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戚繼光沒有像岳飛那樣被奸臣害死?

老馬保佑歐皇附體

戚繼光雖然沒有像岳飛那樣被奸臣害死,但也被坑得不輕——最後貧病交加鬱鬱而終,可見無恥文官陷害武將是一個“傳統”——當然這個黑鍋孔夫子不背,他倡導的儒家思想實際是要文武雙全的,那些陷害武將的文官,只能算腐儒、奸儒,而不是真正的儒家,只不過是真儒和腐儒不好區分而已。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說明朝文官是怎麼陷害戚繼光的。

提起明代的言官,大家都以為那是一群嫉惡如仇、仗義執言、鐵骨錚錚的好漢子,是讀書人的楷模、儒家思想的踐行者。可是翻遍明史,無論是劉瑾魏忠賢權閹專權,還是胡惟庸嚴嵩奸臣亂政,言官們都很老實,甚至對權閹權奸十分孝順,充當起打手角色。偶爾有少得不能再少的幾個人站出來反抗,也往往是孤立無援,被言官們的口水淹沒。

只有權奸權閹倒臺,言官們才活躍起來,甚至用羅織的罪狀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忠誠。即使是一個能臣清官失勢後,也會被言官圍攻,比如張居正,比如海瑞,都被言官弄得很慘。

提起抗倭,人們不能不想起戚繼光,但是戚繼光在言官們的打壓下,丟官罷職、鬱鬱而終,而多次被言官彈劾“貪汙”的戚繼光居然是貧病而死,一個多年得到賞賜無數的名將,也沒被抄家,但是卻家無餘財,那些彈劾他“貪汙”的言官們卻還有時間精力錢財去編校書籍,私財買來的立功立德立言,居然還流傳後世。

更可惡的是言官們居然給戚繼光安上了“通番”“縱敵”的罪名,理由是一次戰役戚繼光沒有全殲來犯之敵,跑掉了幾個。

給事中張鼎思說戚繼光不宜於守北,當朝大臣頂不住言官壓力(如不處理,言官就會說是受了戚繼光的賄賂),把正在鎮守北疆防備瓦剌和後金(滿清)的戚繼光調往南方,讓真正的北疆長城就此垮掉,戚繼光知道朝中有人整他,於是辭職回家。但是按照言官們卑劣的本性,回家也是不行的。於是給事中張希皋等又彈劾他貪汙,戚繼光因此罷職(辭職是有退休金的,罷職是沒有的),以至於一代名將揹著“貪汙”的惡名貧病而死。而那個毀了北疆長城的張鼎思居然還寫了《琅琊代醉編四十卷》和一大批詩文流傳後世,現在網上還有賣的。

明代的言官們在張經被嚴嵩冤殺的時候噤若寒蟬,然後又親自出馬整倒了戚繼光、整死了胡宗憲,也整垮了大明軍備,然後又前赴後繼地整垮了許多名將(魏忠賢當九千歲的時候,他們除了閉口不言就是當打手),最後整得大明王朝的皇帝上了吊,他們也屁顛兒屁顛兒地剃了頭髮,去給帶著八旗鐵騎進關的多爾袞磕頭去了……


半壺老酒半支菸

戚繼光,乃是軍人世家,祖上有軍功,他世襲四品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是根正苗紅的官二代。



戚繼光的父親一生為官清廉,家中十分一貧如洗。 戚繼光十七歲時,入京辦理承襲父職,家裡竟窮到需要賣掉房子才湊足路費。 戚景通病逝時,“家徒四壁,惟遺川扇一柄、臥內一榻”,為官一生,竟然連安葬費都沒有,全靠戚繼光四處借錢。

嘉靖三十二年,戚繼光被任命為都指揮僉事正三品,主要負責山東抗倭。從此開始了抗倭歷程。



戚繼光的戰績十分驚人,放到任何一個時代,他都是軍事奇才!

