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隻分級基金觸發上折,你知道上折是什麼鬼?

近期又有基金觸發向上不定期折算。目前為止有招商中正白酒分級基金、國金上證50指數分級基金觸發向上不定期折算。

另有3只分級B逼近上折。還有滬深300b、建信50B、上證50B三隻基金距離上折較近(上折母基需漲在10%以內)。集思錄最新數據顯示,上述三隻基金只要母基金淨值分別再漲4.14%、4.54%、6.40%便會觸發上折。此外,酒B、證保B、信息B、互利B、保險B等多隻基金也臨近上折,只需母基淨值再漲11%左右。

上折是什麼鬼?

上折,是分級基金的不定期折算

市場出現上折了,則代表牛市來了。因為無論是下折還是上折,都意味著分級基金的B份額有著非常大幅度的波動,一般來說,下折意味著其淨值較初始狀態縮水75%,而上折則意味著其淨值翻兩番。

上折的觸發條件一般是母基金的單位淨值。在牛市中,當募基金淨值增長時,B份額淨值也同步上漲,其資產規模與A份額資產規模的比值會越來越大,槓桿會越來越小,直至無限逼近1,甚至忽略不計。這明顯會喪失B份額的魅力,通過折算,將各份額淨值重新歸一,相對於一隻新上市的分級基金,槓桿被重新加載。

這裡教大家簡單計算分級B的槓桿倍數:1、初始槓桿=(分級A的份額數量+分級B的份額數量)/分級B的份額數量。股票型的分級基金,多是5:5,因此他們的初始槓桿就是2:1(2倍槓桿)。這個初始槓桿,也是分級基金髮生下折、上折後,淨值全部歸1時的槓桿。

上折主要是為了恢復分級基金的內部槓桿。讓槓桿繼續發生作用。以分級B加了2倍槓桿的分級基金舉例吧。

假設原始母基金是2000元。其中份額A是1000元,份額B是1000元,A:B=1:1,B加了2倍槓桿。

過了一段時間,母基金投資有道,賺了50%,母基金此時總計3000元。

我們知道母基金的收益全部是屬於B的,所有此時B是2000元,A是1000元。此時A:B=1:2,B的槓桿由2倍變成了1.5倍。發現了嗎?當母基金賺錢之後,分級B的槓桿變小了,這樣槓桿放大收益的能力就變弱了,當母基金賺得越多,B的資產不斷變大,但是A資產不變,A和B之間的比例越來越小,槓桿就會失去作用。上折將A和B重新恢復1:1,恢復槓桿效應。

假設此時母基金的賺錢能力仍然維持50%不發生上折,維持原狀:此時母基金3000元,其中分級A是1000元,B是2000元。收益:3000X50%=1500分級基金相當於A借錢給B,母基金收益全部歸B,所有也相當於B用2000塊的本金賺了1500元。

發生上折:上折就是恢復A:B=1:1。此時母基金3000元,A是1500元,B是1500元。收益:3000X50%=1500

分級基金相當於A借錢給B,母基金收益全部歸B,所有也相當於B用1500塊的本金賺了1500元。

但是,分級B發生上折,對於B來說,很難說清是賺錢還是賠本。具體要看上折前後B類的溢價率水平。通常情況下,B類的淨值越高,溢價水平反而越低,槓桿也越低。B類的淨值越低,溢價水平反而越高,槓桿也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