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病”了,卻要孩子“吃藥”

很多父母“病”了,卻要孩子“吃藥”

全文字數:2305

閱讀時間:4分鐘

全程乾貨,建議收藏+分享!

今天這篇文章,是治“病”用的。請不要對號入座,因為我們都有其中的一些病症,包括我自己。

唯一的區別是,有的父母發現了,並且在努力自我反省治療。而有的父母呢,不以為然,反而覺得自己很對,錯的只是孩子而已。

1

當一個人做了父母,是需要勇敢地去做出改變的。跟過去的那個不好的自己說再見。為什麼這麼說?

很多父母“病”了,卻要孩子“吃藥”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的收納習慣很不好。東西喜歡亂擺亂放,為了這事,沒少挨老婆的批評。

可有了小小魚之後。我還是努力在改正,雖然做的還不好。可至少看到自己的衣服隨便丟在沙發上。自己得趕緊撿回我的房間去,或者放到洗衣機那邊去。

當老婆教小小魚整理物品時,我也在旁邊鼓舞助陣。“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學會分類是好事啊!加油加油!”

可你肯定不知道,沒有孩子之前,我的回答是:‘為什麼一定要整理啊!我就喜歡這樣自由的感覺啊!’然後老婆就氣呼呼地不跟我爭執了。

做了父母,我們不僅僅是做自己。而是做了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身份不一樣了。做什麼都有一雙小眼睛在看著,他們在默默地模仿著。你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學習榜樣。

所以,當孩子在行為或者習慣上出現了問題。可不要著急給孩子“吃藥”解決問題。因為真正生病的人就是這個當爹媽的。

2

如果你夠細心,就會發現,荒謬的父母,真多!

做心理諮詢的朋友,常常會遇到一些這樣的父母。他們在電話裡訴說著孩子的種種問題。有的父母會選擇帶孩子看心理醫生,期待醫生能幫忙解決問題。

有一次,朋友遇到一位媽媽,帶著10多歲的男孩做諮詢。男孩脾氣很暴躁,一遇到事就發脾氣,嚴重的時候拿頭去撞牆。並且他非常自卑,沒有什麼朋友。

那位媽媽說,希望心理治療可以幫孩子快樂起來。可當治療進入關鍵期的時候發現,孩子的問題出在父母身上。因為他的父母長年累月地吵架,所以家裡的傢俱電器,沒多久就得換。因為一吵架,他爸爸打他媽媽,而他的媽媽就砸東西。

很多父母“病”了,卻要孩子“吃藥”

當醫生跟媽媽說:“孩子的問題其實是你們造成的,你們自己得先改變才行。”沒想到那位媽媽生氣了,“我兒子跟你說了什麼?我跟他爸的事他管不著,也不需要他管。我們自己能處理,我們不會因為你這樣說就改變的。”

後來那個孩子沒有再出現過。聽說他的媽媽帶他去了另外一家心理諮詢診所。她肯定期待有心理醫生能夠幫孩子解決麻煩,讓他開心起來。但是在這裡的家庭環境裡,哪個醫生能夠保證幫孩子快樂起來呢?

我想結果肯定不會太好。但這位媽媽的內心會好受很多,她會覺得,自己至少給孩子看過醫生了。覺得自己盡到了做母親的責任,可惜的是沒有找到好的心理醫生,而且治療對孩子也沒有用。

這樣一想,真的為這個男孩感到心痛。

很多父母“病”了,卻要孩子“吃藥”

3

大部分的父母,都有這幾種病。

第一種是暴戾。在知乎上,隨便一搜,就能看到很多人問“如何擺脫暴戾的父母?”

有人說:我的母親的性格強勢、暴戾,一點小事就她就大發雷霆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自己犯一點小錯誤就要捱打。比如有時候回家晚了一點,或者不小心把家裡弄髒了,就要挨批評。遇到心情不好時,直接上手就扇耳光。

如今我自己做了母親,捨不得打孩子,但也有時候控制不住地兇孩子。那一瞬間,我好像看到了小時候的自己。內心非常懊惱。

我們有脾氣是正常的。但是把脾氣發洩到孩子身上,絕對是有“病”。假如孩子不小心打破一個碗或者花瓶。你會怎麼辦?

很多父母“病”了,卻要孩子“吃藥”

有一天,小小魚不小心把客廳的花瓶打碎了。當時我感覺到他被嚇到了。小心地看著我,帶著幾絲驚慌。我平靜地去拿來掃把,然後把碎玻璃清理掉。告訴他下次要注意,避免再次打碎。

就算我這樣說了,他還是很緊張。其實,犯了錯誤的時候,孩子本身已經意識到了。高度緊張的情況下,你給他來一頓狂轟濫炸,不給他造成心理陰影才怪。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修行應該就是脾氣的管理。當你面對犯錯的孩子,真的能心平氣和下來地分析問題。堅定而平和地引導孩子解決問題。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你而言,都是好事。

第二種是撒謊,失信於孩子。很多父母會說,“我跟孩子撒謊,也是沒辦法,是因為我愛他,不想看到他難過才撒謊的。”

這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就如同很多次,你打著愛的旗幟,干涉孩子、控制孩子那樣。所以,請珍惜孩子對你的信任。

最初的時候,父母給予孩子承諾,就一定要想方設法實現自己的承諾。小小魚會經常說:“是爸爸答應的!”有時可能是一週前答應陪他看哪部電影,我自己忙得忘記了。

當媽媽說時間有點晚了,今天不能看,早點睡。他說是爸爸答應的。那我就得承擔這個責任。“真是抱歉呢!都是爸爸的錯,沒有記住時間。既然爸爸答應了,那就看吧!”

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我自己忘記了時間,我得道歉。同時要遵守承諾,但也要解決當下的問題。“但是媽媽也說的不錯,時間太晚,不夠了。那我們就先看,看30分鐘就睡著,明天繼續看完,好不好?”

這時孩子會同意。因為你為他爭取了,也為他考慮了。

很多父母“病”了,卻要孩子“吃藥”

假如父母一直失約,哪怕理由充分,失約卻是事實。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不再信任你。嚴重的情況是他們會變得不相信其他人。比如不信任老師、朋友。那他的人際關係會變得很糟糕。對父母的失信,會導致孩子人生的悲劇。

第三種是固執,好面子。這一類父母數不勝數。為了自己的面子,而不顧孩子小小的自尊。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不管在什麼場合,有些父母也是大呼小叫,一定要逼孩子認錯,甚至還大打出手。

或者因為孩子的一個童心舉動而讓自己覺得丟臉就馬上嚴厲喝止。原因是化解自己的尷尬,或者不讓自己丟臉。

4

孩子真的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父母的人生,也照出了一個家庭。

惠特曼寫道: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我們成為了孩子的一部分。哪怕我們不在孩子身邊,或者將來我們不在了。也會有一些東西印刻在了孩子內心深處。

我們是要感謝孩子的。沒有什麼比生兒育女更讓人的世界觀為之迅速改變的。也沒有什麼比陪伴一個孩子成長,更能讓自己成長得更快的。

小說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靈魂。”多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你可以找回真我。而那些病症,也會慢慢消失,甚至痊癒。

寶貝吖讓新手家長享受育兒時光

和孩子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