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企業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賦能

未來企業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賦能

文 | 趙迎光

導讀:3月24日,韓都衣舍創始人趙迎光發表了以“用賦能來代替管理”為主題的演講,對韓都衣舍的成功從組織創新的角度作出了深入的剖析,並且指出了為組織賦能的四大原則。本文為演講內容的整理。

未來企業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而是賦能

可能大家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韓都衣舍的組織創新跟互聯網有沒有必然的聯繫?是不是也應該適用於很傳統模式的企業?我的結論是韓都的組織創新是跟互聯網完全匹配的,只有在互聯網的時代,這種組織模式才能夠相對持續的發展,以前是做不了的。

為什麼呢?

從IT時代到DT時代

首先要清楚一點,我們已經從IT時代走向了DT時代。IT時代是信息技術的時代,DT時代是數據時代,下一個時代是AI即人工智能的時代。

以前也有數據,甚至沒有互聯網之前也有數據,為什麼那個時候不能叫DT時代。很簡單,因為那時候數據的量級還遠遠不夠。有過這樣一個統計,在截止到2000年的時候,人類歷史上已經存儲的數據總量是12EB。

但是2011年的時候,光一年的生產數據就是1.82ZB,也就是1863EB。這是什麼概念的差距。此後到現在還沒有人再統計過數據,因為增量實在是太快,有一種說法,最近兩年產生的數據總和大概佔以前的90%,這是一個量變迅速的質變過程。

阿里的雲棲大會上馬雲曾提出過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的五新概念。但前四個新是建立在最後一個新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新能源真正劃開了大時代。從2010年左右,數據已經成為了人類自己創造的新能源,與此對應的發動機就是算法。

再說移動互聯網,從1G到4G的過程中基本是跑跳,但到了5G就坐上火箭了。2018年,5G開始全面的試商用,兩年之後全面商用。5G整體的設計容量是現在4G的一千倍,但傳輸成本是現在的千分之一,所以有人說在5G時代裡,每一粒沙子都是獨立的IP,都有獨立的地址。屆時,會進入一個物聯網的時代,徹底把人類帶入人與人、物與物通信的變化,移動互聯網會在未來的一兩年之後會發生一個質的變化。

再講智能終端,手機作為智能終端的核心器官,在2016年國內銷量是5.6億部,其中中高端的佔比,也就是是兩千塊錢以上的手機佔比是11.4%,2017年整體銷量比2016年略微減少,但也達到了接近5億部。兩年的時間10億部手機,中高端手機的佔比到了16.2%。所以未來,會有這麼多的人,通過這麼先進的網絡,每天都在貢獻大量的數據,所以說數據量在未來從量變到質變,才有可能成為一種能源。

以上是外部客觀環境的變化,我們再來講講主觀環境的變化。

相信現在大家感受都很深,世界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這種情況嚴重到了什麼程度,有一個數據統計,說90後平均在線活躍時間,就是你切換各種APP,觸屏的時間,平均超過了五小時。而且這個數字在持續的增加。

總的來說,現在的年輕人獲取知識的方式和手段、頻率,和上一代的人完全不一樣了。人類學之母瑪格麗特·米德就提出過一個“三喻文化”的概念:即隨著人類知識節奏的加快,會從淺喻文化到同喻文化再到後喻文化。理解起來非常簡單,以前知識或者經驗更替速度慢的時候,是老人、經驗豐富的人去指導和教育年輕人,這叫淺喻文化。

後來知識更迭速度加快了,就是同輩之間互相交流,叫同喻文化。如今發展速度更快,越來越年輕的人開始教育或者引導整個社會潮流的變化,一切都越來越年輕化,就是後喻文化,這是一個人類進程發展的一個趨勢。

從管理型平臺到賦能型平臺

因此未來新生代的員工對於一個組織的要求是什麼,是寧願失業,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價值被忽略,崇尚參與,而不是自外而內的灌輸與命令。而且這個趨勢是越來越嚴重的,是哪一個組織能夠儘可能的實現他們的這種要求,那麼這個組織就能夠留住和沉澱下優秀的人才,這是從客觀的環境和主觀人的變化的要求所致。

