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孔廟的學宮,在宋朝是當時的名校,秦檜在此上過學!

南京孔廟的學宮,在宋朝是當時的名校,秦檜在此上過學!

按照“前廟後學”的規制,南京孔廟後的學宮,是當時的“名校”,相當於現在的重點中學。奸臣秦檜,也是這所名校的學生,可見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

據《至正金陵新志》記載,秦檜祖居南京江寧,其父兄均為進士,其在孔廟學宮學習時,有一天晚上看見一隻白兔跑入地中,就與人挖掘,挖到一丈處深時,發現泉眼,泉水清澈湧出。待秦檜考上狀元后,派人在此開鑿造井,並親自題寫篆書“玉兔泉”。

南京孔廟的學宮,在宋朝是當時的名校,秦檜在此上過學!

秦檜當權時,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皆欲食其肉、寢其皮,民間“炸油條”就是源於“油炸燴”。秦檜的哥哥秦梓是對兄弟所為也很不滿,舉家搬遷,移徒溧陽。

秦檜的兒孫們倒是沾了老子不少光。秦檜的兒子秦嬉舉進士第一,以秘書少監領修國史,實際上就是給秦檜當秘書。秦檜孫子秦壎,考試時與南宋著名詞人張孝祥同科,由於秦檜的精心安排,秦壎前試皆第一,張孝祥只列第七。至殿試時,張孝祥妙筆生花,對答如流,攫為榜首,奪得狀元,秦壎則降為第三。

秦檜死後,時人稱其墓為“穢墓”。據載,秦檜在夫子廟住過的巷子因其中過狀元而名為秦狀元巷,也被人們將“秦”字去掉,而改稱“狀元境”。秦檜的後人許多都改姓為筆劃正好的“徐”。

秦檜卻為奸臣,但其後人中也有忠烈之士。秦檜的曾孫秦鉕為蘄州通判,為抵抗來犯金人,拚盡全力,面對金兵破城,仍堅持巷戰,最後自焚而亡,秦鉕的兩個兒子也都隨父盡忠。

南京孔廟的學宮,在宋朝是當時的名校,秦檜在此上過學!

明代開國功臣劉伯溫曾專門撰寫《玉兔泉》一文,為玉兔泉辯冤:“松死為蛆,泉潔自如;我作銘詩,眾惑斯衤去。鳴呼泉乎!終古弗渝。”意思是說,秦檜雖是奸臣,但不能牽連“玉兔泉”受冤。

據載,玉兔泉位於孔廟與學宮之間院落的東南部。1984年復建孔廟時發現這口玉兔泉井,但因故直到2009年才得以恢復,現在,人們可能通過這口水井,感受古時學子飲泉井場景。

南京孔廟的學宮,在宋朝是當時的名校,秦檜在此上過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