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爲城市「賦能」 智能化建設需解決三大問題

在2018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關鍵詞被多次提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大數據、人工智能已雙雙上升為國家戰略。而作為我國“十三五”重點發展領域的“智慧城市”,亦離不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推動。

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其對於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能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度重視。目前,上海市靜安區已經被確定為上海唯一一個以大數據為主導產業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靜安國際大數據主題論壇上,上海市靜安區區長陸曉棟表示,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這將成為我們這座城市運行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數據與智慧城市

在此次論壇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Leon-Garcia教授表示,建設智慧城市的原因,是我們有一些急需解決的挑戰和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全球共同存在的。

他認為,城市化進程非常快速,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的70%都會居住在城市裡,但是這些城市只佔了2%的陸地面積,所以人口會非常密集,“但是他們會用掉全球75%的資源,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需要進行智慧城市建設。”

記者瞭解到,中國目前智慧城市試點已經達到290個,有的基於物聯網平臺,有的基於數據中心,有的推動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療,其中,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為了推動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得到重視,其中上海市靜安區已經獲批成為大數據國家綜合試驗區,而位於靜安區的市北高新園區則是全市唯一的大數據產業基地。

具體來看,大數據究竟如何改造城市?市北高新集團總裁陳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比如,數字機床方面,數字化製造業當中很多智能機床實際上是依託大數據信息的彙總來提升,來做智能製造“智”的支撐,“對傳統產業賦能方面,就是要把很多數據企業的基礎信息和製造業相關行業進行有機聯合,充分體現出互聯網+的特色,為製造業進行服務。”

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副總裁盧勇亦表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此前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但是有了大數據之後,應該說看到了新方向,找到了新技術支撐點。

建設智慧城市的難點

需要注意的是,在推進城市的智能化過程中亦存在諸多難點,以企業為例,記者瞭解到,AI企業在參與智能化開發過程中,就可能遇到人才成本和項目開發成本高、開發週期長、開發難度大、無法全球化等問題。在此次論壇上,同濟大學鄭惠強教授認為,在推進城市智能化建設中,我們需要重點解決三個問題。

首先,需要搞清楚建設智能化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什麼。鄭惠強表示,建設智能化城市最終的願景應該上人們的生活更方便、更安全、更美好、更舒適,而不僅僅是城市化建設的目標。

其次,鄭惠強表示要破除體制障礙,目前政府各部門的管理平臺和數據是相互割裂的。這不利於建設智能化城市。

最後,從實施層面來看,有兩大難題必須著力解決,即人才與研發水平。

清華大學報告顯示,中國AI領域傑出人才不足千人,全球投入較高的企業中只有一家進入了全球前二十名——華為。

在研發水平方面,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表明,我國AI領域的論文產出量雖然在2017年排名全球第一,但是在企業論文產出排行中,僅有國家電網公司一家躋入全球前二十,論文產出量為841篇,相比微軟公司4710篇、IBM公司5105篇相距甚遠。

大数据为城市“赋能” 智能化建设需解决三大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