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潮!馬雲點“外賣”,摩拜“賣身”美團,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最近,中國互聯網巨頭或獨角獸企業,再度掀起了風浪。這一幕讓許多人感覺似曾相識,彷彿幾年前在出行領域中滴滴大戰快的、飲食領域“百團大戰”“互聯網大戰”又回來了。如今,戰火再次掀起,繼馬雲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沒幾天,美團又舉起了收購“摩拜”的大旗。

馬雲點“外賣”

收購潮!馬雲點“外賣”,摩拜“賣身”美團,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麼聯合宣佈:阿里巴巴已經簽訂收購協議,將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對餓了麼完成全資收購!95億美元,這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一筆的單筆收購!

阿里巴巴強調,此次收購完成後,餓了麼將進一步得到阿里巴巴在新零售基礎設施、產品、技術、組織等方面的全力支持。而由此帶來的經營數據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和供應鏈的全面升級,對餐飲商家來說,則具有更深遠的價值。

餓了麼擁有2.6億用戶、200多萬商家和300多萬配送員。寶貴的是,餓了麼的這些資源都是線下的,這對阿里至關重要。

收購潮!馬雲點“外賣”,摩拜“賣身”美團,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阿里旗下的菜鳥物流一直在努力做門店配送,通過自營的盒馬生鮮實現“半小時達”和24小時家庭救急服務,通過線下的合作商家實現“天貓超市一小時達”和“線上下單門店發貨二小時達”。但是,線下門店的數量限制了這些服務的範圍。

而在餓了麼加入後,200多萬個商家就是200萬個前置倉,300多萬配送員就是300多萬兼職的快遞員。用戶的電商購物配送速度將大大提高。購物體驗的提升意味著更多的零售業務會進入阿里的體系。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宣佈,待交易全部完成後,餓了麼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將出任餓了麼董事長,併兼任張勇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負責戰略決策支持。

收購潮!馬雲點“外賣”,摩拜“賣身”美團,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據悉,此次收購完成後,阿里巴巴將以餐飲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切入點,以餓了麼作為本地生活服務最高頻應用之一的外賣服務,結合口碑以數據技術賦能線下餐飲商家的到店服務,產生化學反應,形成對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全新拓展。

這是新零售新消費真正的同步升級。對餐飲商家,這意味著以“到店+外賣+零售”的新零售標配和業務數據化升級的全新機會;阿里零售通、菜鳥等業務的無縫接入,則意味著真正優質的餐飲供應鏈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而最終對消費者來說,這必然意味著“吃”的需求的個性化滿足和消費體驗的顯著提升。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此次收購完成後,阿里巴巴將以餐飲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切入點,以餓了麼作為本地生活服務最高頻應用之一的外賣服務,結合口碑以數據技術賦能線下餐飲商家的到店服務,產生化學反應,形成對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全新拓展。

摩拜“賣身”美團

收購潮!馬雲點“外賣”,摩拜“賣身”美團,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4月3日晚間,摩拜召開股東會議表決通過美團收購案。知情人士稱,美團和摩拜已於近日達成收購協議。美團將以35%的美團股權、65%的現金收購摩拜單車,其中3.2億美元作為未來流動性補充,A、B輪投資人及創始團隊以7.5億美元現金出局。摩拜將以37億美元的總價出售給美團,包括27億美元的實際作價(12億美元現金及15億美元股權)和10億美元的債務。雙方最快將於本週內正式宣佈。與此同時,攜程專車宣佈獲得網約車牌照,這意味著,攜程現在可開展網絡出租車線上服務。

互聯網收購潮,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收購潮!馬雲點“外賣”,摩拜“賣身”美團,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眾所周知,中國擁有7億多網民,這個數量相當於印度與美國的總和。如此海量的用戶,以及全球領先的互聯網普及程度,是中國互聯網的根本基礎,也造就了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獨有特性。

海量用戶使得中國互聯網的任何服務和技術普及速度都很快,可以在短時間內擁有大規模的用戶群體。這就造成許多技術或數字技術,都會選擇從應用端切入,由業務場景驅動。哪怕是對技術要求很高的人工智能領域,也是如此。而諸如餐飲、出行、購物等服務領域,更是容易被推上風口浪尖,美團、餓了麼、滴滴、摩拜,可以說是勝利者。但是,海量的用戶同樣也意味著,活躍度高、波動度大。因此,餓了麼、摩拜、滴滴、美團等企業,雖是某領域中首輪大戰的勝利者,但這種勝利,卻也經常面臨不斷的挑戰。

收購潮!馬雲點“外賣”,摩拜“賣身”美團,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此中勝利的關鍵,就在於企業要有足夠資本。只要企業有錢,就有機會打破原來的格局、邊界,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比如,最近身處不同領域的美團和滴滴,據報道都曾有意收購摩拜。

滴滴在出行服務市場上有算法優勢。但算法並沒有形成真正的壁壘,只要有資本願意介入,其他企業依然能夠搶到出行服務的份額。美團在上週就聲稱,已經在上海拿到1/3份額。

那麼,像滴滴這樣的企業是否就完全沒有辦法形成獨特壁壘?其實也未必。比如,作為同行的Uber就在全心全意打造無人駕駛技術,試圖形成技術壁壘。

收購潮!馬雲點“外賣”,摩拜“賣身”美團,沒有巨頭絕對安全!

當然,除了實打實的技術外,通過其他方式也能形成壁壘。比如京東通過打造自己的物流系統,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壁壘,甚至威脅到阿里的整個商業佈局。所以,阿里巴巴收購諸如餓了麼這樣的企業,也是為了進一步豐富自己的生態體系,服務於其新零售戰略,並構建起自己的同城服務物流。事實證明,在中國,即使是像阿里這樣的巨頭,也無法確保自己的地位永遠牢不可破。

在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體系中,沒有哪個企業是絕對安全的。最近這一波互聯網的收購潮,所驗證的正是這個毋庸置疑的真實性。企業要想獲得長久的發展,要麼依靠不斷的創新技術形成壁壘,要麼像已有的巨頭一樣,不斷構建、完善自己的生態體系,以應對市場上激烈的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