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我国特有的节日,为什么不按阴历而按阳历算呢?

手机用户50274725056

题主的意思是说为什么清明节总是公历的4月4日或4月5日或4月6日,而农历的日期总是不确定。这个现象不仅仅是清明节独有,24节气都有这个现象,也就是说农历的记日虽然与公历不同,但通过24节气,又能够把两个历法完美的融合起来。

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是现行国际通用历法,也就是常说的阳历,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太阳历与地球公转有关,与月球公转无关。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2日,所以阳历每年365日的历法近似地球公转周期,但还是有误差,所以设置了400年中置97个闰年,每个闰年的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即使这样,公历经过3333年还是有一天的误差。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也有称阴历的,它与月球公转有关,月球公转周期为29.530588天,所以农历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地月相互作用产生潮汐现象,对地球物候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农历的作用至今仍被推崇。

但是,中国历法的12个月又与地球公转周期有关,所以产生了农历每年的基准天数为353天、354天或355天,这与地球公转周期差了10天以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历也采用了置闰月的方法。

农历多久置一个闰月呢?就是在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冬至也是24节气之一,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而这又与地球公转周期联系上了,且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时间,所以一般在公历12月21日、22日或23日。


云行雨见闻

这个问题问的不对。

说明你不懂阴历,阳历,农历,公历的区别。

阴历是月亮历,由于月亮的阴晴圆缺很容易观察,一般最早的文明都是月亮历。

阳历是太阳历。根据太阳的南北来回引起气候变化制定的历法。一般农耕民族和航海民族较多采用。

农历是阴阳历。在中国经历了很多次变化。从最早的阴历,后来是阴历为主阳历为辅,再后来是阳历为主阴历为辅。

公历是公元历。是基督教徒人为确定的历法,但架构是阳历。

由于农历和公历的核心架构都是阳历,中国人和罗马人都是北半球看到的同一个太阳,所以记录日子都差不多。

事实上,清明不一定是公历4月5号,456都有可能。只是大家为了方便,默认而已。包括冬至夏至这些太阳节气都是如此。


兔子兔子耳朵长

清明节既不是按阴历,也不是按阳历来计算的,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准确点来说它是按农历来计算的,而农历实际上是我国古代一种阴阳合历的算法。

阴历的含义:阴历是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来制定的。

阳历的含义:阳历又称为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制定的。现在世界通行的公历也是一种阳历,但是并不等同于我国古代所实行的阳历,公历只是作为世界上众多阳历的一种标准而已。

农历的含义: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它并不等同于阴历,而是一种阴历和阳历所结合的历法。清明节作为24节气之一,它是根据阴阳合历制定的,也就是属于农历的范畴内。

清明原本是24节气之一,后来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它的起源跟介子推的传说有关。

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难在外,来到了一处没有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大家都找不到吃的,其中一个臣子介子推,就偷偷的在自己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了汤得公子重耳喝了。公子重耳知道真相之后,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公子重耳当上了晋国的国君,也就是晋文公。晋文公论功行赏当年陪他逃难的臣子们,但是却忘了介子推的割肉之情。很多人都为介子推感到愤愤不平,劝他亲自去找晋文公讨赏,但是他却拒绝了,淡泊名利的介子推选择到绵山隐居。

这个事情被晋文公听说后,他羞愧万分,亲自去找介子推,但奈何介子推隐居在绵山。由于绵山太大,很难找到介子推,便有人提出从三面放火烧绵山,然后把介子推逼出来。大火过后并没有看到介子推出来,只找到了介子推和他老母亲的尸体。

晋文公看到此情此景非常的难过,他在介子推的尸体旁边树洞里面发现了一封血书,上面写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1935年中华民国规定4月5日为清明节,这个是按照公历算法制定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在2007年《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农历清明当天放假一天,后来在2009年改为放假三天。

所以说现在清明节是按照农历算法制定的,放假也是根据农历清明当天推算放假时间前后的,并不是按照单纯的阴历或许阳历制定的,更不是按照现在世界通行的公历算的。


小凌说史

清明节从来没有按阳历推算过,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人按照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独立系统,它有着相对固定的周期,而阴历是按照月亮的运行规律制定的历法,他和按照阳历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在日期上并不能一一对应,即便是在古代没有引进公历的时候,二十四节气和阴历也是不能对应具体日期的。

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制定,正好和公历使用了同样的规律,所以反倒是和公历的日期产生对应的关系,公历每年十二个月,基本上每个月赶上两个节气,而且基本上是相对固定的,即便是有偏差也是在三两天之内,这是一种同规律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古人在指定二十四节气的时候并没有参照现在的公历。

如果你有机会找算命先生问问,他们都是用阴历的,但是他们可以仅凭阴历就可以推导出二十四节气对应阴历的日子,虽然每年都不一样,但是这中间也有规律可循。中古古人的二十四节气并为参照阴历,也未参照公历,而是按照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独立系统,与公历出现日期上的对应关系可以看作是巧合,也可以理解为同一参照系下产生的必然结果。清明节赶在四月的那一天也不是固定的,会有两到三天的误差。


