括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治外法权、收回租界、收回租借地,以及收回铁路利权、内河航行权、沿海贸易权。这令人激动的政策得到了改旗易帜后积极“拥护统一”的张学良积极响应,此时已经完成了对东北军重新整编并大力发展军备的张学良信心满满,开始要向苏联讨还铁路和电报局等各项权利。驱逐苏联驻华武官,扣押了苏联1400多名相关人员,对中苏签订协议共管的铁路权益采用了武力夺回的方式,终于引发“中东路战争”,国民政府也“配合”的宣布对苏宣战。张学良投入麾下十万大军对苏作战,但很快被打的一败涂地。而国民政府只有“声援”的结局猛然使得张学良感到“上当了”。由于战事不利,但加上得知南满铁路方面日军开始蠢蠢欲动,反对与苏作战的张作相力劝张学良和平解决,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了《伯力协定》后苏军撤军。至此而蒋介石只用了六块青天白日勋章就使得张学良和苏联断绝了往来,在对日政策斡旋上依附并听命于国民政府成了唯一的选择。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中东路战争之东北军

第二个大招:暗度陈仓,欲擒故纵

日本此时正陷入经济危机,蒋介石鼓励张学良在东北对日采取“积极”政策,大修铁路,甚至在日军控制的铁路附近新建自营铁路用以发展经济,也确实在很短的时间使得东北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对于经济陷入危机的日本对东北获得权益看得至关重要,认为此举严重损害了日方的经济权益,经济危机下的日本军人走上了政治的前台,因为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惜战争。日本精心策划了石友三叛乱吸引东北军再次派遣主力入关平叛,吸引十八万东北军主力驻扎于关内,而控制着山海关铁路的日军随后就使得东北军出现了“进关容易出关难”的局面。东北此时仅剩下十万余杂牌部队分布于三省大地。而蒋有言在先“攘外必先安内”,面对日军如何挑衅不可抵抗。对国民政府和国联调停抱有幻想的张学良再一次选择了“听大哥的”。

做好了一切准备的日军终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一万余日军在秘密集结于沈阳的一万余“在乡退伍军人和义勇队”的配合下内外夹击轻取东北重地沈阳!东北局势全面失控,在舆论压力下蒋介石被迫下野,“新官上任”的汪精卫开始鼓噪对日作战。但并无军权的鼓噪也无非是放任东北军独自面对日军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锦州攻防战”,失去了根基和储备的东北军甚至发生了棉衣不足,弹药不足的情况,张学良数次通电求援无果,国民政府的隔岸观火使后援无望的张学良选择了撤退,蒋介石成功的把舆论矛头指向了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日军进入沈阳

不得不发的“长城抗战”中,张学良终于获得蒋介石“六个师”协同抗日的承诺,满心欢喜的张学良动用35万大军踌躇满志准备收复失地,并把全部26万东北军全员参战,布重兵防守热河,但不给力的伯父汤玉麟不满二把手的任命,干脆拆台撤走导致热河不战而失。此时热河境内的东北军一旦退路被切断,则东北军的主力可能被全歼于热河,在此局面下张学良慌忙命部队撤退到长城沿线,此举引起舆论哗然,已经下野过一次的蒋介石面见张学良祭出“丢车保帅”的办法,张学良无奈宣布“下野”,随后蒋介石马上任命“亲日派”何应钦并面授机宜“以打促和,停停打打”,何应钦走马上任并改编了张学良留下的东北军主力为四个军,并西北29军这个“异己”力量沿长城沿线一字排开,在15万日军的猛烈炮火下对东北军进行了随心所欲的消耗,而蒋所派中央军17军形同督战。以战促和的战略导致最后《塘沽协定》的签署,彻底出卖了东北,长城抗战中国军队伤亡六万五千余人,其中29军五千余人,17军伤亡4000余人,保存实力的商震部仅3000余。东北军伤亡近四万余人。而东北军此时从三十余万有地盘的实力派变成了仅20万人的无根基之浮萍!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不断被削弱的东北军将士