南灣之戰:斬倭首281級。戚家軍傷3人。無陣亡。解救大明百姓1200餘人。

台州花街之戰:斬倭首308級,俘倭寇首領2人,其餘淹死和未割首級的不計。解救大明百姓5000多名,戚家軍犧牲3人。

上峰令之戰:全部殲滅倭寇1000餘人,戚家軍陣亡13人。解救大明百姓2400餘人。

牛田之戰:殺敵698人,戚家軍無陣亡,解救百姓1000餘人。

平海衛之戰:斬2451級,戚家軍犧牲16人。解救大明百姓3000餘人。

橫嶼島渡海之戰:消滅倭寇1000多名,斬首348級,俘29名。解救百姓800多人。犧牲13人。

還有林墩之戰、葛塘之戰、王倉坪之戰、蔡丕嶺之戰,大小80餘戰,全部獲得完勝。



更令人敬服的是,和其取得的戰績相比,戚家軍傷亡小到令人驚歎。

倭寇其實戰鬥力是十分強悍的,在戚繼光抗倭之前,十幾個倭寇就能攻下明朝的城池。經常出現數十或數百吊打追擊明軍千人的戰例。



而戚家軍之所以能完勝倭寇,是因為戚繼光重新改革和訓練了一支紀律嚴明,不畏生死,敢打敢拼,戰術高超的軍隊。

戚繼光把世襲兵改為募兵,他招募一批性情剛烈的義烏礦工,把衛所制重組為隊、哨的編制;改進了士兵的裝備,以長牌、藤牌、戚家刀、狼筅組合成十二人為一小隊的鴛鴦陣。以四小隊為一哨,分散聚合都十分靈活,便於部隊的分合與機動作戰。



戚繼光根據自己的實戰經驗和訓練方式,總結編寫了《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是從古到今冷兵器作戰的軍事著作的巔峰。

戚家軍的軍紀十分嚴明,從不騷擾百姓,受到當地民眾的熱愛和擁護。戚家軍調守薊鎮時,部將胡守仁帶三千浙兵報到,正好下起了大雨,浙兵整齊列隊站立,在大雨中,無一人有半點懈怠,圍觀者大震。



戚家軍如此善戰,但在明朝那種制度下,軍人地位十分低下。戚繼光的所做作為,在大明朝廷的文官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大奸臣!

戚繼光父親一生清廉,死了連安殮之費都沒有,而在朝中那些口吐白沫之輩,則對戚家軍百般為難, 戚繼光如果想辦點實事,就根本沒有任何辦法獨善其身。

在這個骯髒的官場上,想活下去,想為老百姓辦點事,想多打幾個勝仗,就不得不同流合汙。 送禮送錢送美女,請客請吃請遊玩。連好朋友王世貞都批判戚繼光送給張居正美女,禮品,還動用軍隊押送。 在那個完全腐敗和墮落的時代要做點實事也只能這樣,不然你的軍糧怎麼辦?士兵們的餉銀怎麼辦?



戚繼光並沒有把這些投機鑽營用於自己升官發財,而只是作為保護自已和維持軍隊手段。至於別人怎麼評價和指責他,他也無法顧及了。

終於,戚繼光被彈劾離職了,“領將軍印三十餘年,家無餘田,惟集書數千卷而已”。 他的所有收入,無論正當與否,都用於了國家,軍隊和老百姓。而他自己,依然和他父親一樣貧窮。



戚繼光改革了軍隊用人和餉糧的制度,得罪了很多人。戚繼光又改了軍隊的裝備制度,又得罪了很多人。

罪名啊,你想軍隊、糧餉、武器裝備都掌握,這是謀反啊,老百姓擁戴你都是罪名!

御史彈劾,內閣擬旨,將戚繼光調任廣東。 戚繼光上書請求致仕,朝廷一紙詔令,罷官!他的舊部,也全都遭到了清洗。

戚家軍最後一支部隊,在薩爾滸之戰中全軍覆沒,而後幾十年,皇太極率後金軍多次由這一帶繞道入關,就是當年戚家軍的防區。



戚繼光晚景十分淒涼,他沒有什麼錢,都用到交際,軍隊和當地百姓身上了。罷官後,連俸祿也沒有了,最後貧病交加,去世於萬曆十五年(同年,海瑞也去世了)。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饞嘴肥貓1

當然,

首先岳飛和戚繼光所處的時代和環境不同,將領的角色定位和不同層級將領之間的地位不同也直接或間接使得兩人的境遇和狀態很不相同,這且按下不表——至於岳飛是不是能夠簡單概括成被奸臣害死,也見仁見智,這也按下不表。

回到問題,為什麼戚繼光沒有像岳飛那樣被奸臣害死?

因為戚繼光和”奸臣“們是好朋友啊!

