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王石出局,萬達王健林落淚,燕效房價閃崩,地產時代結束了?

萬科創始人王石出局,萬達王首富流年不利,在年會上大把抹眼淚,諸位,還不清楚嗎,房地產的好日子到頭了。


有人說,中國的房地產生意,從本質上講,是一場資本遊戲,誰能從政府手中拿到更廉價的地,誰能從金融機構拿到長期並且利息低廉的貸款,誰就是遊戲的贏家。起初的地產一哥萬科是,後來的地產巨頭萬達也是。

萬科王石出局,萬達王健林落淚,燕效房價閃崩,地產時代結束了?

萬科創始人王石

(一)

2018年伊始,多家銀行發文,暫停發放開發貸,並嚴禁個貸流向房地產市場。

這意味著什麼?收緊開發貸,即從源頭上控制了資本流入樓市,意味著國家對房地產調控動真格了。本文友情提示各位大大小小的地產參與者,以前越調控越長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在中國,處在風口,即使是“豬”,也能飛起來,但是,別忘了,風一旦停了,那些飛得越高的“豬”也將摔得越慘,比如曾經風口上的樂視。

回想幾年前,萬達的王首富意氣風發,在全球買買買,如今,確被京東、蘇寧等一幫小弟給“混改”了。

萬科王石出局,萬達王健林落淚,燕效房價閃崩,地產時代結束了?

萬達老闆王健林

2017年6月,萬科創始人王石出局;同樣是2017年,萬達王首富流年不利,在年會上大把掉眼淚。諸位,還不清楚嗎,房地產的好日子到頭了。未來中國的房地產業,將是國家控股,除了一些能夠蹭上政府順風車的大型房企,享受到低成本的特權,還能從金融機構拿到穩定而廉價的貸款,活得滋潤以外,其他的中小房企,很可能將面臨資金斷裂的生死劫。

在房地產極度瘋狂的2016年,大量的房企通過加槓桿,從寬鬆的資本市場上融到了大把大把的鈔票,在全國炒出了數以百計的地王。

要知道,這些房企的資金借貸週期一般都是2年,也就是說,2018年,是這些房企還債的大限。如果這些房企融不到資,被兼併、破產,或者跑路將成為尋常事。

而這,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歸納為房地產領域的“供給側改革”。

換句話說,從2018年開始,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會進入一個大魚吃小魚的時代,有錢才是王道。

目前中國房地產及相關領域的市場份額,保守估計,佔據了中國GDP總量的20%之多,而且,房地產是唯一一個能夠持續融資並兌現支付高額利息的行業。

所以,大家要明白,這些年市場上除了龐氏騙局之外,大部分正規的P2P和高息產品,他們大多都是通過包裝,最終流向了房地產和建築領域。

所以,順便說一句,隨著房地產項目資金鍊的斷裂,不少所謂的中小型金融創新機構也將出現跑路潮。

這一過程,看起來殘酷,但是,更像刮骨療傷,只有這樣才能讓空轉的資金重新迴歸實體經濟,以抵抗即將到來的全球經濟寒冬。

(二)

“燕郊現在房價確實暴跌了,跌的不像樣,但是接盤的依舊很少。”一名地產中介說,“很多中介都快頂不住了,關門和轉租的店面一大片。

業內人士粗略統計,現在的京榆大街上,房地產中介門店的空置率可達五成以上,曾經摩肩接踵的“中介一條街”,已經名存實亡了。

而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東南方的廈門。

調查顯示,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廈門房價普遍下行,下行樓盤的比例達59%。據說,有投資客在2017年3月份曾以以340萬的價格拿下了華潤橡樹灣一套89平的房子,發現苗頭不對,想脫手一直沒人接盤,在2018年初,掛牌價居然是280-290萬,還有議價的空間,一年不到,縮水60萬,而有沒有人接盤還是個問號?

更為嚴重的是,在2017年3月,廈門樓市最火爆的時候,不少人連部分首付都是借來或信用卡刷出來的,而現在,還款壓力越來越大,房價又不停的下滑,讓不少投資者欲哭無淚。但是,資本從來不相信眼淚,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萬科王石出局,萬達王健林落淚,燕效房價閃崩,地產時代結束了?

地產領域山雨欲來風滿樓

(三)

有好事者預測,在未來1-2年內,地產行業會出現以下象現:

(1)越來越多的炒房客開始觀望,或者離開地產行業。

(2)由於資金鍊緊張、有資金回籠需的地產商開始價降拋售。

(3)租房時代正式來臨。

房價漲漲漲的遊戲玩不下去了,資本重回實體經濟才是末來的大趨勢。

順便說一下,互聯網+時代也到頭了,實體經濟+時代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