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我國特有的節日,為什麼不按陰曆而按陽曆算呢?

手機用戶50274725056

題主的意思是說為什麼清明節總是公曆的4月4日或4月5日或4月6日,而農曆的日期總是不確定。這個現象不僅僅是清明節獨有,24節氣都有這個現象,也就是說農曆的記日雖然與公曆不同,但通過24節氣,又能夠把兩個曆法完美的融合起來。

公曆的標準名稱為格里高利曆,是現行國際通用曆法,也就是常說的陽曆,陽曆是太陽曆的簡稱。太陽曆與地球公轉有關,與月球公轉無關。地球公轉週期為365.2422日,所以陽曆每年365日的歷法近似地球公轉週期,但還是有誤差,所以設置了400年中置97個閏年,每個閏年的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即使這樣,公曆經過3333年還是有一天的誤差。

農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也有稱陰曆的,它與月球公轉有關,月球公轉週期為29.530588天,所以農曆大月為30天,小月為29天。地月相互作用產生潮汐現象,對地球物候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農曆的作用至今仍被推崇。

但是,中國曆法的12個月又與地球公轉週期有關,所以產生了農曆每年的基準天數為353天、354天或355天,這與地球公轉週期差了10天以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農曆也採用了置閏月的方法。

農曆多久置一個閏月呢?就是在兩個冬至之間,如僅有12個月則不置閏,若有13個月即置閏。置閏的月從“冬至”開始,當出現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這個月就是閏月。冬至也是24節氣之一,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而這又與地球公轉週期聯繫上了,且是一個比較固定的時間,所以一般在公曆12月21日、22日或23日。


雲行雨見聞

這個問題問的不對。

說明你不懂陰曆,陽曆,農曆,公曆的區別。

陰曆是月亮歷,由於月亮的陰晴圓缺很容易觀察,一般最早的文明都是月亮歷。

陽曆是太陽曆。根據太陽的南北來回引起氣候變化制定的歷法。一般農耕民族和航海民族較多采用。

農曆是陰陽曆。在中國經歷了很多次變化。從最早的陰曆,後來是陰曆為主陽曆為輔,再後來是陽曆為主陰曆為輔。

公曆是公元歷。是基督教徒人為確定的歷法,但架構是陽曆。

由於農曆和公曆的核心架構都是陽曆,中國人和羅馬人都是北半球看到的同一個太陽,所以記錄日子都差不多。

事實上,清明不一定是公曆4月5號,456都有可能。只是大家為了方便,默認而已。包括冬至夏至這些太陽節氣都是如此。


兔子兔子耳朵長

清明節既不是按陰曆,也不是按陽曆來計算的,作為我國傳統節日,準確點來說它是按農曆來計算的,而農曆實際上是我國古代一種陰陽合曆的算法。

陰曆的含義:陰曆是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一月來制定的。

陽曆的含義:陽曆又稱為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制定的。現在世界通行的公曆也是一種陽曆,但是並不等同於我國古代所實行的陽曆,公曆只是作為世界上眾多陽曆的一種標準而已。

農曆的含義:農曆是我國的傳統曆法,它並不等同於陰曆,而是一種陰曆和陽曆所結合的歷法。清明節作為24節氣之一,它是根據陰陽合曆制定的,也就是屬於農曆的範疇內。

清明原本是24節氣之一,後來演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它的起源跟介子推的傳說有關。

相傳在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難在外,來到了一處沒有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大家都找不到吃的,其中一個臣子介子推,就偷偷的在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了湯得公子重耳喝了。公子重耳知道真相之後,感動的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公子重耳當上了晉國的國君,也就是晉文公。晉文公論功行賞當年陪他逃難的臣子們,但是卻忘了介子推的割肉之情。很多人都為介子推感到憤憤不平,勸他親自去找晉文公討賞,但是他卻拒絕了,淡泊名利的介子推選擇到綿山隱居。

這個事情被晉文公聽說後,他羞愧萬分,親自去找介子推,但奈何介子推隱居在綿山。由於綿山太大,很難找到介子推,便有人提出從三面放火燒綿山,然後把介子推逼出來。大火過後並沒有看到介子推出來,只找到了介子推和他老母親的屍體。

晉文公看到此情此景非常的難過,他在介子推的屍體旁邊樹洞裡面發現了一封血書,上面寫有“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1935年中華民國規定4月5日為清明節,這個是按照公曆算法制定的。新中國成立之後,在2007年《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規定農曆清明當天放假一天,後來在2009年改為放假三天。