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之所以能夠在東南抗倭第一線有用武之地並且屢次獲得優秀的戰績,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了胡宗憲的鼎力支持,當時胡宗憲的官職是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可以說是東南抗倭軍事的總指揮,如果離開了胡宗憲的戰略籌劃和各方面的支持和保全,戚繼光不可能建功立業。

(電影劇照,右一為胡宗憲,左一為戚繼光,左二是俞大猷)

而胡宗憲就是一個被定性為嚴黨奸臣的人物,本人竟然因為嚴嵩、趙文華的牽累在獄中自殺(一說瘐死),按照這個算法,戚繼光是大奸臣(嚴嵩)的下線的下線,和”小奸臣“胡宗憲關係非常密切。

胡宗憲本人後來在隆慶年間得到昭雪,但直到現代,還有這樣的記載:

海瑞的頂頭上司浙江總督胡宗憲,是嚴嵩的同黨,仗著他有後臺,到處敲榨勒索,誰敢不順他心,就該誰倒黴。——《上下五千年》

胡宗憲的貪財好色、通過趙文華和嚴嵩的勾結,也從來沒有洗白過。

戚繼光本人的後來的建功立業也和另一個”大奸臣“張居正有關,而他的下場也和張居正被清算有關。

萬曆十年(1582),朝廷裡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給事中張鼎思趁機上奏戚繼光不應該被安排在北方負責防務,於是戚繼光被朝廷調往廣東。

萬曆十三年(1585),給事中張希皋再次彈劾戚繼光,戚繼光因此遭到罷免,回鄉後鬱鬱而終。

在清流看來,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冰山既倒、一敗塗地的故事。

相比宦途比較坎坷的俞大猷,戚繼光為人相對圓潤通達很多,整個個人的事功和履歷也比俞大猷完滿一些,這或許可以說基本符合問題中提到的”跟他善於交際有關“。

但是說到底,問題的核心是這麼一些東西:

為了得到做事乃至做大事的機會,是否應該八面玲瓏、圓滑世故、是否可以不愛惜羽毛把不上臺面潛規則也操作得無比妥帖到位?

如果走了上面路徑而不忘初心,也確實利用獲得的機會做了有益國計民生的大事,那麼他到底是忠是奸?

本人圖樣圖森破,從來搞不清楚這些,只是隱隱覺得,這恐怕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戚式軍刀)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對於戚繼光,或許只是如斯而已。


談古論金

岳飛的死,很多是因為政治的原因,雖然岳飛精忠報國,可是在朝廷之上,除了所謂的血性不屈之外,更要講究的是利益和平衡。岳飛北伐中原,誓要雪恥是沒有錯的,可是他卻要迎回徽欽二帝,在無上的皇權面前,你讓宋高宗如何自處?岳飛手握重兵,這與太祖“杯酒釋兵權”的理念是相悖的,而且岳飛還插手儲君之事,這對於皇帝而言是大忌,所以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了岳飛,這既是戰與和的臣子之間的鬥爭,更是有著皇帝的背影在幕後閃現。

戚繼光和岳飛一樣被譽為民族英雄,他抗倭數十年,大小戰役無數,為朝廷立下赫赫功勳。不過比起岳飛來,戚繼光的私下裡並沒有那麼光鮮,他利用職權貪汙而巴結上司,幕後大佬是張居正在罩著。不過死後的戚繼光可謂是一貧如洗,因為他貪汙的錢都是用來籠絡朝廷官員了,唯有如此,他才能夠報效國家,說來也是令人感慨啊。

戚繼光主要是軍事上的成就,他在政治上的巴結行為也是無可奈何而為之罷了,並沒有觸及到皇家事宜,如儲君和黨爭。戚繼光經歷了嘉靖、隆慶和萬曆三朝,表現尚算是不錯的,為朝廷立下的功勳也是不少的,特別是抗擊倭寇,更是名留青史。

戚繼光雖然訓練了戚家軍,但卻仍然是處於朝廷的掌控之中,而且戚繼光做人也挺圓滑的,不會居功自傲,不可一世。有大佬張居正幫忙,自然不會引起朝廷的猜忌,後來張居正被清算,戚繼光也被彈劾,回鄉後病死了。

