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淨身出戶到年賣千萬,究竟是怎樣的農業項目讓他登頂人生高峰?

從淨身出戶到年賣千萬,究竟是怎樣的農業項目讓他登頂人生高峰?

出院後的李相陽看中了毛肚菌這個致富項目,先後三年為毛肚菌投入百萬,卻也只種出7顆。不認輸的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而是選擇離家去四川繼續種植。妻子為阻止他的這種“自殺”行為,便要求李相陽淨身出戶。固執如斯,李相陽在2015年告別妻女,隻身踏上前往四川的道路。五個月後,妻子放心不下,跟著來到四川幫助李相陽。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李相陽終於種植出大片毛肚菌。但,毛肚菌的上市時間十分集中。為錯開高峰期,李相陽想到一個辦法,每年在不同的季節,上山找野生羊肚菌,用來培育出適應於不同氣候的品種。他將野生羊肚菌培育出來的母種,作成菌袋,下地500畝的話,產值就能達到1000萬。

通過反季節種植的羊肚菌,李相陽保住了賣價。他把羊肚菌冷凍或者烘乾後,銷給遼寧的經銷商,2017年總產量18000斤,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

有料兒菌在感嘆李相陽的勇氣與堅強的同時,也想著把這項致富項目推薦給大家,所以從網絡上收集了一些種植方法與訣竅。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提醒大家,任何項目都不可能百分百的賺錢,所以,投資需謹慎,且投且用心。

從淨身出戶到年賣千萬,究竟是怎樣的農業項目讓他登頂人生高峰?

羊肚菌

羊肚菌屬大型真菌,白胖的菌柄,頂著個黃褐色的菌蓋,上面就像被霰彈槍打過一樣,凹凸不平,滿是褶皺,像極了牛羊的網胃,吃過粵菜滷水“金錢肚”的人都能聯想到,羊肚菌的名字就這麼來的。

羊肚菌分類

廣義來講,羊肚菌是羊肚菌屬的一類菌菇的總稱,有十來個種,一般來說都可以食用,但不建議生吃,因為還是存在輕微的毒性(徹底熟食,安全無憂)。按照菌蓋的顏色可將其劃分為“黑色羊肚菌”和“黃色羊肚菌”。

國際上較為常見的美味羊肚菌就是一種黃色羊肚菌,菌蓋黃褐色,曬乾變深。公認最頂級的尖頂羊肚菌則屬於黑色羊肚菌的成員,氣味香郁豐富,散發著堅果和燻木的芬芳,據說一小盤尖頂羊肚菌可換來一瓶品質不錯的好香檳。

羊肚菌的產地分佈

野生羊肚菌的產地主要分佈於我國河南、陝西、甘肅、青海、西藏、新疆、四川、山西、吉林、江蘇、雲南、河北、北京等地區,在山火之後的兩至三年內產量特高,因此北美的採摘者會根據山火來採集羊肚菌,然而,當火災被控制後,在同一個地區內生長數量會年復一年地減少。

生長環境

春末至秋初生長於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針葉闊葉林混交林中,多生長於闊葉林地上及路旁,單生或群生。還有部分生長在楊樹林、果園、草地、河灘、榆樹林、槐樹林及上述林邊的路旁河邊。單個或成片生長,土質一般為沙鹼性或略偏鹼性。一般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較多,屬於喜冷涼型食(藥)用菌。

從淨身出戶到年賣千萬,究竟是怎樣的農業項目讓他登頂人生高峰?

羊肚菌栽培技術

羊肚菌有大棚栽培和與小麥間作兩種模式,畝效益均較高,而且後一種模式畝收入高達6000元以上。

1. 大棚栽培

環境要求:羊肚菌屬低溫高溼型真菌,其生長期較長,除需較低氣溫外,還需要較大溫差來刺激菌絲體分化。菌絲生長溫度為18~22℃;子實體形成與發育溫度為4.4~16℃,要求空氣相對溼度為75%~90%。忌強烈的直射光,微弱的散射光有利於子實體的生長髮育,因此,大棚栽培地點最好選擇在意楊樹林中,時間應在10~12月。

栽培料配方:

配方一:粉碎的玉米芯42%、純木屑20%、豆殼13%、麩皮20%、磷肥1%、石膏1%、糖1%、草木灰2%。

配方二:細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熟腐土3%。

配方三:棉籽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熟腐土3%。

配方四:農作物秸稈粉75%、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熟腐土2%。

以上配方任選一種,培養料的料水比為1∶1.4,含水量宜為60%~70%。

制袋接種:

按料水比拌好培養料後堆積發酵20天,用規格17釐米×33釐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裝料500~600克,在100℃條件下滅菌8小時後即可接入菌種。採用兩頭接種法,接完後封好袋口,置於22~25℃溫度下培養,30天菌絲可長滿袋,菌絲滿袋後5~6天即可栽培。

培育子實體:

大棚經過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塑料薄膜,其上覆蓋3釐米厚的熟腐土,蓋土要均勻並且壓平,然後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挨個排列在菇床上,每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擺好菌棒後用噴壺均勻噴水1次,然後覆蓋細土3~5釐米厚,表面再蓋2釐米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溼潤,1個月後可長出子實體。一般在10~12月栽培,次年3月初至4月初即可出菇,每畝可產羊肚菌50~75千克。

2. 與小麥間作

羊肚菌於10月下旬開始播種,和小麥播種時間相當,待小麥出苗後羊肚菌也慢慢長大。

操作方法:

小麥播種後,將行間土地耙細,然後按木屑75%、麩皮20%、磷肥3%、石膏2%的比例配料,拌勻後均勻撒在條壟上(每畝可撒配料200~250千克),再將配料與土壤充分翻拌均勻,水分欠缺的土壤要一次性均勻灌足水,一般土壤要保持70%~90%的溼度。等灌入的水滲完後,直接將菌種接入土壤中,覆蓋2~3釐米厚細土並噴適量水,以利菌種保溼。與小麥間作模式羊肚菌每畝產量為75~80千克,間作技術好的產量更高。

環境要求:

羊肚菌一般在熟腐土、黃壤土、砂質混合土中均能生長。間作羊肚菌的小麥田,宜選擇pH值為6.5~7.5的土壤,以利於羊肚菌生長。小麥種植以南北行向為好,並以大小行方式播種。其中,大行寬120釐米,中間走道寬40釐米,小行寬約20釐米。

菌料培育方法:

先培育成菌袋後種入小麥田。菌袋培養料可用農作物秸稈粉75%、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1%、腐殖土2%,或細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熟腐土3%兩種配方,按料水比1∶1.3拌好料後堆積發酵21天,含水量為65%。採用規格17釐米×33釐米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裝料,每袋裝料550~650克,後續滅菌、接種及培養方法和大棚栽培相同。菌絲滿袋後5~6天即可栽培到小麥田間。

從淨身出戶到年賣千萬,究竟是怎樣的農業項目讓他登頂人生高峰?

栽後管理技術

羊肚菌喜溼,生長環境必須保持一定溼度。無論是大棚種植還是與小麥間作,種植後均要隨時檢查田間的乾溼度,做到雨後及時排水,乾旱時及時噴水。秋後氣溫下降時要及時採取加蓋地膜、覆蓋稻草等增溫措施。早春雨水較多,溫度合適,菌絲體、子實體生長良好。一般早春季節如幾周之內溫度在4~16℃之間,則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出18℃),都會影響子實體的發育。總之,在早春對羊肚菌保持適宜的溫溼度是栽培成功的關鍵。

大棚栽培的羊肚菌,春季如遇乾旱,必須適時澆水或增加噴水次數。當田間空氣相對溼度低於80%時,需進行噴水。與小麥間作的羊肚菌,春季小麥返青後一般不需要人工噴水,因為小麥具有根系發達的優勢,正好能平衡水分、保持溼度。

採收時如遇陰雨天,應儘量在雨前採菇,或雨前搭拱棚用塑料薄膜遮蓋,以免雨水將泥水濺在菇體上,影響產品質量。羊肚菌採收後應隨即清理泥土,並及時曬乾或烘乾(忌用柴火煙燻,以免影響質量),按質量分等級裝入密封的袋中,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待售。

從淨身出戶到年賣千萬,究竟是怎樣的農業項目讓他登頂人生高峰?

羊肚菌出菇刺激方法

羊肚菌播種後45-60天,營養袋擺放30-40天就可以進入出菇期,一般需要出菇刺激實現第一潮原基量大,實現高產。具體如下:

1、噴大水

這是開始出菇刺激的最常用方法。一般用浸水法。大水漫灌一次,直到菇床沒於水面以下3-5公分,確保浸透。也可用噴霧大水30分鐘,地表明顯積水5分鐘以上。大水和保溼同時維持是發菌告別儀式的關鍵過程。筆者指揮田間操作一般是三天左右再按三分之一水量噴霧3-4分鐘,加強溼度保持。二次水以後每次噴水以地表溼潤為準,不可太大。

2、光線刺激

儘可能多光照是優質菇前提。發菌期無光線是可以的,但出菇期必須散射光和稀疏直射光。北方溫室出菇則是早晨7點就全簾揭開,十點通風,一點放半簾,三點又全簾,四點關閉通風口,五點蓋簾保溫。做到溫度,光線,通風一氣哈成。

