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到底拼什麼?資源、名校、學區房……家長別再走入誤區了

小升初到底拼什麼?資源、名校、學區房……家長別再走入誤區了

說起小升初,可是適齡孩子家長們的一件大事兒。秉承著“一切為了孩子”的良好父母準則,每個家庭都可謂是傾注全力助力小升初。但家長們心中還是有一系列的疑問:

小升初到底拼什麼?

公辦好還是民辦好?哪個更適合孩子?

小升初咋銜接?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和心理如何過渡?

小升初拼什麼?

拼的是父母的教養

每年一過三四月,就是小升初家長最著急的日子。此時,不妨來聽聽一位校長的觀點:小升初的優秀不是突擊來的,真正的素質教育從出生就該開始,到小升初的時候,是12年教育的累積。

小升初到底拼什麼?資源、名校、學區房……家長別再走入誤區了

你看,一個班的孩子,教材一樣、老師一樣,其實智力也都差不多,為何有的就成了“學霸”呢?其實答案早在“基因”裡就埋藏了,優秀的家長,早在小學時就特別注重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包括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到了初中,實際上就是拼習慣。一般來說,女中學生比男生成績更好,為什麼呢?就是女生成熟得早一些,行為習慣一般比男生好一些,所以成績就優秀些。

而孩子年齡到了,父母對孩子的引領作用更大,父母的眼光、視野、胸懷甚至品行,會潛移默化影響和激勵著孩子。

襪子和內褲,能不能放在一起洗,為什麼?

你幾天洗一次碗?

別笑,這不是幼兒園老師的問題,而是小升初面試現場一考官向學生提出的問題,當然難倒了很大一部分的考生。

家長和孩子往往只看到語文、奧數、藝體等考試,但忽略了一個重要的考試,那就是

孩子自理能力的考試、行為習慣的考試、學習能力的考試、思維方式轉變的考試,這些看不見的考試,往往決定一個孩子最終成就的大小。很多孩子從小在父母的庇護下,連襪子不會洗,這樣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

所以,所有孩子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大人的問題,問題在孩子身上,根源在大人身上。

那麼,即將面對小升初的家長,捫心自問一下,你的孩子學習習慣好嗎?初中課程增多,知識的寬度也比小學階段大得多,孩子的習慣能適應強度更高的學習嗎?對即將進入初中的孩子來說,學習方法尤為重要。

小升初到底拼什麼?資源、名校、學區房……家長別再走入誤區了

公辦OR民辦?

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 讀公辦學校花費少,孩子就近劃片入學,離家近方便家長照顧;

民辦學校可以擇校,生源質量相對較好,競爭氛圍也更加濃厚……

每年小升初,不少家長都會羅列出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優劣來進行比較,孩子讀公辦好還是民辦好呢?這是一個問題。

對於家長們而言,民辦學校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可以“擇校”,孩子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學習成績、綜合素質)進入心儀的學校,這消除了大部分公辦學校實行“多校劃片”帶來的不確定性。然而,優質民辦校激烈的競爭和高昂的學費又使得家長們心生猶豫,於是各種負面情緒隨之產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焦慮”的家長:

♦ 他們會給孩子同時報五六所民辦校(以前沒有限報規定),讓孩子在假期裡馬不停蹄地輾轉於各個考場;

♦ 他們會在孩子三四年級時,去學習奧數,不管是否適合,只為小升初做準備……

“焦慮”中的家長唯恐孩子不能讀到一所好學校,而很少會有家長沉下心來研究孩子適合哪所學校。

小升初到底拼什麼?資源、名校、學區房……家長別再走入誤區了

其實,在發達國家,也存在著擇校,但由於其公辦學校大致均衡,只有少數家庭會根據子女的個性、特點、興趣,結合家庭的經濟情況選擇私立學校,這種擇校屬於“辦學特色擇校”,而非“辦學質量擇校”。

建議家長們在為孩子擇校時,應該將“特色擇校”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如何判斷孩子適合公辦還是民辦校?

公辦、民辦學校最大的差異其實在於生源質量,民辦生源質量要高一些,孩子面臨的競爭壓力也會更大。同時,教學成績是民辦校生存的基礎,學校在考試方面也抓得更緊,這需要孩子有足夠的抗壓能力。

而公辦學校性價比更高,大多數不用住校。

“家庭經濟條件好,孩子學習成績尚可,抗壓能力強,家長工作又忙碌的家庭,可以考慮民辦校。”這是來自一些熱心家長的建議。不過,還是那句話,

只有適合孩子、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才是最好的。

小升初到底拼什麼?資源、名校、學區房……家長別再走入誤區了

小升初咋銜接

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和心理一個也不能少

研究表明,多位獲得美國頂尖大學錄取的高中畢業生,在這些學霸們小學到高中12年的學習生活中,

初一是他們記憶中最難熬的時期。

♦ 比如在剛上小初銜接的時候,因為不習慣住校產生了強烈的戀家情緒,不得不走讀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 比如初一時,面對身邊優秀的同學們,膽小、害羞。通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調整,才漸漸適應了初中的生活。

初中不同於小學,最突出表現就是“三多”:課多、書多、老師多。不少孩子感到不習慣,對功課應付不來。很多小學成績優秀的孩子上初中時發現,考試不那麼容易拿高分了,由此產生很大的思想壓力。如果碰到那種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孩子,成績的波動加上進入青春期,容易導致心理上的厭學情緒。

小升初到底拼什麼?資源、名校、學區房……家長別再走入誤區了

小升初的銜接,首要銜接的是學習習慣、思維方式和心理。心理上要讓他們知道上初中後,大家都是在同一起跑線,是一個新的開始,每個人機會都是均等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第一。

同時,要讓孩子養成科學的時間規劃能力、獨立鑽研問題的能力,並尋找適合自己的高效率學習方式。中學老師們教學更多是引導式教學,更加註重學生自己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從小學到初中是被動變主動學習的一個過程,善於主動學習的學生更有優勢

除了孩子,家長們也要做好小升初的銜接。

如果小學家長是全方位參與的模式,那麼到了中學,應該學會給孩子們更多自己成長的空間。在父母對於孩子的關注中,學習成績並不是第一位的,更多的是陪伴和心靈層面的交流。

最後,要讓孩子們建立自己的目標,學會規劃。中學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引導孩子慢慢尋找到專業興趣點,學會設計自己短期目標甚至中長期目標,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