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都在谈刚兑打破,我分享固收产品如何躲差的

资管新规都在谈刚兑打破,我分享固收产品如何躲差的

资管新规虽说打破刚兑,但还有1-2年过渡期,我们总不能所有钱都投有风险的。对于人到中年,也想多留一些钱,能换成快速现金一倍不时之需。我们也不要很高的收益,这部分投资拿到一年7%的收益率就很满意了。但是我不好推荐我认为好的产品,只想写那些我不看好的给大家提醒!

眼见身边朋友不断有踩雷信托,交流之中常有焦虑。前些年,我们会有买些矿产类信托、房地产类信托,在景气周期,这些风险暴露比较小,然而,一旦当经济转向收缩,长期累积的小风险就容易变得严重,有多米诺骨牌效应。

以前是信托牌照比较值钱,所监管也就管的比较严,一旦有不能刚兑就有人去拉横幅维权。但从去年,银监会对信托公司进行史上最严厉的处罚,每两个月就有一家信托公司被罚,新规又要求刚兑就要被举报。现在省级国有担保公司担保的信托都出现了风险,这么密集发生,再有钱的信托公司也没法全部刚性兑付,而是延期处理,能转让的一定要及时跑路。

选择信托有2个注意:

1.一般来说,产品成本是一个给定的利率,在扣除各种管理、发行费,剩余部分才是我们到手的收益。

相对安全的项目投向,一二线的房地产业,可能还好一些。而矿业、落后地区的土地质押等方向。

还有比较垃圾股的上市公司股权/资产质押类的信托,事实也是信托踩雷的高发区。

上市公司的融资,还找信托这种高成本的非标方式融资,一看就是不行了要续命,远离!

比如这几天爆料出来华创资管计划,信托也是无语。

资管新规都在谈刚兑打破,我分享固收产品如何躲差的

2.由于现在算加息周期,以前偏远地区的政府基建类,如果是不断的发信托,按计划第X期募集,是同一个项目,发现收益是越来越高,很可能是借新还旧。

如果你之前买了这类的,留意后面的第X期有没有募集成功,如果没有,及时走人。

今年据说是信托和私募债产品到期大年,预计有5万亿元债务信托到期。

去杠杆就是去这些垃圾泡沫,再不挤掉,越做越大,以后整个金融系统都要发生更大的风险。

看清楚一点,别做了泡沫的接盘侠,还以为自己的产品就是绝对的固收。

金斧子财富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