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總是記不住生字,該怎麼引導和教育?

軒121125656

兩孩爸媽來分享一些方法。我們兩個孩子都是在上學前通過自學和爸爸媽媽一些引導,學會認字的。

首先,建議這位題主不要著急,孩子認字需要一個理解、記憶、積累的過程,不是你告訴他一個字念什麼、怎麼寫,他就能馬上記住的。語文課上剛剛學會的字,轉眼就忘了,是很正常的事慢來。

接下來,爸爸媽媽確實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孩子提高認字效率和記憶程度。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些我們用過的方法。

1、不要只靠拼音、筆畫、筆順來認字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拼音本來就是不那麼容易掌握的新知識,讓孩子先記住、會寫某個字的拼音,再去認識這個字,難度等於是加倍的。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學習寫字,你讓他僅靠記憶筆畫和筆順就認識、會寫一個字,也是比較有難度的事。很多孩子寫作業時明明認識了這個字,然後把這個字換一個地方,他就不認識了,就是因為只記筆畫、筆順,這個字對孩子來說根本就只是“一幅小畫”,而不是一個有意義、和其他文字有關聯的“字”,

2、解釋每個字的意思給孩子聽

邊講讀音邊解釋每個字的意思給孩子聽,孩子會覺得更有趣、更形象,也更容易理解和記住。

比如我們給孩子講“山”字,可以告訴他,山就是地面突起出來的很高很高的部分,有自然形成的大山,也有人工堆砌的“假山”。因為自然形成的山通常比較大,所以我們形容什麼東西比較多的時候,會用“堆成山”“人山人海”這樣的說法。然後山又是一個部首,包含這個部首的字,都和山有關。

這樣把一個字的意思講透徹,孩子就很容易理解和記住。當然,“山”其實只是一個簡單的小例子,給孩子講每個字,都可以這麼講。

3、給孩子解釋部首和造字方法

孩子認字,如果不認識部首、不瞭解造字方法,就是一個一個地認,沒有辦法把相關的字聯繫起來。這樣孩子認字的效率會很低,而且也掌握不到自己學習新字的方法。

我們兩個孩子認字,是從象形字、造字方法開始的,他們知道了某個基本的字是怎麼來的,是什麼意思,然後和別的字組合在一起,別的字也就有了這個字包含的意思,這樣只要認識了某個部首,他們就可以大膽“猜字”,所以只用了大約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認識了一大批字,達到自己能邊蒙邊猜讀字書的水準了。

比如講“木”,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一顆樹是“木”,很多的樹就是“林”,為了不畫那麼多的樹,就用兩棵樹來表示樹林了,這是個會意字。

講過了“木”和“林”,還可以順便講“人”和“眾”,告訴孩子,一個人念人,三個人,就是表示很多人,念眾;之後還可以講“石”和“磊”,一塊石頭念石,三塊石頭堆在一起,就唸“磊”,意思是很多石頭。這樣,孩子就能大致明白這種造字方法,它可能就會問你,那三個口能不能這樣堆在一起,三個日能不能堆在一起啊?

這樣的認字方法,比一個字一個字地講,更有趣,更能啟發孩子的思考,引導孩子發現漢字的規律,效率自然比單獨地去指認一個一個不相關的高得多。

4、認字與閱讀結合

認字的目的是閱讀,孩子認字如果不和閱讀相結合,那麼他認識的只是一些“死”的文字,對他毫無用處。

所以,孩子在看書時,問大人“這個字怎麼念”,就是引導孩子認字的好機會。但是爸爸媽媽要區分識字場景和閱讀場景,孩子看書時,如果他的興趣點在故事和人物上,一定不要打斷孩子,非得讓孩子指讀認字,把認字活動生硬地插入閱讀活動中。

5、韻文識字法

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說起這些來,很多人都會講他們當作“國學”,覺得讓孩子從小學這些,是讓他們學習“國學”,是去學其中的內容,然後理解和吸收其中的內容。當然,這也引起很多爭議,有人認為,《三字經》中的很多觀念,是糟粕,不應該讓孩子學習。

咱們在這裡不討論《三字經》的內容如何,只討論一個誤解,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實不是國學經典,而是蒙學經典,就是古代給兒童開蒙學的課本,他們實際上,就是三種古代著名的識字課本,合稱“三百千”。

這三個課本,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把孩子要認識的基本漢字,組成簡單的詞組和短句,句式整齊,合轍押韻,孩子讀起來很容易,而且很容易記憶。

孩子剛剛開始學認字,你讓他去單獨認識一個一個陌生的字,是非常困難的,而且非常枯燥,但是把一個個單字,組成有韻律的詞組或者短句,孩子念起來,就容易得多。所以,從這三個識字課本形成以來,古代的孩子們,就是用他們來進行認字啟蒙的。

爸爸媽媽也可以學習這種“韻文識字”方法,要麼用《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要麼用簡單的五言絕句,就像是“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樣的,來引導孩子邊朗讀,邊認字,效率也比一個一個地認字,高得多。



