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野戰軍各縱隊兵力資料大全

第二野戰軍各縱隊兵力資料大全​第二野戰軍前身是中原野戰軍、晉冀魯豫野戰軍,抗戰時的八路軍129師。在整編為第二野戰軍前,也是採取縱隊下轄旅的編制,不過由於較之西北野戰軍兵力更為雄厚,所以是一般每個縱隊下轄3個旅(個別轄4個旅或2個旅),是3旅9團的編制。


第二野戰軍各縱隊兵力資料大全

1縱:1945年9月22日,組成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下屬第1、第2、第3旅。1947年3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第7縱隊合編為第1縱隊,轄第1、第2、第19、第20旅。1949年2月整編為第16軍。其中,1縱第20旅和豫皖蘇軍區部隊組建第18軍,共2.7萬人。

2縱:1945年11月成立時共1.4萬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10軍時只轄2個旅(師),共1.95萬人,1949年6月,全軍已達3.5萬人。

3縱:1945年10月成立時共2萬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11軍時共2.2萬人。1951年時有3.88萬人。

4縱:4縱後來整編時組建了2個軍(第13軍和第14軍),第13軍由第縱隊第10、第13旅和豫西軍區部分部隊組建,1949年2月整編時共2.9萬人。第14軍由4縱隊第11、第22旅和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民黨軍第110師組建。

6縱:1945年11月組建時共1.3萬人,1947年5月達到2萬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12軍時共2.5萬人。

9縱:1947年8月組建時1萬餘人,1949年2月整編為第15軍,至1950年,全軍已有5萬餘人。

11縱,1947年8月組建,1949年2月整編為第17軍時共2.4萬人。


第二野戰軍各縱隊兵力資料大全

與第一野戰軍一樣,二野也沒有第5縱隊這個番號,而且,二野的縱隊還有2個特點,第一就是喜歡兩個縱隊合編為一個新縱隊,例如第4縱隊與第8縱隊合編為第4縱隊,第1縱隊與第7縱隊合編為第1縱隊。第二就是縱隊整編為軍時的番號順序和縱隊順序並不完全相同,例如,縱隊順序是第1、第2、第3、第4、第6、第9、第11縱隊,整編為軍時的番號順序卻是第16、第10、第11、第13、第14、第12、第15、第17、第18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