山野论史


清明节最初不是节日,而是节气。只是因为传统在这个节气祭祀扫墓,百姓特别重视,才成为了节日。类似的还有夏至和冬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如果留意观察日历,基本上都能准确对应公元历(阳历这种说法不准确,一会儿说明),但以殷历(阴历的说法也不准确,一会儿说明)计却相差很大。

历史中外,历法基本上只有两种——以月相为周期的叫阴历,以回归年为周期的叫阳历(以夜空恒星运行为周期的也算)。很多人会误解,以为阴历是以月亮运行为周期,而事实上,阴历是以月相为周期。这二者之间相差一天多。

而殷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阳历(以月相为基础,以回归年作修正)。夏历为阳历,能够精确计算每年天数,误差很小,且不累加。但殷商之后改用殷历。阴历以一次月相轮回为一月,大约29天多一些,一年分十二个月。因此单纯以月相计算历法,误差非常大。所以殷历采取闰月的技术手段来弥合误差。而闰月,事实上是回归年为基础的——因为如果不精确计算出一个回归年的具体天数就无法安排闰月。民间俗语“三年两不闰,三年两头润”,不是特别准确。一般来讲,十九年九闰。理论上,平年可以相连,但闰年不可能相连。

具体到闰哪一个月也是有讲究的。“节气”者,分为“节”和“气”。以“立春”为1依次排序到24“大寒”,单数是“节”、双数是“气”。每一个“节气”相当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15°,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不是正圆(中国古人并不知晓地球绕太阳运转,但通过观察,古人画了一个虚拟的圆,即“黄道”。完美贴合了近现代以来观察所得地球公转轨道面。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所以两个节气之间相隔的天数未必一样,但基本在15天,只多不少。而殷历一个月要么29天,要么30天,因此殷历一个月就未必能容得下两个“节气”。这就是闰月了——如果哪一个月没有“气”,就闰那个月(只看“气”,不看“节”)。


回到题主的问题,节气本来就是以阳历——即回归年历法计算得来的产物,所以套到现行“公元历”上,当然就会比较精确。但是,阳历并非西方特有。相反,世界上可考的最早的阳历就是中国的夏历。而殷历上计算节气,也并非参考了阳历,而是殷历本来就是阴阳历,完全可以计算出节气具体在哪一天。

最后总结一下,殷历对比公元历,在节气、精确度上并不弱,日历双显示,仅仅是互相对应而已。


止0X

“24节气现代化”是个有趣的天文学问题。

(作者@松鼠老孙,天体物理学博士,科学松鼠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清明节、24节气,既是中国特色节日,也是在普遍规律(一年四季,阴阳历)之下的共同基础上产生的,难免有各种巧合,巧合背后是一致性。

  • 关于寒食/清明节日期的说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历法的特点。

例如唐代王泠然《寒食篇》:“天运四时成一年,八节相迎尽可怜。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春前。禁火初从太原起,风俗流传几千祀。算取去年冬至时,一百五日今朝是。”寒食节规定为从冬至算起的第105天。

24节气属于阳历,总长度即太阳回归年,也就是太阳运动周期(地球公转周期)。制定历法,比如要知道日月如何运行。而且夏历把冬至放在11月,然后设置其他月份和闰月。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夏历是阴阳合历。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计算。

关于清明节,有的说是寒食第二天(冬至106天),有的说是第四天(冬至108天),这些说法其实都是古人的经验,因为这个日期是并不固定的。我们在清朝以前计算24节气的时候,是按照平均分成24份来计算的。冬至设置为在11月,然后按时间平均间隔设置小寒、大寒、立春以……此类推。但这样设置其实有个严重问题,它计算出来的春秋分、夏至时刻和日期是不准确的,并不能很好符合天象。当然,这个误差并不特别大,不会干扰到我们一般人的生活。所以夏历一直是一种有效的历法,当然也常常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与天象更好地吻合。毕竟老天爷最大是不是……

明末清初,汤若望等西方传教士参与修改历法的时候,顺手就把节气的计算改为按照也就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计算(黄经,黄道经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每过黄经15度为一个节气。我们现在的科普书上都是这么说的,这是根据西方天文学进行“现代化”的定义。

公历是阳历,24节气也是阳历,只是选择的起点和使用规则略有不同。所以24节气日期总是在某个公历日期前后一两天,也就不足为怪了。


松鼠老孙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有时也的确将农历称之为阴历,不过实际上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及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早在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时期我国这一传统历法就已诞生,比西方历法早2697年。事实上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历只是阳历的一种——比如俄国的十月革命是俄历十月,对应的其实是公历十一月,世上最早的阳历诞生于古埃及,不过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却诞生于古罗马,更确切地说是起源于基督教文明。