3、溫度刺激

發菌期將近結束時,採用低溫刺激和溫差刺激有利於出菇整齊。一般在北方可以採用白天不打開簾子,晚上打開,刺激晚上3度以下。用低溫提示發菌期結束了。一般低溫刺激10-15天就可以高產,以後需要提升早晨溫度利於生長。同時需要溫差刺激,最好晝夜溫差達到10度即可,過大溫差15度以上就不利於生長。我們在十二月份貴州,利用低溫寒潮條件下進行晚上通風降溫刺激,獲得較好效果。出菇期溫度則需要保持5-20度,這是適宜溫度,底線和高線突破都是產量代價。

4、通風刺激

通風是羊肚菌出菇的必然條件,低溫期少通風,確保1-2小時,中午高溫時通風,採用可樂瓶去掉尖頂和底插入膜縫隙就可以。高溫時18度以上大通風,但一般也需要三步或五步,即八點、十點、十二點、三點、六點逐步加大通風口和縮減通風口,切忌大通風。通風一定要柔和。北方風沙大,首先看住大風天氣必須守候在菇房附近。許多人動作大,一次完成通風,結果吹乾小菇成批死亡。通風不僅是刺激條件,也是持久的生長條件。

5、營養刺激

最好是菇床表面撒一層草木灰,然後噴水。用鉀肥和弱鹼性刺激原基分化。也有人發現氣生菌絲較重,用1%石灰水上清液霧噴灑菇床。也有人將營養袋直接拿掉進行刺激。筆者認為出菇採摘十五天再撤掉營養袋最為適宜,刺激後潮菇來到。

6、化學農藥刺激

殺蟲劑噴溼既可以殺蟲又可以刺激出菇。一般充滿淨或者蟲必殺實入田間較好。也有用0.3%食鹽水噴施。

羊肚菌出菇期可以達到兩個多月,期間小菇連續出,所以刺激措施長伴隨生長措施。出菇採摘期維持20天只能畝產600斤,40天可能達到1000斤,60天就可能突破1500斤。初步使用低溫、藥品刺激,適度(三天一次)採用水刺激,長久保持有效的溫差刺激和通風和光照刺激,同時保障有效生長時間(每天20個小時),不要極端氣溫、大風、濃度高化學除草劑等惡劣條件。加上優種條件和發菌充分,羊肚菌的高產還是很容易實現的。各地各戶都需要根據棚型、氣候、管理採取相應變化,一成不變的措施難於保證各地都實現高產。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適應羊肚菌,只有人為改造和利用條件,才可能高產。

從淨身出戶到年賣千萬,究竟是怎樣的農業項目讓他登頂人生高峰?

最後,有料兒菌為大家送上一首毛肚菌的栽培口訣

羊肚菌栽培口訣

羊肚栽培也不難, 只要把好幾大關。

菌種選育要謹慎, 千萬不要呼弄咱。

不同地區氣候差, 種植季節資料查。

溫度適宜抓緊種, 別聽外人閒呱啦。

發菌階段要保溼, 不同土壞特性知。

不知特性難高產, 溼度保持五六十;

種好要蓋覆蓋物, 溼度一樣要保持。

3℃一樣菌能長, 二十二度是標尺。

溫度溼度能做好, 不搭大棚一樣吃。

菌絲出土補營養, 早放比那晚放強。

不幹不溼最時倘, 一致保持出菇良。

只等發菌期已到, 營養集累最重要。

農業項目靠菅理, 光說不動瞎胡鬧。

低溫穩到六至八, 補水出菇有溫差。

嚴防下雨和大風, 溫度突降死菇娃。

空氣溼度八十五, 晴天掀膜晚上捂。

單等菇體現紋溝, 及時採收泥根除。

鮮菇有路及時賣, 別等烘乾價耽誤。

鮮菇不能當天賣, 及時烘乾好品質。

頭茌採後大通風, 地皮稍幹又一程。

中間兩次營養液, 原基密集高產能。

二茌出菇生長快, 嚴防高溫避災害。

羊肚種植人清閒, 國際市場都喜爰。

羊肚自古野生少, 營養豐富都知曉。

口味獨特香味濃, 補腎壯陽保健好。


“農業有料兒”是由紫荊傳媒推出的自媒體平臺。紫荊傳媒作為中國農業自媒體第一傳播平臺,依託紫荊創新農業研究院,聚合多方自媒體資源,為大家提供前瞻性的農業權威智庫、農業視頻欄目,以期推動中國農業事業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發展,傳播農業正能量。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