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汽修企業招人難,留人難?建議老闆關注這三大原因!

聽過N多汽修店老闆抱怨:“新招來的員工,幹不了幾天就又走了,流失率特別大。”

很多人將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歸咎於求職者,說“90後穩定性太差”。

每每聽到這樣的言論,我的內心,都是在為求職者抱屈的。誰不希望能找一份工作安穩的幹一輩子?誰不希望面試的第一家企業就能被錄用?誰不希望好好珍惜被錄用的機會?但希望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70%新員工離職,問題並不出在員工身上,而是出在老闆身上。面試時沒有講清楚企業情況,求職者入職後心裡落差比較大;沒有將新員工交到合適的人手上;沒有很好的為新員工鋪路……這些,都是造成新員工離職率高居不下的原因!

為什麼在汽修行業,尤其是汽修工崗位會出現這些如此嚴重的“人的問題”?

原因有很多,但根源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做汽修工低人一等”——陳舊觀念仍有很大市場

雖然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人們的就業觀念有了很大變化,但幾千年的封建殘餘思想還仍佔據著很多人的大腦,受祖輩影響,許多家長不願意孩子幹服務行業。

據說許多城市孩子的媽媽怕孩子吃苦受氣,每月給孩子2000元零花錢,讓孩子回家玩也不讓他去做汽修工。不少農村進城打工的孩子家長也都這種想法,認為幹汽修工又髒又累低人一等,沒什麼發展前途,連回家找對象都要遭人“低看一眼”。

現在汽修店幾乎都是夫妻店,在員工職業規劃上要麼沒有章法要麼想當然,根本沒有形成體系,就連一個職業稱呼,這麼多年仍然沒人花心思去改變,許多汽修工做了三五年還是汽修工,美其名叫“老技師” 。他們看不到希望,沒有被受尊重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流失是必然的。

另外,目前大城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汽修工來自農村,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途徑越來越多,越來越富裕,高校擴招,很多喜歡搞汽修、機械的孩子只要努力一點,就可以被高校汽車專業錄取,不用非得上技校,然後去汽修廠當小學徒。

“汽修工都是差生”——思維定勢使大學生對汽修工崗位不屑一顧

古往今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觀念還是很受推崇的。從在職的汽修工學歷來看,儘管進入二十世紀以來有了較大改觀,但和其他行業相比還是偏低的,“考不上學就讓你去做苦力”成了很多家長批評男孩子的口頭禪。

很多年輕人認為,做汽修工就是學校差生的歸宿,導致很多大學畢業生就是沒有工作也不和“差生”為伍,去做“賣苦力”的工作。這種錯誤的“思維定勢”導致出現了許多汽車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寧願待崗“啃老”也不願“屈就”做汽修工賺錢“敬老”的現象。

汽配、汽修企業招人難,留人難?建議老闆關注這三大原因!

“汽修工就是男孩做的”——片面認識將眾多優秀汽修工人才拒之門外

客觀地說,由於生理上的差別,男性天生比女性理智,更能冷靜分析問題。研究發現,男性在邏輯思維和物理性方面,具有女性無法比擬的優勢,在大多數情況下,男人比女人更擅長分析問題,他們天生有種能力,可以清晰地看出事物的本質、辨別真偽。

大自然造就了男女兩性,在賦予兩性不同的構造和功能的同時,也賦予兩性各自的性別優勢。汽修行業要求員工要具備良好的“理性”、“專業”、“客觀”、“毅力”和“感知力”,這些特質在女性汽修工身上照樣能夠體現。而許多汽修店老闆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女性能力被社會認可的情況下,仍然認為汽修行業不適合女人去做。

“大鍋飯,做多做少都一樣”——普遍缺乏科學的薪酬晉級體系

許多汽修店的老闆們普遍認為農村人窮,沒見過世面,給點兒錢就能好好幹活,這其實是一個誤區。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外出務工人員的觀念越來越與城市接軌,如果勞動強度很大、工作時間很長的工作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很難吸引勞動者幹下去。

目前汽修業工資普遍過低,與城市人均收入每年兩位數的漲幅相比,幾年來汽修工工資水平幾乎沒什麼變化,遠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嚴重打擊了農村青年進入這個行業的積極性。行業間、地域間汽修工待遇的不均衡也是造成一些地方汽修工緊缺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汽修工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靠老闆“拍腦袋”來決定,員工看不到一個透明的可以進行自我激勵的薪酬體制,有的汽修工名義上工資很高,但七罰八扣的,最後剩下就不怎麼多了。

汽配、汽修企業招人難,留人難?建議老闆關注這三大原因!

工作枯燥乏味——讓年輕人對汽修業失去依戀

目前維修行業,95%以上是夫妻店,家族店或哥們店,由於體制的家族化,很少有老闆關注員工培訓和企業文化氛圍。他們大多以汽修店盈利為宗旨,給員工一定的工資讓他們幹好活兒就行,很少有老闆去關注員工的心理狀況,關心他們的幸福快樂指數,最終導致人心渙散。

現在的年輕人在這樣的“民營汽修店”工作,幹活是累了一點兒,環境差一點,可這並不是他們辭職的主要原因,重要的是覺得幹活沒意思,每天除了千篇一律的工作,就是悶坐,一天到晚說不上幾句話,特孤單、寂寞,汽修店的文化氛圍嚴重缺失。

相比較而言,那些大型的專業的汽修連鎖加盟店汽修工自動辭職的就相對較少,因為總部會時不時給他們導入一些新項目,組織培訓,還定時有巡視員上門指導,工作之餘,可以學到不少新知識。

前途渺茫——不知道個人成長的路在何方

做汽修工作的也都是一些有志青年,許多農村出來的孩子剛進城時原本想在城裡成家立業或是學到一技之長回家掙錢。有個在汽修廠當學徒的年輕人說:“將來有條件的話就在省城汽修廠當技術工人,退一步還可以回老家給人修車。現在老家經濟也發達了,汽車越來越多,幾年等我學成後汽車會更多,開個小修理廠生意肯定差不了。”但現實生活告訴他們,汽修工只養小不養老,幾年打工生涯既不能讓他們掙下錢也學不到一技之長,這是導致許多汽修工最多隻幹兩三年的主要原因。

很多汽車後市場的有識之士已經清楚的意識到這種現狀,並積極引進發達國家維修連鎖成熟模式,建立規範的薪酬體系、人員培訓晉升制度,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進而從根本上解決汽修工的生存現狀,改變他們的社會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