所以說現在清明節是按照農曆算法制定的,放假也是根據農曆清明當天推算放假時間前後的,並不是按照單純的陰曆或許陽曆制定的,更不是按照現在世界通行的公曆算的。


小凌說史

清明節從來沒有按陽曆推算過,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先人按照太陽運行規律制定的獨立系統,它有著相對固定的週期,而陰曆是按照月亮的運行規律制定的歷法,他和按照陽曆制定的二十四節氣在日期上並不能一一對應,即便是在古代沒有引進公曆的時候,二十四節氣和陰曆也是不能對應具體日期的。

因為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的運行規律制定,正好和公曆使用了同樣的規律,所以反倒是和公曆的日期產生對應的關係,公曆每年十二個月,基本上每個月趕上兩個節氣,而且基本上是相對固定的,即便是有偏差也是在三兩天之內,這是一種同規律下產生的必然結果,古人在指定二十四節氣的時候並沒有參照現在的公曆。

如果你有機會找算命先生問問,他們都是用陰曆的,但是他們可以僅憑陰曆就可以推導出二十四節氣對應陰曆的日子,雖然每年都不一樣,但是這中間也有規律可循。中古古人的二十四節氣併為參照陰曆,也未參照公曆,而是按照太陽運行規律制定的獨立系統,與公曆出現日期上的對應關係可以看作是巧合,也可以理解為同一參照系下產生的必然結果。清明節趕在四月的那一天也不是固定的,會有兩到三天的誤差。


山野論史


清明節最初不是節日,而是節氣。只是因為傳統在這個節氣祭祀掃墓,百姓特別重視,才成為了節日。類似的還有夏至和冬至。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如果留意觀察日曆,基本上都能準確對應公元歷(陽曆這種說法不準確,一會兒說明),但以殷歷(陰曆的說法也不準確,一會兒說明)計卻相差很大。

歷史中外,曆法基本上只有兩種——以月相為週期的叫陰曆,以迴歸年為週期的叫陽曆(以夜空恆星運行為週期的也算)。很多人會誤解,以為陰曆是以月亮運行為週期,而事實上,陰曆是以月相為週期。這二者之間相差一天多。

而殷歷,既不是陰曆,也不是陽曆,而是陰陽曆(以月相為基礎,以迴歸年作修正)。夏曆為陽曆,能夠精確計算每年天數,誤差很小,且不累加。但殷商之後改用殷歷。陰曆以一次月相輪迴為一月,大約29天多一些,一年分十二個月。因此單純以月相計算曆法,誤差非常大。所以殷歷採取閏月的技術手段來彌合誤差。而閏月,事實上是迴歸年為基礎的——因為如果不精確計算出一個迴歸年的具體天數就無法安排閏月。民間俗語“三年兩不閏,三年兩頭潤”,不是特別準確。一般來講,十九年九閏。理論上,平年可以相連,但閏年不可能相連。

具體到閏哪一個月也是有講究的。“節氣”者,分為“節”和“氣”。以“立春”為1依次排序到24“大寒”,單數是“節”、雙數是“氣”。每一個“節氣”相當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15°,因為地球的公轉軌道不是正圓(中國古人並不知曉地球繞太陽運轉,但通過觀察,古人畫了一個虛擬的圓,即“黃道”。完美貼合了近現代以來觀察所得地球公轉軌道面。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所以兩個節氣之間相隔的天數未必一樣,但基本在15天,只多不少。而殷歷一個月要麼29天,要麼30天,因此殷歷一個月就未必能容得下兩個“節氣”。這就是閏月了——如果哪一個月沒有“氣”,就閏那個月(只看“氣”,不看“節”)。


回到題主的問題,節氣本來就是以陽曆——即迴歸年曆法計算得來的產物,所以套到現行“公元歷”上,當然就會比較精確。但是,陽曆並非西方特有。相反,世界上可考的最早的陽曆就是中國的夏曆。而殷歷上計算節氣,也並非參考了陽曆,而是殷曆本來就是陰陽曆,完全可以計算出節氣具體在哪一天。

最後總結一下,殷歷對比公元歷,在節氣、精確度上並不弱,日曆雙顯示,僅僅是互相對應而已。


止0X

“24節氣現代化”是個有趣的天文學問題。

(作者@松鼠老孫,天體物理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清明節、24節氣,既是中國特色節日,也是在普遍規律(一年四季,陰陽曆)之下的共同基礎上產生的,難免有各種巧合,巧合背後是一致性。