事实上不只是清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都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推算而来,并不一定对应于某个固定的阳历或阴历日期。清明原本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和端午、中秋一样被赋予了文化纪念意义,从而成为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正如端午节由节气被赋予人文历史意义是为了纪念屈原一样,清明节被赋予的文化纪念意义也是为了纪念一个特定的历史人物——这个人名叫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内乱,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国外,介子推是跟随他一同流亡的人之一。在他们生活最为困窘之时介子推曾割下自己的肉给公子重耳充饥。后来公子重耳回国继位,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论功行赏当年陪他逃难的臣子们,介子推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客观地说狐偃对晋文公得以回国继位是立有大功的,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听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在介子推的尸体前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后人把介子推身亡这天定为清明节以示纪念——由于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所以古人在这天不生火,只吃生冷食物,因此又名寒食节。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清明节为啥不按阴历而按阳历算?提到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清明节最初并不是一个节日,而只是节气。我们都知道按照传统农历,我们智慧的先人根据农时创造出了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关于每个节气的种种故事可以关注我们的 “三联节气” )其中的“清”字指的就是我们现在的清明节。另外在题主的问题中还有一对概念要明确,即“阴历”和“阳历”。其实在天文学意义上以及最初的概念上阴历指的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所以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啥中秋节,元宵节要按照“八月十五”,“正月十五”来计算啦,因为都是地球正好处于在太阳和月亮中间这天,即“望日”嘛。而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万物生长最重要的也正是阳光,所以节气依“阳历”而定。而题主问题中涉及的,应该是想指农历和公历,根据上面对于阴阳历的解释,大家一定可以明白,我们现在应用的农历其实是“阴阳历”,而当今公历的记年是阳历,所以清明这个节气可以和公历完美对接,于是就定在了每年的4月5日,清明节就这样诞生了。


三联中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纠正一个概念,中国的传统历法,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历。

时间上的历法无外乎三种,一种是阳历,又叫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基础的,确定一年365天。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一年机械的分为12个月,每个月30天或者31天(二月一般只有28天或者是29天)。据说当时罗马皇帝凯撒修改历法时,规定一年12个月,1、3、5、7、10、12为大月,每月31天,其他月为小月,每月30天。但是地球绕太阳不是完整的365天,会多那么一点,所以这个历法就不是很准确。再说,西方每年2月会处罚死刑犯,大家都希望这个月过快一点,就少了一天。后来有个皇帝叫奥古斯特,他是八月出生,觉得凯撒生日是7月,是个大月,怎么自己的八月成了小月,他于是又从2月拿走一天,这样8月也变成31天,而2月就变成28天或者29天。这个也说明这种阳历的制定是很随意的。我国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采用公历,但纪年使用中华民国纪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民国多少多少年。1949年后,我们采用公历纪年,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阳历新年,这和国际上的国家一致。

第二种是阴历,又叫月亮历。是按照月亮绕地球公转周期计算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种算法是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的,是按照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一天为元年(公元622年),因此又叫回历。这样算下来,一年只有354天,比阳历少了11天。这也就是为什么回历的今年应该是13xx年,但是他们都到了14xx年,因为比别的少,过得快。

第三种就是阴阳历,就是调和了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这也就是我们的祖先伟大之处,阴阳历就是我们所说的农历。这个历法主要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我们把月亮绕地球一圈为一月,把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我们一年也是354天,但是又要照顾地球公转,我们就增加闰月的办法来弥补,19年增加7个闰年,平均每两年多一点就要插一个闰年,所以大家平时就会说“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的情况。闰年就有13个月,闰3月就有两个3月。

咱们再来说节气。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根据气候和农业生产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个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到了什么节气,说明太阳移到什么位置,而这个时候应该安排农作物的种植。一般清明节就是公历的4月5日前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农业谚语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所以,清明最早就是一个节气而已。

清明后来为何又变成祭祀祖先,上坟扫墓的节日。过去,帝王都有春秋二祭之礼,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阳。后来重阳节扫墓祭祖慢慢消失,现在香港还保留重阳佳节登高拜祖扫墓的习俗。而清明的祭扫就非常普遍了。


长安那片月



到了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规定清明节时间 为公历4月4或5或6日 。

综上,清明节是在近代才改为按阳历的。虽然改为了阳历,但是按照阴历推算也是在这几天范围之内,没有大的变动,只是做了统一。

为什么清明节又称寒食节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传说故事呢

据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走到了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眼看就要撑不住了,随从外出找吃的,但都空手而归,战乱时期,老百姓自己都没吃的,哪有粮食给别人吃呢。



正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随行的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感激的流下了眼泪。

时间过了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做了国君,他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晋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介子推向君王讨赏,但他不屑这样做人。他打好行装,回到家带着老母亲悄悄的躲到绵山隐居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晋文公带着人马来到了绵山,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出来。

于是晋文公依言而行,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止。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这就是最早清明节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