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感冒期間不吃藥,可以做什麼緩解症狀?

寶寶感冒是時常有的事,特別是剛入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容易生病,關心育兒知識的媽媽應該都聽過,感冒是能自己好的疾病,不用給孩子吃藥。可是不吃藥,我們還可以幫孩子做什麼緩解他的症狀呢?

寶寶感冒期間不吃藥,可以做什麼緩解症狀?

孩子感冒為何不用吃感冒藥?

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大多會一週後自愈,就是說,吃不吃藥都是一週後就好了,提醒家長不要給2歲以下的寶寶吃非處方的感冒藥和鎮咳藥,因為這些藥都會有些副作用。另外,不少家長一看到孩子咳嗽就慌了,想趕緊幫他止咳。兒科醫生表示,咳嗽是寶寶的一個自我防護機制,能夠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沒必要去刻意的抑制咳嗽。美國FDA就規定不要給6歲以下的寶寶用感冒藥,就算是6歲以上,也儘量少用。

寶寶感冒期間不吃藥,可以做什麼緩解症狀?

孩子感冒該怎麼做?

1、一般感冒若症狀較輕,如只是有流清涕、打噴嚏、稍咳、咽癢、喉嚨腫痛、胃納差,或伴有輕微發熱時,可以不作特殊處理,只需注意多喝水、多休息,飲食上應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纖維素的食物為主,通常一個星期就可恢復。

2、擤鼻涕的時候最好使用軟紙巾,這樣可以防止鼻子被蹭破。擤鼻涕切忌太用力,程度的標準是以耳朵聽不到嗡嗡聲為宜,以免對耳膜造成損害。如果鼻涕難以擤出,可以“聞聞”熱蒸汽或薄荷油,或使用滴鼻液。

3、要避免孩子傳染感冒,要記得多喝水,勤洗手,注意手衛生。適時運動增強免疫力。

4、感冒流行的季節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尤其在流感的高峰期,應儘量避免;還需避免兒童被動吸菸的環境。

5、飲食上,可給孩子煲些清淡易消化的湯水,多吃瓜果蔬菜。感染較輕者,可以在家多喝水,勤喝水有利於消化道排除病原體,可減少患病的可能。或自行服用一些清熱解毒抗病毒類的藥物,使用解熱鎮痛類藥物退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