  • 關於寒食/清明節日期的說法,體現了中國傳統曆法的特點。

例如唐代王泠然《寒食篇》:“天運四時成一年,八節相迎儘可憐。秋貴重陽冬貴臘,不如寒食在春前。禁火初從太原起,風俗流傳幾千祀。算取去年冬至時,一百五日今朝是。”寒食節規定為從冬至算起的第105天。

24節氣屬於陽曆,總長度即太陽迴歸年,也就是太陽運動週期(地球公轉週期)。制定曆法,比如要知道日月如何運行。而且夏曆把冬至放在11月,然後設置其他月份和閏月。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夏曆是陰陽合曆。這是個相當複雜的計算。

關於清明節,有的說是寒食第二天(冬至106天),有的說是第四天(冬至108天),這些說法其實都是古人的經驗,因為這個日期是並不固定的。我們在清朝以前計算24節氣的時候,是按照平均分成24份來計算的。冬至設置為在11月,然後按時間平均間隔設置小寒、大寒、立春以……此類推。但這樣設置其實有個嚴重問題,它計算出來的春秋分、夏至時刻和日期是不準確的,並不能很好符合天象。當然,這個誤差並不特別大,不會干擾到我們一般人的生活。所以夏曆一直是一種有效的歷法,當然也常常進行調整和修改,以與天象更好地吻合。畢竟老天爺最大是不是……

明末清初,湯若望等西方傳教士參與修改曆法的時候,順手就把節氣的計算改為按照也就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計算(黃經,黃道經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每過黃經15度為一個節氣。我們現在的科普書上都是這麼說的,這是根據西方天文學進行“現代化”的定義。

公曆是陽曆,24節氣也是陽曆,只是選擇的起點和使用規則略有不同。所以24節氣日期總是在某個公曆日期前後一兩天,也就不足為怪了。


松鼠老孫

陰曆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為一月;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有時也的確將農曆稱之為陰曆,不過實際上農曆並不是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週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參考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通過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及閏月以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適應。早在華夏始祖軒轅黃帝時期我國這一傳統曆法就已誕生,比西方曆法早2697年。事實上目前世界通用的公曆只是陽曆的一種——比如俄國的十月革命是俄歷十月,對應的其實是公曆十一月,世上最早的陽曆誕生於古埃及,不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曆卻誕生於古羅馬,更確切地說是起源於基督教文明。

事實上不只是清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都是根據二十四節氣推算而來,並不一定對應於某個固定的陽曆或陰曆日期。清明原本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來和端午、中秋一樣被賦予了文化紀念意義,從而成為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正如端午節由節氣被賦予人文歷史意義是為了紀念屈原一樣,清明節被賦予的文化紀念意義也是為了紀念一個特定的歷史人物——這個人名叫介子推。

春秋時代晉國內亂,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國外,介子推是跟隨他一同流亡的人之一。在他們生活最為困窘之時介子推曾割下自己的肉給公子重耳充飢。後來公子重耳回國繼位,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晉文公論功行賞當年陪他逃難的臣子們,介子推沒有像其他大臣那樣主動請賞。他說:晉文公返國實為天意,認為忠君的行為發乎自然,沒必要得到獎賞,並以接受獎賞為恥辱,狐偃等“以為己力”,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客觀地說狐偃對晉文公得以回國繼位是立有大功的,介子推無視狐偃等人的夾輔之力是錯誤的,但其中絲毫沒有對晉文公的怨恨,沒有對功名利祿的豔羨。有的卻是對狐偃、壺叔等追逐榮華富貴的鄙夷。有些並未跟隨晉文公逃亡的人為了貪小便宜通過說些難聽的話也來請賞,介子推因此很氣憤,進而隱居綿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祿的隱士。

