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漢奸化名入住旅館,鋤奸隊一看笑了,就是這傢伙

中國近代史,是中華民族英勇不屈的抗爭史,湧現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但在這正面的歷史人物之外,也有一部分令人厭惡的民族敗類,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選擇了賣國求榮的可恥行徑,其中北洋軍閥張敬堯就是其中一位。

一漢奸化名入住旅館,鋤奸隊一看笑了,就是這傢伙

張敬堯出生於1881年,家境貧困,為了謀生路,年僅十六歲的他就加入了行伍,在北洋隨軍學堂中學習,後又在保定軍校深造,有了資歷和軍事素養,張敬堯也一路高升,當過北洋軍閥下面的軍長、司令等職務,曾先後跟著吳佩孚、張宗昌、張作霖混日子。後來革命軍北伐,北洋軍閥土崩瓦解,沒有自己部隊的張敬堯,無疑成為了一個光桿司令,這讓平日作威作福慣了的張敬堯受不了,一直想尋找一個新主子、新靠山。

很快張敬堯的機會來了,關東軍參謀板垣徵四郎這時找到了張敬堯,以高官厚祿為誘餌,讓張敬堯出任偽職,利用自身的影響力為日軍侵華張目。張敬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為了表示忠心,決定在當時的北平搞出一點動靜,算是給日本人“納投名狀”了。

一漢奸化名入住旅館,鋤奸隊一看笑了,就是這傢伙

不過張敬堯的賣國行為很快被軍統得知,當他潛入北平時,軍統下令刺殺張敬堯。但茫茫人海的北平,如何尋找到張敬堯的身影呢?負責本次刺殺任務的鄭介民等人,就開始在北平大小飯店、旅館查找他的蹤跡。

當鄭介民巡查到東交民巷六國旅館時,發現登記的客人裡面有一個名叫常思古的人。鄭介民憑著職業敏感,不用心中一動。原來“常”字和“張”字的發音很相像,張敬堯名字裡的“敬堯”,是追思上古時期的堯帝,“思古”表達的也是同樣的意思,所以此人的真身很可能就是張敬堯。

一漢奸化名入住旅館,鋤奸隊一看笑了,就是這傢伙

看到狡猾的狐狸露出了尾巴,鄭介民不動聲色,深恐打草驚蛇,他帶著助手也住到了樓上,尋機查探張敬堯的蹤影。事有湊巧,這天早上,張敬堯打開了窗戶洗臉,被鄭介民一眼發現,他當機立斷,帶人衝進房間,一槍結果了張敬堯的性命。

一漢奸化名入住旅館,鋤奸隊一看笑了,就是這傢伙

張敬堯被刺殺後,也極大地震懾了其他很多動搖分子,那些想要投靠日軍的大漢奸們,想要賣國求榮時,就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