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奇案:軍閥漢奸張敬堯命喪六國飯店

民國奇案:軍閥漢奸張敬堯命喪六國飯店

張敬堯

“1933年5月7日凌晨,張敬堯像往常一樣早早起身。正當他洗臉時,白世維出現在洗臉間的門口。張敬堯發覺動靜,猛扭轉頭,白世維看清了此人即張敬堯,飛速地抬手連開三槍,子彈準確地射進了張的腦袋,張立即倒地斃命。”這段文字是記錄張敬堯遇刺場景最為普遍的說法。然而,筆者查閱當年《中華畫報》《天津商報畫刊》和《世界日報》的相關記載,卻與之不盡相同。讀了這三種報刊的文字,讀者或許對此案會有一些新的認識。

民國奇案:軍閥漢奸張敬堯命喪六國飯店

1933年5月24日《中華畫報》中《張敬堯被刺活劇》一文

張敬堯,字勳臣,安徽省霍邱縣人。1896年投身行伍,後入北洋新軍隨營學堂。1906年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後在北洋軍中任職。歷任陸軍第六師十一旅二十二團團長、北洋軍官第三混成旅旅長、江西南昌鎮守使、陸軍第七師師長、護國軍第二路軍司令等。1917年任蘇皖魯豫四省交界剿匪督辦,旋調任察哈爾都統。1918年至1920年任湖南省督軍,因貪婪成性,遭到當地軍閥、土豪的反對被迫辭職。1932年與板垣徵四郎勾結,參加偽滿州國,擬任偽平津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密謀在天津實施暴動,以策應關東軍進佔平津,但因事情敗露而隱姓埋名潛入北平。

民國奇案:軍閥漢奸張敬堯命喪六國飯店

1935年5月11日《天津商報畫刊》中的《死矣張敬堯》一文

5月11日《天津商報畫刊》發表的署名“KK”《死矣張敬堯》一文,認為刺殺者為抗日鋤奸團,併為之拍手稱快:

北平六國飯店兇殺案,已證明死者為漢奸張敬堯。此真最痛快之事!張敬堯之秘密賣國行動,外間均不甚注意,報紙亦從未見隻字登載。而鋤奸團竟能洞燭其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斬草除根,實不在抗日諸將士之下。張敬堯住在六國飯店時,曾化名為常世古(與“世谷”有出入)。張、常二字的英文拼法為同音,“敬堯”與“思古”的詞義亦相近,此種化名恰如小說中隱射之姓名,殊為可笑。張敬堯已被日寇收買,委任為平津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既然稱第二,則必有第一集團軍司令,或許還會有第三集團軍司令,深望抗日鋤奸團再接再厲,一一手刃之,以作一網打盡之計。這樣,則所謂華北偽國之詭謀,斷乎不能實現。豈不更大快人心哉!

民國奇案:軍閥漢奸張敬堯命喪六國飯店

1933年5月13日《天津商報畫刊》中《漢奸雜話》一文

5月13日《天津商報畫刊》署名“嫉惡”的《漢奸雜話》一文,披露了張敬堯死後入殮的細節。

張敬堯包藏禍心,圖謀不軌,受了日本的賄賂,被任為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這種漢奸真是罪該萬死。幸虧鋤奸團一槍結果了他的狗命,否則華北偽國難保不會成功,溥儀也難保不再到關內來做傀儡,影響於中國的前途,實在太大了。張敬堯死後入殮,穿著前清的朝服補褂,戴著大紅頂子。

5月24日《中華畫報》中的《張敬堯被刺活劇》一文,則更為詳盡地記錄了刺殺原因、過程、喪命和身後事,與《世界日報》所載大體吻合。

前鄂贛督軍張敬堯潛在華北,圖謀不軌,於1933年5月7日在北平六國飯店被愛國團體刺殺,翌晚斃命。平津各報言之詳矣,茲再補記其所未及者,以為此案尾聲。

民國奇案:軍閥漢奸張敬堯命喪六國飯店

六國飯店內部

張敬堯被刺前,原居天津租界,後因被人偵知有異動,且連接恐嚇警告函數封,乃潛往北平,化名常世谷。張敬堯抵達北平後活動甚力,他的主要任務是以“創一新局面”為口號,“以巨金賄買某失意派之政客,及曾在華北得勢之某系之爪牙擁戴其首腦英雄”。故張敬堯到達北平後未及數日,活動費已出手700萬之巨,遂成鋤奸團刺殺目標。

張敬堯被刺斃命之致命傷系在腰部,子彈穿透了胃臟,造成大出血。中彈三小時後,他的下身即已失去知覺。及至不治身死後,他的雙目仍微睜。入殮時,其家屬以死人目張不祥,乃由其妻妾用手按下其眼皮,但終未合縫。

安葬了張敬堯後,張寄霞覆在報端登載啟事,代已死之張敬堯聲辯,力求挽洗其漢奸之惡名,並呈請當局依法懲兇。其文曰:“竊先父敬堯,年來息影津門,潛心佛學,與人無忤,與世無爭。因於上月在連接恐嚇信兩封,先父為息事寧人起見,經家人等勸,至北平暫住。至於更易姓名,亦完全為避人耳目之故。不意於本月七日仍遭人暗殺於六國飯店內,全家老幼痛不欲生。荷蒙鈞座秦鏡高懸,恩賜辦理喪事,深仁厚德,感激靡涯伏懇。鈞恩飭令緝兇歸案,以塞悠悠之口。是則死者感恩,生者戴德,銜環結草,永矢弗忘。”

民國奇案:軍閥漢奸張敬堯命喪六國飯店

蔣介石與戴笠

有史料記載,刺殺張敬堯的行動是由時任國民黨復興社特務處處長戴笠策劃,特務處副處長兼華北特區區長鄭介民、華北特區北平站特務王天木具體實施,開槍者為北平站行動員白世維。國民黨方面當時不能公佈真相,遂對外放風說是抗日鋤奸團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