懂得進退,不參與朝廷政治鬥爭,為人處世圓滑,這是他比岳飛精明的地方。


歷史風雲天下



戚繼光與岳飛的根本不同在於,戚繼光從來沒有達到岳飛的官階地位,也就沒有機會直接跟皇帝搭上關係。

戚繼光抗倭是在胡宗憲的領導下,得到了張居正的賞識,一路提拔任用的。而且其也從來沒有左右國家格局的雄心壯志,於明朝朝廷來說,他就是放在地方為朝廷工作的一個工具而已。


而戚繼光也很好的履行了為朝廷靖倭,安定邊境海防的工作職責 ,不斷取得靖倭鬥爭的勝利,上上下下都很滿意,胡宗憲也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和政治庇護。而且戚繼光還有一點跟岳飛不同,那就是他能夠從權,為了達成自己的報國、靖倭理想,他能夠向朝廷掌權的勢力低頭。

他會隔三差五的將一些繳獲的器物用來賄賂權臣、權監,以至於跟他作對的權勢人物很少,他又不明顯選邊站隊,也就避免了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這便是戚繼光能夠實現靖倭理想還最終得以善終的秘密。反觀岳飛,地位高到了能夠影響朝廷決策的高度,而且一意孤行,私下發表影響朝廷決策的外交言論(滿江紅)。又不上體朕心、結交權臣,一個人孤憤的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去拼搏,最後讓統治階層不舒服並感受到了威脅,落得個枉死風波亭的淒涼結局。


所以在俗世中,不管你的理想信念出發點有多麼正直無私、公忠體國,都要學會曲線生存。任何理想的實現都必須先確保一個前提,就是生存下去,自己都不存在了,無論能力多麼優異、理想多麼崇高,又怎麼實現的了?


謝金澎

岳飛和戚繼光都是我國曆史上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戚家軍”和“岳家軍”令敵人聞風喪膽,威名遠揚,“岳家軍”更是有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神勇之名,二人都為自己的朝廷做出了巨大貢獻,且二人都是忠心事主,剛正不阿的國家棟梁,同時,又都遭受奸臣陷害不得善終,戚繼光只是被罷官免職,鬱郁而死,而岳飛卻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下場十分悲慘。



戚繼光和岳飛的結局不同,剔除兩個朝代當時的政治生態因素不同之外,我認為有如下幾個原因:

首先,兩個人的戰略目標不同。戚繼光抵禦的是以日本浪人為主的倭寇,而倭寇流竄于山東、臺灣及海南等沿海地帶搶奪錢財,殺人越貨,只是騷擾和短暫盤踞,倭寇對朝廷沒有領土要求,也沒有推翻朝廷之意,所以,戚繼光的戰略意圖就是守土安民,保一方平安,皇帝和大臣沒有改朝換代的擔憂,當朝皇帝對他一些做法會姑息遷就,大臣們對他的功績也會寬容,而岳飛抗擊的是金國的侵略,他的終極目標是直搗黃龍府,迎回“二聖”,這就觸犯了當朝皇帝的忌諱,動搖了皇帝的在位根基,犯了為臣之大忌,皇帝必除之而後快。



其次,戚繼光進行軍隊體制改革,觸動了當朝大臣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奸臣們無中生有,讒言不斷,目的只是想剝掉戚繼光的兵權,削職為民,告退還鄉而已,根本沒有逼皇帝殺掉他之意。而岳飛一意孤行,立志打敗金國,迎回“徽欽二帝”,這不但引起皇帝的痛恨,也讓叛徒秦檜和當朝眾多大臣有了地位不保之憂,“岳家軍”幾乎成了岳飛的私人武裝,單單革掉岳飛的兵權難以控制岳家軍,最終君臣合謀殺掉了岳飛父子及其干將,以絕後患。



再次,岳飛在前方打仗,奸臣在後方進讒言,從皇帝連發了十二道金牌調岳飛回師這件事看,說明岳飛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心理在作祟,本來就功高蓋主,自己的戰略目標堅定又明確,連發那麼多道金牌都調不回來,這就更加重了皇帝的痛恨和姦臣的恐懼,這是導致岳飛被處死的直接原因。

綜上幾個因素,促成了戚繼光可以被免職而岳飛被殺頭的不同結局。


寶峰216982186

戚繼光,字元敬,明朝嘉靖年間抗倭名將,祖上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立有戰功。明太祖讓戚家世襲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早年中過山東鄉試的武舉。

