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管理 促教研 創品牌系列報道(三)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抓管理 促教研 創品牌系列報道(三)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河曲視窗網訊:河曲縣實驗小學坐落於縣政府東側。1989年被山西省政府授予首批“山西省示範小學”“山西省特色小學”的稱號。現有教學班36個,教職工105名,學生1800餘名。學校各種功能室一應俱全。近年來,隨著一系列新舉措的實施,學校各個方面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開啟了實小教育事業的新徵程。近兩年來,實驗小學在校長範劍鳴的帶領下求真務實,積極探索,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和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規範學校管理,不斷加強班子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打造質量品牌,正是這“三建”工程全面促進了實小內涵的新發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重視學校領導班子建設 彰顯學校蓬勃生機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校長就是一所學校。校長的思想與精神堪稱“校園之魂”。但僅憑校長一個人的智慧和思想還遠遠不夠。更多的要依靠學校領導班子共同謀劃,共同努力,才能辦好一所學校。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個車頭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集體,一個團隊,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班子隊伍。

實驗小學的班子隊伍成員,個個具有優秀的品質和不凡的能力。分管教學的副校長黃文光雖已年近花甲,但一直任勞任怨,盡心盡責;政教副校長劉先枝也已過知天命之年,但做起事情來果斷幹練,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工作細膩紮實,絲毫不遜於年輕人;教導主任亢秀萍業務能力精湛,肯吃苦,善鑽研,勤引領。所以說,學校一系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黃金組合的有力協助。

一是常碰頭,達共識。學校大到規章制度的確立,各項建設的投資,教師評優評模,小到每週例會,各項活動,比賽等都要進行集體研討和民主決策。重大決定先調研,重大問題先討論,重大方案先研究,決不搞“校長一言堂,校長說了算”。班子成員分工明確,各負其職,層層落實。為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高效化,該校堅持開展每週週一上午8點班子碰頭會,下午辦公時間全體教師工作佈置交流會,兩年來雷打不動。有爭議的觀點通過溝通達成共識,促進了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現在,班子成員的全局觀念,合作意識和向心力更加強烈,實現了工作效率,人際關係融洽和班子效能的最大化。

二是建機制,強管理。首先是約束機制,在學校原有制度的基礎上及時補充完善。每學年召開一次教職工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對財務開支項目嚴格審批程序,依法辦事。其次是監督機制,班子成員既分工負責,又監督制約,形成了相互幫助、提醒、監督的良好氛圍。學校大小事情實行校務公開,重大事項由教代會、黨代會民主決策,做到領導清白,教師明白,人心所向,眾望所歸。

三是轉作風,樹標杆。該校班子成員率先垂範,凡是要求教師做的,班子成員首先做到。比如:簽到不代簽,聽課不接打手機,升旗不走動說話,課間活動積極參與,每週一天的值日更是盡心盡職。在與教師同學習、同工作、同活動、同待遇的同時,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之中。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塑造教師良好形象

時代在變遷,知識在更新。教育教給學生的應是對學生一生有價值的東西,這就要求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不斷更新理念,搞好業務能力和自身素養的提升。因為教師隊伍才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力軍。教育教學力量是學校的生命線。為了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該校從四個方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1、抓師德,提升職業道德素養。首先抓制度。依據師德考核標準,該校採取了學規範,找差距,評言行,嚴獎懲等多樣化的形式內化教師師德行為,使之成為習慣。其次抓活動。通過“爭做四有好教師”演講比賽,師德專題講座,師德故事撰寫,師德標兵評選等一系列活動,使教師把師德規範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並通過行風評議,接受社會監督。最後抓典型。充分發現並挖掘身邊的師德師風先進事例和典型人物,利用身邊的事例來影響人、教育人和改變人。

2、重培訓,打造教師隊伍新形象。強化校本學習培訓,提升教師綜合素質和能力,打造出新的教師隊伍形象,是該校強調教師隊伍素質建設,促進本校教學質量快速提高的關鍵。走出校門,學習與實踐“雙結合”。外出培訓是教師開闊眼界,提升業務水平的有效途徑。學校盡最大力量創造條件,組織教師外出觀摩學習,使教師在教學理念上走在前沿,在工作中不斷創新。除此之外,還大力提倡教師“讀萬卷書”“寫千字文”(即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等),使教師樹立現代教育新理念。

