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老被坑?那是因為你連這幾個期限都還沒有搞清楚

如今,買保險也開始“拖家帶口”了,除自己外,愛人、孩子、父母都成了被保險的對象。在人們保險意識逐漸提升的同時,保費佔據家庭支出的比例也越來越大。因此,就要求人們在購買保險的時候,對它的各方面都瞭解清楚,尤其是購買過程中的幾個期限,搞不清楚的話,就等著當冤大頭吧。

首先,繳費期是什麼?不少人表示,繳費期不就是買保險的時間嘛,一個月、一年或者是幾十年不等。沒錯,保險的繳費期指的就是投保人應該繳付保險費用的期限,根據不同的保險,繳費年限也是不一樣的。從意外險到分紅型保險,繳費期限從1個月到5年、10年不等。

買保險老被坑?那是因為你連這幾個期限都還沒有搞清楚

那麼有人會問了,同一款保險有5年、10年和20年之分,那麼買哪種更划算呢?其實,並沒有划算不划算一說,買保險還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如果自己手頭比較寬裕的話,儘量選擇時間長的,因為真正會理財的人是很擅長藉助槓桿效應來為自己謀取福利的。

其次,在確定了保險期限並繳費、簽訂且收到保險合同之後,10-15天之內是該交易的猶豫期,也就是說在此期間,投保人如果發現購買的保險不適合或者是由於其他原因想要退保的話,那麼保險公司是必須無條件退保的,只需要扣除一個工本費即可,其它的費用照常返還。

買保險老被坑?那是因為你連這幾個期限都還沒有搞清楚

如果沒有想要退保的意願,那麼接下來還需要注意的一個期限叫做等待期。等待期是指合同簽訂日之後的一段時間(不同保險的等待期不同,有的是30天,有的是180天)。在這段時間,即便是被保人出現了保險合同中包含的應該賠償的事故,保險公司也是不會進行賠償的。

保險公司設立等待期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部分人的投機取巧行為,不過,這種等待期也只出現在投保的第一年。

最後,就是保險的寬限期,它一般是針對長期保險來說的。對此,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來解釋一下:小王在2013年的時候買了一份繳費20年的保險,每年的4月1日進行一次保費繳納。但是,在今年,也就是2018年的時候,因為手頭拮据,而沒辦法在4月1日的時候,將保費繳納給保險公司。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從4月1日起,小王購買的這份保險就失效了呢?當然不是。

買保險老被坑?那是因為你連這幾個期限都還沒有搞清楚

這種情況下,保險公司會給小王60天的寬限期來湊齊保費,並且在此期間,合同依舊生效,如果小王在這60天出現了合同內包含的事故,保險公司依然是需要賠償的,只是在賠償的時候,會將欠繳的金額進行扣除。

如果60天后,保費還沒有進行繳納的,那麼合同會中止,投保人也就沒辦法再享有保險公司的賠償與保護。

前三種期限是投保人在投保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的,所以一定要明白它們之間的不同,以確保自己的權益。如果真的遇見了最後一種,要儘可能地將保費在寬限日內繳齊,因為誰也不知道事故何時會發生,所以要儘可能地藉助保險公司來規避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