他的人生起落,或者飛黃騰達離不開張居正的引薦和提拔。在明朝,當權者多是文官,沒有文官集團的支持,一個武將想要建功立業是很難的。張居正才華橫溢,政治嗅覺敏銳,嘉靖年間,年紀輕輕就進入內閣工作,隆慶年間做到了內閣次輔,吏部尚書,萬曆年間任內閣首輔,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裁決。

嘉靖年間,東南倭寇之亂盛行,張居正物色並舉薦了戚繼光,戚繼光遠赴浙江義烏招募了一大批礦工組建戚家軍,又在軍中大力練習鴛鴦陣,改良了苗刀成為戚家刀,發明了虎蹲炮等野戰火器,成為抗擊倭寇的制勝法寶。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調任浙江開啟抗倭大業,那一年,他29歲。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繼光在俞大猷的配合下終於肅清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之亂。實現了抗倭大業。

自始至終,戚繼光都得到了張居正的鼎力相助,要糧有糧,要銀子有銀子,重要的是,在張居正的保護傘下,沒有人可以彈劾得了戚繼光,而戚繼光呢,知恩圖報,很會來事,送東西送女人,派精銳部隊互送張居正回家奔喪。可以說,兩個人一個在中央,一個在地方,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鑄就了各自的輝煌。萬曆十年,張居正病逝,戚繼光被調任北方防守蒙古,女真。邊防穩固後,直接被貶職回家,在59歲那年病逝。真是成也張居正,敗也張居正。

而岳飛就不一樣了,他朝中沒人啊,只憑他自己的軍功在支撐著他自己向前走,並且,他沒有多大政治頭腦,玩政治基本上是個腦殘。一旦政治需要,岳飛就成了宋金議和的犧牲品。所以說,在封建社會,要想混的好,真的很不容易。


關山明月779

中國的民族英雄有哪些?

霍去病:匈奴末滅,何以家為
岳飛:抗擊金人,收復河山,精忠報國
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寧死不降。
戚繼光:剿滅倭寇,捍衛邊疆。
史可法:吾頭可斷,身不可辱
鄭成功:收復被荷蘭侵佔的臺灣。
左宗棠:收復被阿古柏侵佔的新疆。
林則徐:虎門銷煙,滅洋人威風,長中華志氣,睜眼看世界第一人。

當然了,還有衛青、楊業、袁崇煥、鄧世昌、關天培、孫中山、張自忠、方誌敏等等,我國的民族英雄多不勝數,每一個人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史蹟,值得我們自豪與敬仰。樹先生還有許多未列舉出來,你還知道哪些英雄人物呢?

戚繼光——抗倭英雄

戚繼光的出身樹先生就不多介紹了,用四個字概括一下就是“名門之後”,而他的生平事蹟也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抗倭英雄”。大家先來看看戚繼光的輝煌戰績:

南灣之戰:斬倭首281級。戚家軍傷3人。無陣亡。解救大明百姓1200餘人。
台州花街之戰:斬倭首308級,俘倭寇首領2人,其餘淹死和未割首級的不計,戚家軍僅犧牲3人。
解救大明百姓5000多名。
上峰令之戰:全部殲滅倭寇1000餘人,戚家軍陣亡13人。解救大明百姓2400餘人。
牛田之戰:殲滅倭寇698人,戚家軍無陣亡。解救百姓1000餘人。
平海衛之戰:殲滅倭寇2451人,戚家軍犧牲16人。解救大明百姓3000餘人。
橫嶼島渡海之戰:傷亡倭寇1000多名,斬首348級,俘29名。解救百姓800多人。戚家軍犧牲僅13人。

還有林墩之戰、葛塘之戰、王倉坪之戰、蔡丕嶺之戰、福建之役等等大小80餘戰,戚繼光全部獲得完勝。這樣的輝煌戰績迄今無人能及,最後倭寇聽到戚家軍的名號就心裡發慌,意味著失敗的噩夢即將到來!而且除了全部獲勝沒有敗仗外,戚繼光還創造了一個“接近零傷亡”的神話!