介子推不肯受賞,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於中野。”鄰居解張為子推不平,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後,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出來。後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現了母子的屍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在介子推的屍體前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後人把介子推身亡這天定為清明節以示紀念——由於介子推是被火燒死的,所以古人在這天不生火,只吃生冷食物,因此又名寒食節。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清明節為啥不按陰曆而按陽曆算?提到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概念,清明節最初並不是一個節日,而只是節氣。我們都知道按照傳統農曆,我們智慧的先人根據農時創造出了二十四節氣:“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關於每個節氣的種種故事可以關注我們的 “三聯節氣” )其中的“清”字指的就是我們現在的清明節。另外在題主的問題中還有一對概念要明確,即“陰曆”和“陽曆”。其實在天文學意義上以及最初的概念上陰曆指的是:按月亮的月相週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週(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週)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所以根據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理解為啥中秋節,元宵節要按照“八月十五”,“正月十五”來計算啦,因為都是地球正好處於在太陽和月亮中間這天,即“望日”嘛。而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萬物生長最重要的也正是陽光,所以節氣依“陽曆”而定。而題主問題中涉及的,應該是想指農曆和公曆,根據上面對於陰陽曆的解釋,大家一定可以明白,我們現在應用的農曆其實是“陰陽曆”,而當今公曆的記年是陽曆,所以清明這個節氣可以和公曆完美對接,於是就定在了每年的4月5日,清明節就這樣誕生了。


三聯中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糾正一個概念,中國的傳統曆法,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農曆,不是陰曆,而是陰陽曆。

時間上的歷法無外乎三種,一種是陽曆,又叫太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週期為計算基礎的,確定一年365天。地球繞太陽一圈為一年,一年機械的分為12個月,每個月30天或者31天(二月一般只有28天或者是29天)。據說當時羅馬皇帝凱撒修改曆法時,規定一年12個月,1、3、5、7、10、12為大月,每月31天,其他月為小月,每月30天。但是地球繞太陽不是完整的365天,會多那麼一點,所以這個曆法就不是很準確。再說,西方每年2月會處罰死刑犯,大家都希望這個月過快一點,就少了一天。後來有個皇帝叫奧古斯特,他是八月出生,覺得凱撒生日是7月,是個大月,怎麼自己的八月成了小月,他於是又從2月拿走一天,這樣8月也變成31天,而2月就變成28天或者29天。這個也說明這種陽曆的制定是很隨意的。我國從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採用公曆,但紀年使用中華民國紀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民國多少多少年。1949年後,我們採用公曆紀年,也就是現在大家所說的陽曆新年,這和國際上的國家一致。

第二種是陰曆,又叫月亮歷。是按照月亮繞地球公轉週期計算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種算法是伊斯蘭教國家創立的,是按照穆罕默德從麥加遷到麥地那一天為元年(公元622年),因此又叫回歷。這樣算下來,一年只有354天,比陽曆少了11天。這也就是為什麼回曆的今年應該是13xx年,但是他們都到了14xx年,因為比別的少,過得快。

第三種就是陰陽曆,就是調和了太陽、地球和月亮的運轉週期的歷法,這也就是我們的祖先偉大之處,陰陽曆就是我們所說的農曆。這個曆法主要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我們把月亮繞地球一圈為一月,把地球繞太陽一圈為一年,我們一年也是354天,但是又要照顧地球公轉,我們就增加閏月的辦法來彌補,19年增加7個閏年,平均每兩年多一點就要插一個閏年,所以大家平時就會說“三年兩頭閏,三年兩不閏”的情況。閏年就有13個月,閏3月就有兩個3月。

咱們再來說節氣。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天文學家和民眾根據氣候和農業生產總結出來的規律,這個最早源於戰國時期,到了什麼節氣,說明太陽移到什麼位置,而這個時候應該安排農作物的種植。一般清明節就是公曆的4月5日前後,《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農業諺語說,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所以,清明最早就是一個節氣而已。

清明後來為何又變成祭祀祖先,上墳掃墓的節日。過去,帝王都有春秋二祭之禮,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陽。後來重陽節掃墓祭祖慢慢消失,現在香港還保留重陽佳節登高拜祖掃墓的習俗。而清明的祭掃就非常普遍了。


長安那片月



到了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規定清明節時間 為公曆4月4或5或6日 。

綜上,清明節是在近代才改為按陽曆的。雖然改為了陽曆,但是按照陰曆推算也是在這幾天範圍之內,沒有大的變動,只是做了統一。

為什麼清明節又稱寒食節呢?這裡面還有一段傳說故事呢

據說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走到了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眼看就要撐不住了,隨從外出找吃的,但都空手而歸,戰亂時期,老百姓自己都沒吃的,哪有糧食給別人吃呢。



正在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隨行的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感激的流下了眼淚。

時間過了十九年後,重耳返回晉國做了國君,他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

晉文公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介子推向君王討賞,但他不屑這樣做人。他打好行裝,回到家帶著老母親悄悄的躲到綿山隱居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晉文公帶著人馬來到了綿山,然而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要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出來。

於是晉文公依言而行,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不止。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這就是最早清明節的來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