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再製造”增值創效調查

數據顯示,中國工業行業每年因磨損和腐蝕等原因導致設備停產、報廢造成的損失約佔全年GDP的10%,損失高達千億元。同時,巨大的資源浪費還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而這也為再製造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給廢舊裝備二次生命,讓廢舊裝備重新上崗。截至5月16日,大慶油田裝備製造集團抽油泵再製造第一批200臺產品已生產完畢,抽油機再製造也即將試驗完畢。

大慶油田“再製造”增值創效調查

再次上崗,收穫綠色效益

在大慶油田裝備製造集團抽油機制造分公司抽油泵製造廠內,2臺嶄新的抽油泵靜靜地立在那裡,本應“壽終正寢”的它們,經過一番打造,即將再次走上工作崗位。

目前,大慶油田共有在用及閒置的抽油機約5.5萬臺,每年產生的報廢抽油機約佔總抽油機數量的2%。如果通過再製造重新利用,那麼將產生十分豐厚的綠色效益。

去年下半年以來,大慶油田裝備製造集團把再製造業務納入集團發展重大戰略部署,多次派人到卡特彼勒等再製造先進企業實地參觀學習取經。並以抽油機、抽油泵為試驗場,徐徐拉開讓廢舊裝備重新上崗的帷幕。

創新技術,性能超過新機

再製造對象都是真正老化、服役到期的報廢抽油機、抽油泵等裝備,要賦予它們“二次生命”,不能簡單地翻舊換新,而是需要一種專門的技術和工藝,只有實現性能、質量、安全等指標達到甚至超過新機,再製造才有意義。

邊向南介紹,再製造技術包括超聲波清洗、疲勞測試、壽命評估、逆向設計、激光熔覆、等離子熔覆、物理氣相沉積等多項先進的檢測、生產技術。同時,還要對無損拆卸、綠色清洗、增材再製造等工序嚴格把關。

目前,該研究院成立了再製造項目組,對再製造產業的可行性進行了大量周密的前期調研,特別是對再製造生產設備、工藝技術標準、銷售及售後服務等方面儲備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最後形成了《裝備製造集團再製造產業研究的可行性報告》,把裝備再製造業務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拆卸看看哪些零部件好用。這涉及精拆技術,通過性能失效分析、壽命評估分析等專業手段,對廢舊零部件進行分類和篩選,將符合再製造標準且具備再製造價值的零件進行整理,作為再製造毛坯。

第二步,開始修復設備。這需要快速成型、熱處理等加工技術對再製造毛坯進行修復改造,使之成為標準再製造零部件。

第三步,看看新產品好不好用。將再製造完成的零部件和新部件進行裝配和調試,把廢舊物資設備轉化為再製造產品,經檢驗合格後便可出廠服役。

這三步是宏觀的技術表達,再具體些,比如面修復技術就有很多種,其中電液壓脈衝及等離子噴塗技術對舊部件進行再製造修復和改進,耐磨性可以提高1.9至8.3倍,壽命提高2至3倍;激光熔覆再製造技術,不僅可以使損傷的零件恢復外形尺寸,還可以使其性能達到甚至超過新品水平。

邊向南說,整個再製造過程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有利於形成“資源—產品—廢舊產品—再製造產品”的循環經濟模式,能夠為企業樹立起良好的綠色形象。

增值增效,打造雙贏市場

按照以往情況,油田報廢抽油機等裝備的最終宿命是當作廢舊鋼材賣出,但如果按照廢舊抽油機回收,價格遠遠高於廢舊鋼材價。

不久前,大慶油田裝備製造集團從大慶採油五廠回購了報廢抽油泵200臺,該廠油田管理部副主任徐延平說:“再製造回購廢舊抽油機、抽油泵,可以及時消化我們的庫存,因為廢舊鋼材出售的週期比較長,同時我們還有增值空間。”

而大慶油田裝備製造集團遵循市場經濟規則,用最大優惠力度吸引客戶。他們承諾:客戶出售報廢機後,再購買新機可以享受折扣價,即原來新機價格的70%。這是一個雙贏的舉措。

該集團市場管理部經理張奔說:“我們在合同中鄭重承諾,再製造產品的工藝指標絕對不亞於新機,甚至超過新機,同時質保期也等同於新機質保期。再配合4S店般的優質服務,一定讓用戶安心、省心、放心、舒心。”

該集團抽油機制造分公司設備修理廠主要負責抽油機日常修理,現在承接了抽油機再製造生產任務,可輻射多個採油廠,廠房面積6000平方米,這裡製造的抽油機,都是再製造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