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福州肺科醫院戰“疫”醫務人員

走近福州肺科醫院戰“疫”醫務人員

技術人員旁指導不明原因發熱的病患精準擺位。福州日報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福州肺科醫院被確定為省、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定點醫院以來,迅速啟動應急響應工作機制,及時為重點部位配齊分診、緊急處置和隔離防護等設施設備。為做好後續醫療救治工作,肺科醫院出臺救治新冠肺炎病人三個後備梯隊醫務人員方案——第一梯隊205名醫務人員已投入救治工作中,二、三梯隊共266名醫務人員也已完成培訓,時刻待命。

昨日下午,記者走進肺科醫院發熱門診、CT室、檢驗科,探訪身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的醫務人員是如何與新冠病毒戰鬥的。

發熱門診

如偵探一般“破案”

“這個是感染了艾滋病,不是新冠病毒,要到專門的醫院去,有針對性地用藥。”昨日下午,發熱門診室內,科主任鄭曉虎將最終檢查結果告知病患。據瞭解,該病患從巴西回來,雖然發燒兩週,淋巴結腫大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但經過詳細詢問和各項檢查,找到發熱病因,排除感染新冠病毒。

鄭曉虎介紹,出現發熱症狀以及有明顯武漢接觸史的患者,理論上都要到發熱門診進行處理。醫生要對這些患者進行病史詢問、生命徵監測等;對於初步判斷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的病例,還需要進行抽血、CT檢測等嚴格篩查,作進一步判斷。

“我們的工作就像偵探一樣,要為發熱患者找出病因,尤其是面對隱瞞病史的病人,我們要一邊檢查一邊做他們的思想工作,確保沒有‘漏網之魚’。”鄭曉虎說,很多疾病都會表現出發熱症狀,這就要求醫生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實戰經驗。而面對隱瞞病史不配合的病患,更需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斷追問、抽絲剝繭的同時,藉助影像學檢查等手段來“破案”。

疫情發生後,發熱門診每天的接診量在30人左右,最多一天接診50多人。“希望大家不要隱瞞行蹤及病史,有發熱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鄭曉虎表示。

CT室

戰“疫”一線 一絲不苟

CT室作為疫情防控的一線科室,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病例和確診病人都必須經過CT檢查,CT室技術人員承擔的工作量和麵對的挑戰不言而喻。

“你好,請往前躺點,雙手垂直伸過頭頂。”昨日下午3時許,CT室操作間內,穿著洗手衣和隔離服的“90後”技術人員林小隆,正指導不明原因發熱的病患精準擺位。操作間外,CT操作員郭祺執行掃描方案。數秒後,電腦屏顯示該患者肺部CT影像。

“我們必須直面發熱、疑似或者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疫情發生以來,每天前來檢查的人數都在50至60例之間,今天上午就做了14例,遇到體弱或者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不僅需要從旁指導,還需要攙扶等。”郭祺表示,掃描只需要幾秒鐘,但是指導患者要花費較長時間,這些對生理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高峰時,為近百名患者拍胸片和CT掃描,工作到凌晨兩點。”

考慮到疫情來勢兇猛,肺科醫院在疫情開始之初便做了準備,專門配置一臺高端CT機專門用於疑似及確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避免交叉感染。每檢測完一人,技術人員需要更換一次性床單並對機器進行全面消毒。

對於隔離病房內危重症確診患者,技術人員還必須全副武裝,到隔離病房進行床邊攝片。這要求技術人員需要穿洗手衣、隔離服、防護服以及重達20斤的鉛衣,在隔離病房至少要待上3個小時,與患者近距離接觸。“有的是插管患者,身上插著各種儀器,我們必須輕手輕腳、輕拿輕放,避免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90後”技術人員許亮亮表示。

檢驗科

防控戰線上的幕後英雄

在面積不大的檢驗室裡,兩名檢驗科醫生正有條不紊地工作著。自疫情發生以來,檢驗科科主任黃明翔帶領28名檢驗人員實行三班倒,保證24小時都有人值班。

檢驗室檢測的樣本包括疑似及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糞便等,高峰時一天檢測標本量在200份左右。操作過程中,穿上三級防護服的檢驗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在安全防護的基礎上進行操作,每步操作、每個流程需慎之又慎。廢棄標本的處理也必須經過兩次高壓,嚴格按照醫療廢棄物處理的標準完成。

“由於這些標本風險比普通標本大,我們的工作量和付出的時間也相應增加。”黃明翔介紹,為了節省防護服,檢驗人員進入實驗室至少4小時才出來。為此,一日三餐儘可能少喝水或不喝水。考慮到檢驗室有溫度要求,所以不能開空調,一個班下來,工作人員早已全身溼透。

此外,檢驗科還成立了標本運送應急小組,專門負責運送確診新冠病毒病人的咽拭子到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