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比傳統煙安全?近半數以上醫務人員未認識電子煙危害

  • 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 點擊數:
  • 日期:18-06-01 09:56:03
电子烟比传统烟安全?近半数以上医务人员未认识电子烟危害

世界無煙日,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發佈了兩項控煙報告。 陳靜 攝

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發佈了兩項控煙報告,分別聚焦申城公共場所新控煙條例施行一週年情況和醫護人員對電子煙的知識、態度和使用情況。

報告顯示,認同電子煙危害健康、電子煙可能具有成癮性的醫務人員均不足半數。雖然世界衛生組織並不認可將電子煙作為戒菸推薦產品,但調查中有66.8%的受訪醫務人員認可電子煙作為戒菸方法。

據悉,電子煙煙霧會增加空氣中丙二醇、甘油、尼古丁、顆粒物(PM2.5)、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多環芳烴等的濃度。一項針對北京市吸菸人群的調查發現,34.7%的人電子煙使用者出現咽喉刺激或咳嗽、口乾、噁心、頭痛等不良反應。另一項針對中國香港青少年的電子煙使用和呼吸道疾病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

美國已於2016年將電子煙納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監管,對電子煙的生產規範等同於其他菸草製品。

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所長助理王帆博士當日表示:電子煙剛開始在國內推出的時候,人們對電子煙的研究還不是很多。當時,電子煙被作為戒菸輔助產品。隨著電子煙的流行,關於電子煙的危害越來越得到關注。他說,電子煙中可能含有尼古丁,和捲菸一樣具有成癮性。電子煙的蒸汽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對於使用者和周圍的煙霧暴露者的健康都有害。

研究結果顯示,6.4%的醫務人員表示過去曾經吸過電子煙,1.7%的受訪醫務人員表示目前吸電子煙。84.5%的醫務人員表示自己沒有接受過電子煙的教育。

2017年3月1日起,新版《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菸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規定所有的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無煙。為了分析一年來條例實施的效果,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選取控煙難度較大的公共場所,包括辦公樓宇、賓館、餐廳、酒吧、KTV、遊藝廳、農貿市場七類室內公共場所和交通樞紐,分別在2017年2月控煙條例實施前,以及2018年3月條例實施1年後,採用現場觀察和室內PM2.5濃度測定的方法,評估上述場所的控煙實施效果。

控煙報告顯示,上海公共場所控煙條例實施以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共場所吸菸現象明顯減少,無煙氛圍逐步形成,不同的公共場所的控煙情況都得以改善。

調查結果發現,條例實施1年後,公共場所內吸菸情況進一步得到改善,場所內吸菸現象有所減少,其中觀察期間看到有人吸菸的比例從一年前的49.3%下降到30.0%,但門口吸菸的情況從立法前的20.9%增加到38.6%。復旦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方面表示,這提示人們的吸菸習慣正在改變。

觀察期間,研究人員發現吸菸的比例下降最為明顯的場所主要為娛樂場所:遊藝廳從實施前的57.9%下降到21.1%,餐廳從38.9%下降至16.7%,KTV從47.4%下降至21.1%。(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