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定購百萬豪車,半年後提車竟漲價50萬元,起訴要回20萬元定金

老闆定購百萬豪車,半年後提車竟漲價50萬元,起訴要回20萬元定金

奇聞故事

這天,生意人齊大明在4S店相中了一款標價185萬元的高檔進口越野車,但店老闆說這款車非常熱銷,要先預訂,新車五個月後才能提貨。這讓齊大明有些不悅,但這款車他實在太喜歡了,於是點頭答應。

店老闆的報價很詳細:“樣車價是根據進口報關當天,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折算的。目前這185萬元總報價包含了裸車價、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及代理費,到時匯率若發生變動,裸車價和三稅可都要跟著變的。”

齊大明也搞不清這稅那稅的,反正他只認這185萬元。齊大明當場就與這家4S店簽訂了《汽車銷售合同》,並預付了20萬元定金。

三個月後,4S店傳來一個壞消息:裝載新車的大型輪船雖然已經出港了,但在途中被國際海盜劫持了,船、貨都不知去向。店老闆連聲賠不是,並答應聯繫歐洲廠家儘快再發新貨過來。

又是四個月過去了,齊大明總算收到了《提車通知函》。可讓他意想不到的是,隨《提車通知函》同時寄來的還有一份說明函。汽車經銷商稱:由於汽車到港時,人民幣對歐元大幅貶值,裸車的人民幣價格要相應上調。另外,國家推行節能環保,消費稅率上調,七算八算總價上漲竟超過50萬元!

齊大明當然不樂意,當即到4S店,要求店老闆按185萬元履行合同,但店老闆的態度非常明確:一切按國家政策辦!

定好的價格怎麼說變就變了?由於賣方延遲交貨引起的匯率變動和國家稅費政策調整所帶來的市場風險,怎麼全部都讓買車人承擔?齊大明實在想不通,一紙訴狀將汽車經銷商告上法庭,要求解除《汽車銷售合同》,退還20萬元定金。

在法庭審理中,汽車經銷商代理律師針對齊大明的訴訟請求,提出了他的意見:第一,海輪被國際海盜劫持是不可抗力情形,賣方由此延遲交貨是法定免責的;第二,匯率變動是正常的商業風險,買方訂約時是能夠預見或應當預見的,合同中也已註明,買方要承擔匯率變動的風險;第三,汽車消費稅調整屬於國家政策變化,也是不可抗力情形,賣方同樣也可以免責。

經過反覆辯論,最終法官支持了賣方前兩點意見,但明確指出:國家汽車消費稅政策變化,屬於影響合同履行的社會經濟形勢劇變事件,但不屬於不可抗力,而且繼續履行合同會對買方造成明顯的不公平後果,因此根據情勢變更原則,買方有權解除《汽車銷售合同》,判決賣方立即歸還齊大明20萬元定金。聽到判決,齊大明這才舒了一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