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社會誠信宏利時代到來的標誌!

關於區塊鏈和數字貨幣,很多人腦海中都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因為較大多數人來說,這完全是兩個陌生的名詞。可比特幣熱度的大漲和價值的攀升,讓很多人開始眼紅,轉而進行投資。

2018年一整個春節,朋友圈和各大媒體平臺都在討論關於區塊鏈和比特幣等各大數字貨幣的問題。關於區塊鏈,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大咖們都認為這將是下一個商業的風口浪尖,也將會是一次互聯網技術革命。

加密貨幣——社會誠信宏利時代到來的標誌!

但網上卻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就是說什麼比特幣數字貨幣都是泡沫,研發人和平臺全都是騙子,讓大家謹防上當受騙;一種就是讓大家相信區塊鏈技術,這會是未來的大趨勢。

其實,數字貨幣完全不等同於區塊鏈,數字貨幣只是藉助區塊鏈技術下運行而出的產物,是一種數字算法。而區塊鏈技術則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技術,簡單說就是沒有中心數據庫,互聯網上的任何一筆數據,都會由所有的用戶共同記錄。

比特幣真的就沒有價值嗎?真的就完全是泡沫嗎?

說比特幣完全都是泡沫我是堅決反對這種說法的,其它數字貨幣也是一樣,因為任何商品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泡沫,大家都在說樓市房價是泡沫,但房子本身就沒有絲毫的價值嗎?比特幣和其它數字貨幣的泡沫是肯定存在的,但不能否定它的價值。

加密貨幣——社會誠信宏利時代到來的標誌!

另外一點是,資本主義社會里就一定會存在泡沫,只是泡沫大小的問題。

想象一下,在10年前房價幾千塊錢一平的時候,有人對你說房價是泡沫勸你不要買,如今你是否想抽他兩巴掌?資本理財沒有對錯,主要是你會不會資本理財。以前人們拿工資養家,現在要靠資本投資來實現財富自由。如果你還一昧地牴觸資本理財,那麼只能說思想決定格局,格局決定階層。

只不過會有一些騙子平臺和機構,打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幌子,進行招搖撞騙,畢竟用戶層面只會接觸到一個app的界面或是網站界面,並不會有技術上的接觸。理論上來說,平臺可以在後臺篡改用戶的任何數據。追溯貨幣的本質,誠信建立起的契約模式

首先我們要追溯一個問題,那就是比特幣因何而誕生。

2008金融危機,美國量化寬鬆政策超發貨幣,使很多公司破產,人民的資產貶值。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非常痛恨這一行為,於是經過多次實驗,終於研發出了比特幣。這是一款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不需要中心機構,簡單說就是,比特幣不會超發貨幣、通貨膨脹,是一種挑戰現有權威的科技產物。

貨幣是從商品物物交換的模式下誕生出的一般等價物,而它本身是沒有任何商品的價值屬性。簡單說紙幣就是一張紙,它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人們在這張紙上建立起了約定和契約,把它當作一種物物交換和儲藏的媒介。而發行貨幣的自然是各國中央銀行,銀行的誠信讓人們都相信了這種貨幣的價值。

所以,在這個區塊鏈數字貨幣的大環境下,畏懼它的人自然是一些權威者,或是中心化的機構,因為如果這種趨勢做大,他們的飯碗就沒了,他們的權威就沒了;當然還有一些對未知事物有恐懼和牴觸心理的底層民眾;憧憬它的人當然是權威下的被管理者,因為中心機構的誠信並不一定那麼值得人信任,損害了我的利益那麼我自然要保護我的利益,那麼如何尋求保護呢?區塊鏈、數字貨幣。

加密貨幣——社會誠信宏利時代到來的標誌!

但這裡要重點說明的是,不是說人人都可以發幣,你的幣就有價值。

區塊鏈數字貨幣表面是又一個商業的風口浪尖,但其實,它實則標誌著誠信宏利時代的到來。下一個商業時代的風口浪尖就是誠信宏利。

比特幣之所以會是今天的比特幣,是因為它的創始人是中本聰。人們因為選擇相信中本聰,中本聰的比特幣才會有了價值,如果中本聰的信譽下降,那麼同理,比特幣的價值也會縮減。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幣種,並不是每個幣種都有價值,或者說巨大的價值。比特幣的行情有較大的波動是正常的,但它絕不會變得一文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