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要忌口發物?忌口什麼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本文由黃閏月教授團隊成員趙越撰寫


中醫中有"發物"一說,認為在患病的過程中應避免食用此類食物,否則可能誘發或加重疾病。

風溼病要忌口發物?忌口什麼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發物"從字面理解,是指具有"發"的性質的一類食物。《說文解字》記載,"發(發),射發也。從弓,癹聲",發的原義是指弓箭的發射,可引申為具有突然性的發作、激發、復發。中醫古籍雖廣泛記載著疾病"發物"的飲食禁忌,但並未系統、完整、正式地對"發物"概念進行定義,"發物"更像是民間口口相傳的生活經驗,而並非傳統中醫理論的一部分。

風溼病要忌口發物?忌口什麼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歷史上最廣為人知的關於發物的典故是明朝徐達食用鵝肉背瘡擴散而亡的事件。據傳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當上開國皇帝后,便開始大肆殺戮功臣,大將徐達手握重兵,是朱元璋迫害對象之一。徐達患有背瘡,朱元璋便賜鵝肉與徐達,君命不可違,徐達含恨進食發物鵝肉後背瘡擴散而亡。《本草綱目》載:"鵝,氣味俱厚,動風,發瘡。"清代《隨息居飲食譜尹》載"鵝動風發瘡",民間流傳鵝肉是最發的食物,患瘡瘍癰腫應忌食用鵝肉。

風溼病要忌口發物?忌口什麼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一般認為,發物是能刺激、加重外傷、腫皰疙瘩或某種疾病的食物,按致病性質可有以下幾大類:助熱之物,如羊肉、狗肉、鵝等;發風之物,如蝦、蟹等;助溼之物,如飴糖、糯米等;積冷之物,如西瓜、梨、等各種生冷之品;動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滯氣之物,如魔芋、芋頭等。

從現代醫學角度對"發物"進行理解,發物多是富於營養(蛋白質等)或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對於發物誘發或加重疾病的現象,其致病的機理是什麼?是否有現代科學的依據?目前相關研究較少,部分結論符合現代醫學理論。

1.屬於發物的食品多含異體蛋白,食入後,部分無法被胃腸道分解吸收的異體蛋白可構成過敏原,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擴張、充血、血漿滲出、水腫、腺體分泌亢進及嗜酸性白細胞增高等,引發變態反應,進而可繼續影響機體內分泌、免疫系統的平衡,出現疾病的復發或加重。如海魚蝦蟹往往引起皮膚過敏者蕁麻疹、溼疹、神經性皮炎、膿皰瘡、牛皮癬等頑固性皮膚病的發作。

據美國FDA統計,蛋類、牛奶、花生、黃豆、小麥、堅果、魚類、和甲殼類等8大類160餘種食物多含有異體蛋白,90%的食物過敏皆由此八類所引起。其中如蛋類、豆類、小麥、魚類、甲殼類等食物皆屬於中醫發物的範疇。

2.屬於發物的食品含有某些激素或刺激性的物質,會促使人體內的某些機能亢進或神經內分泌代謝系統紊亂。如糖皮質類固醇超過生理劑量時可以誘發感染擴散、潰瘍出血、癲癇發作等,引起宿疾復發;食用酒類、蔥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可刺激神經系統,引起神經內分泌調節紊亂,加重外傷創口炎症等。

實驗研究方面,有學者探討了發物對小鼠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模型的影響,將羊肉、青椒、香菇、帶魚、竹筍等5種"發物"作用於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模型小鼠,觀察各種發物對小鼠模型耳厚度、炎症細胞浸潤影響及外周血清γ-干擾素(IFN-γ)、白細胞介素17(IL-17) 等炎症因子水平的變化的影響。結果提示羊肉、青椒能明顯升高小鼠血清炎症細胞因子水平,加重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病情。

風溼病要忌口發物?忌口什麼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2014年,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表明,羊肉、牛肉等哺乳動物肉類中含有一種名為Neu5Gc的糖分子,可被人體吸收。當食用含有這種糖的肉類時,會被機體視為外源性分子而引發免疫系統的攻擊,免疫系統的錯誤攻擊引發炎症,如關節炎、傷口炎症加劇,而反覆的慢性炎症甚至可導致癌症。該研究揭示了牛羊肉具有致炎作用,這與中醫將牛羊肉歸屬於發物的認識具有一致性,可為發物科學內涵的闡釋提供參考。

風溼病要忌口發物?忌口什麼呢?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因此,中醫"發物"一說,不僅僅有臨床的指導意義,同樣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目前相關研究還遠遠不夠,需藉助現代科研手段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揭開發物神秘的面紗。

文後福利: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朋友福利!

此外,我們將免費為患者測試骨密度、提供疾病資料和手冊、符合條件者可免費體檢等。

時間:2018年5月19日上午9:00-12:00

授課內容:

類風溼關節炎的日常調護及飲食 周穎燕博士後

類風溼關節炎的中西醫結合優勢 陳秀敏副研究員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大德路11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