戚繼光的兩大法寶——戚家軍與鴛鴦陣

戚家軍:

在戚家軍之前,明朝正規軍被倭寇追著打,例如嘉靖三十四年夏的一次事件,據載有72個倭寇在南直隸一帶四處流竄,殺傷明軍官軍竟達上千人,歷時八十餘日,最後居然還悍然進攻南京。戚繼光有感於明朝正規軍的腐朽懶散,於是自己招募組建了這支以“戚家軍”為名號的軍隊(中國古代有兩支用主將姓氏命名的無敵軍隊:一是岳家軍,一是戚家軍),這支軍隊軍紀嚴酷有重罰有重賞!經過戚繼光職業化的訓練,擁有東亞最先進的裝備,個個驍勇善戰所向披靡,獲得過百戰百勝的輝煌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首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鴛鴦陣:在古代建立一支強軍,至少需要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一是兵員的優秀素質,二是合理的戰術。擁有素質高的兵源只是勝利的保障,戰爭的另一個關鍵則是戰術的運用得當。戚繼光根據倭寇的進攻特點為戚家軍發明了一種特殊的陣法:鴛鴦陣。

鴛鴦陣陣形以11人為一隊,最前為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一執藤牌,長牌手執長盾牌遮擋倭寇的箭矢、長槍,藤牌手執輕便的藤盾並帶有標槍、腰刀,長牌手和藤牌手主要掩護後隊前進,藤牌手除了掩護還可與敵近戰。再二人為狼筅手執狼笑筅,狼筅是利用南方生長的毛竹,選其老而堅實者,將竹端斜削成尖狀,又留四周尖銳的枝枝丫,每支狼筅長3米左右,狼筅手利用狼筅前端的利刃刺殺敵人以掩護盾牌手的推進和後面長槍手的進擊。接著是四名手執長槍的長槍手,左右各二人,分別照應前面左右兩邊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再跟進的是使用短刀的短兵手,如敵人迂迴攻擊,短兵手即持短刀衝上前去劈殺敵人。“鴛鴦陣”不但使矛與盾、長與短緊密結合,充分發揮了各種兵器的效能,而且陣形變化靈活。可以根據情況和作戰需要變縱隊為橫隊,變一陣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當變成兩小陣時稱、“兩才陣”,左右盾牌手分別隨左右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護衛其進攻;當變成三小陣時稱“三才陣”,此時,狼筅手、長槍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兩側護衛。這種變化了的陣法又稱“變鴛鴦陣”。

此陣運用靈活機動,正好抑制住了倭寇優勢的發揮。戚繼光率領“戚家軍”,經過“鴛鴦陣”法的演練後,在與倭寇的作戰中,每戰皆捷。

戚繼光的文學成就

戚繼光根據自己的實戰經驗和訓練方式,總結編寫了《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是從古到今冷兵器作戰的軍事著作的巔峰。中國最著名的古代十大兵書,其中就有兩本是戚繼光寫的,你說厲害不厲害?

戚繼光的政治靠山——胡宗憲和張居正

現在樹先生來談論一下樓主所提問的“戚繼光沒有像岳飛那樣被奸臣害死?”,首先,大家要明白一個政治觀點:政治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利弊之分。

你是好人,但不一定好報;你是壞人,但不一定惡報。這話聽起來不太好聽,有違人理,但這是的的確確存在的!好人被誣陷致死的歷史案例多的是,岳飛就是最典型的一個。其實全國所有人包括趙構和秦檜心裡也都清楚岳飛是忠臣,但為什麼非要迫害岳飛於死地呢。這就涉及到趙構的特殊皇帝心理——萬一你哪一天謀反呢!想想宋朝開國皇帝趙家是怎麼建國的?今天你是忠臣不假,但是萬一哪天你突然變了呢?想來想去最安全的還是讓岳飛死。

明朝也繼承了宋朝“重文抑武”的政治體制,雖然戚家軍戰功赫赫,但是軍人地位仍然十分低下。一個武將,任憑你再有本事,再武功顯赫,再想報效國家,往往也要屈從於由文官擔任的總督、巡撫。沒有文官的提攜重用,武將想殺敵,想立功,想成名,那是很艱難的。抗倭英雄戚繼光深知這一點,所以他為自己找了一個堅硬的文官後臺作為自己的政治靠山——胡宗憲(屬於嚴嵩黨張居正(屬於徐階黨)

胡宗憲是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可以說是東南抗倭軍事的總指揮,是戚繼光和俞大猷的頂頭上司。正有了胡宗憲的鼎力支持,戚繼光和他的戚家軍才能夠在東南抗倭第一線有用武之地。如果沒有胡宗憲的戰略籌劃和軍備物資支持,戚繼光不可能建功立業。後來,胡宗憲因為內閣首輔嚴嵩被罷官後也很快受牽連而下臺。