第三个大招:借刀杀人,上屋抽梯

热河失守后为了防止东北军“东山再起”,蒋介石积极派遣嫡系部队配合西北军解除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武装,将大量退入关内的义勇军收编到嫡系部队和西北军29军,并把平津实际控制权交给了西北军,在收编了大量义勇军和同盟军余部后,29军一度发展到了近十万人。调部分东北军南下“剿共,”之后又把东北军西调去了财政税收和东北,平津不可同日而语的西安进行“剿共”,采用了既消灭红军又能消耗东北军实力的一石二鸟之计。不听令则停发军饷。一心打回故土的东北军此刻战心皆无,士气低迷,几次交手下来东北军损兵折将,人马近一步削弱到十六万人。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曾经亲密无间的义兄弟

张学良的绝地反击:反客为主,擒贼擒王

曾经坐拥三十万大军的绝对实力派的张学良此时已经忍无可忍,深感孤立的他为了和苏联重新建立联系获得支持,经过高福源的往来牵线,张学良和红军达成合作共识,并给予刚刚长征到达陕北陷入困苦的红军前后67万大洋,子弹1100万发的“援助”,甚至包括西安事变后八路军的四万套军装。由此建立了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三位一体”的共同体联盟,经过数次“苦谏”,“哭谏”要求蒋允许东北军抗日无果之后,这位被“蒋大哥”害的倾家荡产,逼得走投无路的少帅只能铤而走险宣布“兵谏”,刚刚到达西安督战的蒋介石被缴获假牙一副,被吓得翻墙而走!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虽然送蒋回家的张学良被扣押,但中国近代史也由此进入了全面抗战的新篇章。因西安事变而被囚禁到晚年的张学良曾有一句感人至深的话:“我为了这个国家牺牲了一切”。此话不假!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本文重要事件亲历者万毅将军

张学良的一生做了两件足以名垂青史的大事:改旗易帜和西安事变。纵观整个抗日战争史,国民政府强调是八年,为何是八年?因为蒋纬国编写的《国民革命史》无法自圆其说的解释八年抗战之前的六年,为何丧权辱国到这个样子。为了掩盖消极抗日甚至公然在国民革命战史中大手笔描写东北军作战不力,我们应该问一下:为何长城抗战那么多东北军基层军官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事实是何应钦把长城抗战中53军下属的八个师一字排开置入日军火网,嫡系部队坐看67军107师在一线阵地独自抗击日军大半个师团整整三天的进攻,虽奋勇杀敌却终于被击溃,为何商震有三个师的兵力却保存实力只放了一个师任由冷口被攻克。《塘沽协定》《何梅协定》出卖了东北和华北,这是蒋介石消极抗日的铁证!哪怕是全面抗战的八年,蒋介石集团也仅仅积极了十五个月,因为这十五个月如果不积极,面对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日军进攻,蒋氏江山休矣!武汉沦陷之后日军不得不停止进攻开始修整,国民政府立马再次进入了消极,美其名曰:“相持阶段”,蒋粉们可以洗洗睡了吧!

上兵伐谋---东北军被削弱始末

带狗皮帽子的东北军将士

在随后的全面抗战中,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军始终奋战在各个战场,前后参加了十八次大型会战,英勇杀敌,在淞沪会战,扬州保卫战,江阴保卫战,南京保卫战,连云港保卫战,临沂保卫战,淮河阻击战,武汉会战,一二次长沙会战,滇西反击站,第二次远征军入缅作战等战斗中,战则当先,履立功勋,前后荣获34枚青天白日勋章成为地方派系获得数量之首。无愧国家和民族,也完成了身陷囹圄的少帅“把东北军投入到抗战中去”的嘱托。他们中的大部分均战死沙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统计抗战胜利后东北军将士回到家乡者不足十五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