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新規都在談剛兌打破,我分享固收產品如何躲差的

資管新規都在談剛兌打破,我分享固收產品如何躲差的

資管新規雖說打破剛兌,但還有1-2年過渡期,我們總不能所有錢都投有風險的。對於人到中年,也想多留一些錢,能換成快速現金一倍不時之需。我們也不要很高的收益,這部分投資拿到一年7%的收益率就很滿意了。但是我不好推薦我認為好的產品,只想寫那些我不看好的給大家提醒!

眼見身邊朋友不斷有踩雷信託,交流之中常有焦慮。前些年,我們會有買些礦產類信託、房地產類信託,在景氣週期,這些風險暴露比較小,然而,一旦當經濟轉向收縮,長期累積的小風險就容易變得嚴重,有多米諾骨牌效應。

以前是信託牌照比較值錢,所監管也就管的比較嚴,一旦有不能剛兌就有人去拉橫幅維權。但從去年,銀監會對信託公司進行史上最嚴厲的處罰,每兩個月就有一家信託公司被罰,新規又要求剛兌就要被舉報。現在省級國有擔保公司擔保的信託都出現了風險,這麼密集發生,再有錢的信託公司也沒法全部剛性兌付,而是延期處理,能轉讓的一定要及時跑路。

選擇信託有2個注意:

1.一般來說,產品成本是一個給定的利率,在扣除各種管理、發行費,剩餘部分才是我們到手的收益。

相對安全的項目投向,一二線的房地產業,可能還好一些。而礦業、落後地區的土地質押等方向。

還有比較垃圾股的上市公司股權/資產質押類的信託,事實也是信託踩雷的高發區。

上市公司的融資,還找信託這種高成本的非標方式融資,一看就是不行了要續命,遠離!

比如這幾天爆料出來華創資管計劃,信託也是無語。

資管新規都在談剛兌打破,我分享固收產品如何躲差的

2.由於現在算加息週期,以前偏遠地區的政府基建類,如果是不斷的發信託,按計劃第X期募集,是同一個項目,發現收益是越來越高,很可能是借新還舊。

如果你之前買了這類的,留意後面的第X期有沒有募集成功,如果沒有,及時走人。

今年據說是信託和私募債產品到期大年,預計有5萬億元債務信託到期。

去槓桿就是去這些垃圾泡沫,再不擠掉,越做越大,以後整個金融系統都要發生更大的風險。

看清楚一點,別做了泡沫的接盤俠,還以為自己的產品就是絕對的固收。

金斧子財富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