4、培養青年骨幹教師,打造名師工程。該校把骨幹教師的培養列為建設高素質隊伍的重中之重。對中青年教師採取“導、信、嚴、扶”的措施,對青年教師“樹理想、嚴要求、壓擔子、找幫扶、提技能”,落實考核,每年都簽訂師徒結隊幫扶協議。一系列新的舉措使中青年骨幹教師脫穎而出,先後有等好多教師成長為支撐學校發展的中堅力量,進入了學校名師儲備庫。兩年來,學校竭盡全力構築“人才高地”,打造教師精英團隊,極大地推進該校教育教學的發展。在兩位特級教師、八位省級教學能手和省市骨幹教師的引領帶動下,湧現出了一批批市縣級教學能手和教學新秀。去年3月份,縣教研室在該校召開了高效教學觀摩研討會,會上由該校教導主任亢秀萍代表學校做了題為《高效教學助推實小數學學科成長進步》的講座,呂劍和杜慧琴兩位老師進行了示範教學。11月份,杜慧琴老師又代表河曲縣參加了市裡舉辦的優質課展示,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今年4月份,該校青年教師李曉霞和賈媛在縣裡舉辦的語文教學賽課活動中,分別取得了一等獎和二等獎的好成績,同時李曉霞老師的課被選送到市裡,然後作為河曲唯一一名參賽選手到市裡參加了展示教學,成績可喜可賀。

促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校整體實力

校隊、班隊幹部是學校的主力軍,培養優秀的學生隊幹部,是促進學校良好校風、學風、班風形成的有力保障。

一、規範校隊建設,發揮學生骨幹的引領作用。每天上、下學,校門口、樓梯口都站著身披紅色綬帶的校隊幹部,可以說他們是實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僅禮貌問好,而且能夠協助值日老師將放學秩序組織得井井有條,起到了很好的帶頭表率作用。查環境衛生,查組織紀律,他們活躍在校園內,活動在師生間,迎來送往,彎腰撿紙,一句句語言,一個個舉動,都傳遞著正能量,弘揚著正氣精神。班隊幹部也一樣,他們通過競聘上崗,既培養了民主意識,又增強了他們在學生中的引領帶頭作用,所有這一切是無法用語言來估量的。

二、長期堅持開展“兩週兩換”活動,即每兩週更換一次黑板報;每兩週調換一次學生座位,這已在政教副校長劉先枝的長期督與監管下,形成了一種習慣。

三、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已成為一種制度,學校緊抓良好的德育教育時機。現在該校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升國旗制度,有出旗、奏國歌、唱國歌、行隊禮、國旗下講話等程序。國旗下講話內容及時宣傳國家大事,播報校園時事動態,反映校園的真善美,發現校園的假醜惡,對存在的問題從學生的觀點出發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並將其內容整理成冊,書名為《國旗下講話廣播稿》。既培養了隊員們的自主能力,也豐富了學生的文化生活,為校園再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四、每週五下午的綜合實踐活動,更是異彩紛呈,形式多樣。有剪紙、彩泥、象棋、鑽石畫、手抄報、線描畫、串珠、海綿紙貼畫、軍鼓、腰鼓……,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堂生活,而且提升了學生動手操作和集體合作能力,真正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了發展,實現了高效的素質教育。

總之,一系列新舉措開啟了實小教育新徵程,通過加強三支隊伍建設,該校教學管理逐步規範,師資隊伍更加精良,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極大地提升了學校品質,為該校的內涵發展之路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抓管理 促教研 創品牌系列報道(三)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抓管理 促教研 創品牌系列報道(三)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抓管理 促教研 創品牌系列報道(三)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抓管理 促教研 創品牌系列報道(三)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抓管理 促教研 創品牌系列報道(三)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河曲實驗小學“三新”教育彰顯蓬勃生機

抓管理 促教研 創品牌系列報道(三)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河曲實驗小學創新管理彰顯蓬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