總結起來就是:未來企業最重要的功能是什麼,是賦能,而不是管理。只有賦能型的企業,才能夠適應未來智能化DT時代的變化,同時也符合新一代年輕員工的需求。

我們先弄清楚管理型平臺和賦能型平臺的區別,管理型平臺是正金字塔結構,決策權在上面,員工強調的是執行力。所以傳統型企業,誰的執行效率高,誰就能夠獲得相對的優勢。而賦能型平臺是倒金字塔型結構,最大的變化就是決策力前置,它的指令不是由管理層發出來的,而是員工層,管理層要做的是把指令落實,去整合資源。所以決策力前置,讓基層員工能夠獲得儘可能多的決策權是賦能型平臺的本質。

那麼,究竟要怎麼從一開始打造這樣一個賦能型平臺,有幾個原則需要把握:

賦能型平臺的全員參與的程度要比管理型平臺高;

以精細核算作為核心指標,培養員工的目標意識;

高透明度;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

我們會在下面的內容中具體體現出這些原則:

內部賦能

標準的正金字塔型的公司通常分四個部分:第一個產品的研發,第二個產品的採購,供應鏈部門,第三個銷售部門,第四個行政部門,包括財務、法務、人資、加行政,這是一個標準的正金字塔型的模塊。

其中最核心的三個部門:產品和開發、銷售、採購,比如每個部門各有10個人,一共30人。現在我們把這30人打散,變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都具備這三個部門的人。但變成小組之後,總監、經理、主管都沒有了,就是單純的十個小組,沒有管理層了。

這樣的好處有三點:

1.責任更分明。比如三人小組去年完成了一百萬,第二年的時候,公司會給他們溝通,前提會限定兩個指標,毛利率不低於50%,庫存週轉率不低於5%的情況下,比如他們定了250萬的銷售目標,那這個就是你的責任。只要這個數一定,系統就會配給你125萬,你們就可以去謀劃著怎麼使用了,但最終要賣250萬,責任先按住了。

2.更多權力。這裡我們賦給小組五大核心權利,第一是開發權,也就是開發什麼款式,小組裡三個人商量著定;第二大核心權力是產品的尺碼以及庫存深度自己定,比如你說這款衣服就只生產一個顏色,一個尺碼,都可以,自己定;第三個權利是定價權,即賣多少錢自己定;第四個權利,參加活動的權利,比如“雙十一”的時候,你們有十個款就報三個款參加“雙十一”,可以,參加什麼活動自己報;第五個權利,什麼時候打折,打幾折自己定,公司不管。一個企業的經營決策權基本就是五項內容,就把這些權利全部給到了小組。

3.利益分配清晰。利益的公式非常簡單,銷售額乘以毛利率乘以提成係數,提成係數是固定的,比如一百萬提7%,一百萬到三百萬提6%,三百萬以上到五百萬提5%之類的,這個數字是明確的。每個小組今天就可以知道昨天應該拿多少錢的獎金或者提成,隨時以天為單位,都能明確知道自己該拿多少錢,人為不能干預。

三人小組擁有除了上述的五大核心經營權外,還擁有自由組合權和服務監督權。

自由組合權

我們每天會把昨天銷售排名列出來。把一項枯燥的工作變成了遊戲,年輕人為什麼沉迷於遊戲,因為遊戲有積分,有等級。這樣所有的參與者都進入一個亢奮狀態,雖然我們不鼓勵加班,沒有加班費,但是我們的員工知道他努力一些,他的產品就可以早點上架,獲得好的排名,取得馬太效應的競爭優勢。

每個小組的獎金分配,是由組長決定的。如果業績好的小組能拿到1萬塊獎金,通常組長會自己留5000,剩下兩個人一人2500。那倒數第一的小組只能拿2000塊獎金,通常組長就會自己不要了,剩下的兩個人一人1000。

但這兩個人通常會怎麼想,我跟著你才拿1000,還要賣你的情,所以我不想和你幹了。分到2500的那兩個人也會覺得憑什麼組長拿我們的兩倍,我也想分家。所以,我們在制度上允許一人小組的存在,一人小組再互相談,又重新組合成兩人小組或者三人小組,不斷的分裂、重組,優化。

