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河南歸來不喝酒

有意思:河南歸來不喝酒

河南人善飲,這是眾所周知的。再怎麼說,河南是酒祖杜康的故鄉。但真正來過河南人的朋友,他們會發現,河南人喝得不是酒,而是講究。

在河南,涼菜一上齊,喝酒就開始了。首先是主人領著先喝三杯,這叫“酒過三巡”,也叫“入席酒”,一般來說,這三杯酒是必喝的,喝夠三杯酒,酒席上的熱鬧勁才慢慢起來。三巡過後,就開始了敬酒。一般的是晚輩敬長輩,下級敬上級,主人敬客人。

敬酒又叫過圈,一般是主人方依照坐席順序先敬客人方,客人方最後再回敬主人方。敬酒者總能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明此杯酒你必須喝,不可推辭。

飲完第一杯酒,敬酒人接著會說“好事成雙”,再次給被敬者斟酒。飲盡第二杯酒後,敬酒人一般會讓被敬者再飲一杯。若被拒,則會提議自己陪對方喝完第三杯酒。

若酒壺中的酒恰巧斟完,則稱為“酒福”,這杯不算,要重新斟的。然後是第二位敬酒者給座中人斟酒,直至所用的人彼此都給對方斟過酒後,敬酒階段方告結束。在敬酒過程中,其他人可邊閒聊,邊品嚐菜餚。

在河南,“魚頭酒”往往是一次酒宴的高潮。一般的情況是,在人們喝到酒酣之時,作為壓桌大菜的紅燒鯉魚會被服務人員恰如其時地獻了上來了。

訓練有素的服務人員把盛有紅燒鯉魚的盤子放在桌面上,轉動桌面使魚頭恰好對準席中最尊者。若桌面不能轉動,則將盛有魚的盤子直接放在最尊者的面前,魚頭對準最尊者。此時,誰也不準再轉動桌面,正在進行敬酒或行酒令的也須暫停。

主人一般會按照“頭三尾四”喝魚頭酒的規矩,先讓魚頭對著的客人喝三杯酒,魚尾對著的則陪客人喝四杯酒。由於魚尾是分叉的,有時會對著兩個人,這時喝魚尾酒的將會是兩個人。有時陪客人喝魚頭酒的是坐在客人左右兩側的人,其勸酒詞往往是“魚眼放光,左右喝光”之類。魚頭、魚尾酒喝完,有時還會講“腹五背六”,即對著魚腹的要喝五杯酒,對著魚背的要喝六杯酒。

河南人之所以如此重視喝魚頭酒,與當地的鯉魚文化不無關係。鯉魚是河南的特產,肉質鮮美。在民間,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廣為流傳,在人們的心目中,鯉魚就是龍的化身。在婚慶喜宴等正式宴席上,壓桌菜往往缺少不了紅燒整條大鯉魚。喝魚頭酒,寓有對鯉魚格外看重的含義。在喝魚頭酒的過程中,又體現出對客人、尊者、長者的敬重。

有意思:河南歸來不喝酒

前幾天,幾個東北的朋友來找我玩。我和我的朋友們以為東北人能喝啊,就提前上了戰術,輪流上!這幾個東北哥們第一次來,感覺挺激動的,喝到最後反客為主,頻繁主動敬酒。直到把一個東北朋友給喝倒了。最後不得不直接給抬回賓館去了。

其實很多地方都有喝酒的規矩,所謂入鄉就要隨俗,但是你真隨俗那就意味著你得讓人抬回去。因為大部分喝酒的規矩都是為了勸酒設置的。

記得第一次去山東青島,哪裡被成為啤酒王國,所以必然要喝一些啤酒。山東的朋友通常會說這樣一句話:“啤酒刷牙,白酒漱口。”大碗扣小婉的喝法,我還是第一次感受,大碗裝啤酒,小碗裝白酒,喝一口白酒,必然要喝一口啤酒,所謂的是拿啤酒“送送”。這很考驗酒量,畢竟摻著喝最容易醉。

還有一次隨姑父去內蒙古旅遊,他的內蒙同學招待我們。內蒙喝酒有個規矩,先介紹一下今天桌上的幾個朋友,然後大家先喝一圈。喝完之後兩兩配對,你能說出對方的名字,對方喝一個,你說不上來就說明你的情誼不夠,得自己喝一個。等姑父的同學一介紹完,我傻眼了。他們分別叫噶拉倉巴拉丹扎木蘇日丹、烏勒吉德勒格列日圖愣巴猜……

有意思:河南歸來不喝酒

有一次,一哥們不知是心情太好還是太不好,從剛開場就開始猛灌,和誰都一口見底。結果菜還沒上齊就不行了,悶聲不響趴在桌子上,和死狗一樣。大家也沒管他,繼續吃吃喝喝。一會兒上了一盤大龍蝦,在九雙眼睛的注視下,擺到了這哥們的面前。這時,他突然醒了,猛地一抬頭,大家都笑道:“敢情你等著吃蝦呢!”

喝酒,要的是一種境界。高手追求的是不醉為最高。其實,我感覺喝醉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人活著偶爾還是要醉一醉的。

其實也有不想喝的男人,但是上了酒桌一般就由不得自己了。

如果你說:“我感冒了,不能喝酒。”別人會說:“感冒更要喝點白酒消消炎。”

如果你說:“我實在是不會喝酒。”人家會說:“那就喝點啤酒吧。”

如果你說:“我中午喝高了。”那更加會引起公憤:“就你有酒喝,我們大家都沒酒喝。顯擺啥個呢?”

最後就是不管你想不想喝,只要坐上了酒桌,就不能考慮別的事情。大家都舉起杯來,你不喝你就是煞風景,不喝就是不給人家面子。

何況這時有人正起鬨:“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夠;感情薄,喝不著;感情鐵,喝出血”。話說到這份上,哪怕是一杯劇毒的農藥,你也得把它吞下去。所以,最後往往是“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又喝了,不醉不醉又醉了”。

不說了,喝酒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