嚴嵩和胡宗憲下臺後,徐階和他的學生張居正後來分別成為了首輔,成為文官集團最顯赫的人物。當張居正任首輔後,首輔制度發揮到了最頂峰,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其裁決。戚繼光立馬轉向投靠了張居正,並得到了張居正的信任和重用。以抗倭聞名的戚繼光,之所以敢創立“戚家軍”而不受猜忌,其背後的撐腰大人物就是張居正。其他言官對戚繼光的彈劾都會被張居正壓下來,從而保全了戚繼光。

正像他的頂頭上司胡宗憲的倒臺一樣,當張居正病逝後,萬曆皇帝開始清算張居正的一切,戚繼光也難逃干係。先是給事中張鼎思上奏戚繼光調往廣東。後來給事中張希皋再次彈劾戚繼光,戚繼光遭到罷免,回鄉後不久鬱鬱而終。一代抗倭名將就這樣黯然隕落!


全球華人第一神探

這個問題有意思,本來我可以長篇大論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專門有研究過,但是現在簡單幾句話回答你。

一,論後臺的重要性,當小有胡宗憲大有張居正沒了後,照樣被分離了他的戚家軍,獨自被氣死在西北任上。

二,論資格,戚繼光的官職和權力小了點,同時大明的制度與南宋不同,特殊的官僚系統,連大明的皇帝都可以是個擺設,那麼其它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對同僚不構成威脅,朱元璋這一政策夠狠,所以導致明軍戰鬥力很差,因為武將無實權又受制。戚繼光是組建的新軍,改革過,所以戰鬥力區別其它明軍。

三,論性格,戚繼光的情商是遠高過過岳飛的,岳飛正是情商不夠,一心只知忠勇,而不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軍法太嚴,他對敵人不手軟,對自己兵也太嚴,死在他手裡的兵不計其數,所以在部下心中名聲不好,性格太強勢霸道。而戚繼光則會示弱,懼內,嚴重的妻管嚴,一個堂堂將帥之才怕老婆,可以看出他和身邊當官的同僚是什麼關係了,圓滑程度可見一斑,其次他典型的文弱書生,此人出門都隨身幾箱書,但他不呆。同樣是軍紀嚴明,但在士兵心中的溫情度不同。

這三足夠證明了兩人命運的不同也是必然,岳飛能流芳千古,和低情商有關,如果他假意接受美女和錢財,可能不會讓烏龜皇帝趙構動殺心,但後世也會低看幾分。他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有功,也是一民族英雄。兩人都可千古留名。其實還有一個袁崇煥,不過現在民族大團結了,所以少說為好!


海派命理

什麼樣的領導喜歡用什麼樣的人,李世民喜歡魏徵直臣;趙構喜歡秦檜這樣的小人;李太后喜歡張居正。所以唐朝世界第一,南宋一直是一個偏安一隅被金、蒙一輩子看作是奴才的小國。

戚繼光碰到了一個好領導:張居正,相當於皇帝。張居正不像趙構那樣狹隘、自私、無知、把心裡的自私凌駕於國家利益,張居正是明朝第一宰相,當時明朝權力最大的人,張居正明朝第一首輔,他是萬曆皇帝的老師;做首輔的時候隆慶皇帝已經死了,二十歲多點的李太后抱著萬曆皇帝登基的,整個明朝都要依賴張居正。張居正沒有讓人失望,在他的主持下,進行了改革,明朝煥發了生機。就在此時,原本被認為是嚴嵩的人的戚繼光,找到了張居正。

張居正沒有計較他曾經是誰的人,他對戚繼光委任了重任,總領明朝整個北方的軍務。給了戚繼光明朝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權力。當時朝廷的文官幾乎要罵死張居正和戚繼光,認為這是會造成傭兵自重(謀反),張居正對戚繼光大力支持,否決了文官們的瞎逼逼。

張居正一死,在朝臣們的建議下,一群清流的嘴炮,戚繼光請辭,萬曆皇帝批准了。一代名將就這樣被一群清流的嘴炮弄下來了。換上了一群庸庸碌碌之輩代替了戚繼光。薩爾滸戰役,明朝精銳死亡殆盡。在清流的嘴炮們的管理下,中興的明朝又走向了死亡。

不得不說,岳飛、戚繼光不是倒在戰場上,而是被朝中的清流嘴炮們開了黑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