我們與之相對應地也建立了自由離婚制度,離婚最難的是什麼,財產分割,比如這三個人有一百萬的貨,這裡面有好賣的,有不好賣的,一旦有人提出來獨立的時候肯定是把爛貨想給離婚的人,但是離婚的人要想拿好貨,所以規定了離婚的規則,什麼樣的貨帶1/3,帶走什麼貨,公司是有規則的,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服務監督權

我們設立了五人的運營管理組,任何一個小組對服務部門有不滿,可以直接投訴到運營管理組,運營管理組馬上介入調查,進行處罰。比如發貨,如果明明一個半小時能夠拉到倉庫,這個司機居然用了兩個半小時,那小組組長就可以對此提出嚴重抗議,馬上調查這個司機是不是開小差,中間回了趟家。我們要知道在三人小組情況下,組員可以隨時走,就等於手裡有選票,這種情況下,組長受到一點不公平的待遇就要說出來,組員會覺得跟著這樣的組長幹,受益會更多,不被欺負。

多品牌賦能

在韓都衣舍,排名前10%的小組,有資格做自己的品牌,不管是內衣、大碼女裝、還是童裝的品牌,都可以。然後公司會給你配五百萬以內的資金額度,你就可以開始創立那個品牌。品牌正式運營六個月,活下來了,就可以開始認定創始團隊,公司會跟創始團隊有約定,銷售額超過一個億,稅後淨利潤超過10%,可以給你們這個品牌辦成人禮。

辦成人禮之後,除了獎金、正常提成之外,你們團隊還可以拿到稅後淨利潤30%以內的分紅。另一個好處是到了一千萬之後就有生孩子的權利了,你們可以再做子品牌。如果你成功的孵化兩個五萬以上的子品牌,就給你們成立一個獨立的公司,你們可以拿到30%以內的股份,成為這個品牌的股東。

最後公司成為一個真正賦能型平臺,由小組到品牌,每個品牌裡有一堆小組,指令還是小組發出來,共享企業這個平臺。韓都衣舍這些年來就這樣創立了很多品牌,有流行的,有小眾的,有成長快的,有成長慢的,但是每年不斷的湧現出新的品牌。

我們這種賦能不僅對內,也對外。我們希望拿著自己的東西幫助一些優秀品牌的成長。所以我們在2016年的時候嘗試性的開放了我們的平臺,去跟一些品牌合作,現在所謂的代運營了一百多個品牌。

用算法賦能

我們目前最核心的是“韓都智能”,在“韓都智能”的框架結構圖裡最核心的是算法。我們現在商務智能化的BI做完了,正在往人工智能的AI方向走。我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講到大數據是能源,算法是發動機,支撐整個系統的核心是發動機,它決定了你輸出的效率。

這裡邊分化到我們整個產品的系統,都有算法層,來輔助決策。傳統的服裝定價基本上是拍腦袋定價,168、198、328,隨便定一個。但是韓都不一樣,我們用算法定價。系統裡面會有“量本利”算法,“量”是成交數來的量,“本”是成本的本,“利”是利潤的利。而且算法會告訴你相似款、同時段氣溫之下,賣了多少錢,賣了多少件,用數據幫你決策。

第二個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此前賣的相似款衣服,他們的銷量和定價是個什麼情況,數據都拿出來,然後根據我們的成本和利潤期待,來算出來定一個什麼樣的價格,使它的量是最大的,但是利潤又是最高的。

大家不要以為韓都衣舍就是一個品牌,我們早就不是一個品牌了。我們有三駕馬車:第一個是我們自己做了一個品牌,輸出這種能力;第二個我們用韓都動力幫助一些企業去互聯網化,去轉型;第三個我們做了孵化基地,從投資的角度成功孵化幾個企業。

現在整個社會的趨勢是信息文明全面取代工業文明,大的時代已經到來,且不可逆轉。組織創新將是未來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如果你的企業仍然固守傳統管理模式,不進行組織創新,動力就不能高效輸出。只有先進行賦能,再匹配到後端整個體系的變化,才能具有行業的強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