真心爸媽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有關記憶方法和能力培養的問題,不僅體現在一年級孩子身上,很多小學生初中生也存在易記易忘的現象。下面我結合記憶特點和方法給一些建議:

  一、記憶特點

  1、記憶原理。我們都清楚,記憶形成的原理主要是圍繞視覺、聽覺和感知覺產生記憶圖像、文字、聲音等信號,傳輸到大腦後保存。

  2、記憶分類。記憶可分為短時(瞬間)記憶、中期記憶、長期記憶。三種記憶都事關記憶保存的時間長度,一般來說,短時記憶如果沒有記憶障礙的話,都能完成。但是如果不講究記憶方法,不進行重複鞏固記憶,則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很難完成。

  3、記憶效率。韓老師在多年關於記憶習慣的研究中發現,凡第一次記憶目標內容時,往往會產生第一印象記憶點,如果孩子在第一次記憶目標內容時,缺乏視覺、聽覺、感知覺的準確度和專注時,往往容易產生錯誤記憶印象(頑固性錯誤記憶,多次矯正孩子仍錯)或記憶印象模糊現象。所以,家長常會感覺孩子總是重複記錯,或記不住的現象,這就是記憶效率較弱的表現。

  二、記憶方法

  1、視覺記憶。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講,由於視覺觀察力還相對較弱,特別是針對單個小字缺乏細節上的觀察,很容易產生模糊的第一印象記憶。同是又極容易被相近或相鄰的字所幹擾記憶,進而造成記憶印象更加模糊的現象。因此,建議家長在教孩子識認生字時,不妨家裡牆上掛一塊黑板(白板),或者買一塊帶有支架的黑板(白板)也可以。請家長把一個字在白板上,要寫的很大,很規範。讓孩子坐在離白板兩到三米遠處,認真觀察整個字,此時孩子在觀察字的結構時,視覺印象就會非常清晰,容易產生準確的記憶印象。為了便於快速讓孩子對字的局部細節準確觀察並記住,不妨按字的結構和書寫順序分別引導孩子觀察。為了防止孩子受其他局部結構干擾,可以用遮蓋法,如用一本書,或一張紙來遮蓋暫時不需要觀察的部分。當從整體到局部(反之也可以)完整觀察完字的結構後,讓孩子閉上眼在大腦中回想整個字的結構(是為建立立體記憶印象),問問孩子是否在大腦中可以產生字的清晰形像,如果孩子說有,則證明孩子已經產生了清晰的第一印象。如果孩子說沒有,再重複前面的步驟訓練。

  2、聽覺記憶。當孩子在大腦中對單字建立清晰的第一印象時,這時再教孩子字的讀音。為防止視覺造成干擾,可以讓孩子閉上眼,大腦中想像出這個字,專注聽家長讀音。大人讀一遍,稍停頓讓孩子重複讀。讀上兩三遍後,家長指著白板上的字,讓孩子看著讀音。為了強化孩子的記憶,可以一個字組至少三個詞,然後教孩子正確讀三個詞的音。請注意,將剛才所學的生字融入到詞之中,是為了讓孩子拓展輔助記憶,因為一個詞容易理解詞義,而單個字不容易解釋,孩子也不容易理解。試想,每個詞都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可以讓孩子由認識一個字,會讀音,到拓展為幾個詞,這就為深度記憶打下良好的基礎。

  3、理解記憶。這是讓孩子進一步理解字的應用,便於產生豐富的想像力而採用的方法。最容易讓孩子理解的內容當屬對一句話,或一段話。家長可以用把一個生字組成一個詞,然後把該詞放在一句話中,帶領孩子反覆讀,讀完後問孩子是否理解這句話意思。一般來說,一年級孩子可能會說出一句話大概意思,也有可能說不清楚。這時家長要人孩子解釋這句話說的什麼事,或者進行場景的描述,讓孩子帶著情景去理解就相對容易多了。理解記憶在給孩子解釋整句話意思時,需要藉助形像比喻進行,但要拿孩子特別熟悉的場景或事物進行,如孩子用過的玩具,吃過的水果,或者花鳥魚蟲等,這樣孩子很快就可以理解意思,從而為準確記憶打下基礎。

  三、在生活中鍛鍊孩子記憶能力

  孩子上一年級後,課本所學知識絕不能單純死記硬背,還要考慮到在生活中應用,因為就記憶特點而言,不管是中期記憶還是長期記憶都是一個不斷重複再重複的過程。至於怎樣重複也要講究方法。

  1、利用識字遊戲

  一年級兒童對遊戲非常感興趣,不妨平時和孩子做識字遊戲,如做一些拆字、組字遊戲,即把一個字按結構拆開,或者按筆畫順序組合成整字。或者用單字組詞遊戲,即把多個單字,寫在小卡片上,家長說詞,讓孩子找到組合在一起,然後說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也可以做詞的接龍游戲,首尾相連,可以拓展說出多個詞。只要孩子參與其中,激發孩子游戲的樂趣,就容易讓孩子把學過的多個詞在遊戲玩耍中建立深刻的記憶印象。

  2、結合課外閱讀

  一年級兒童必須要有課閱讀興趣的培養,否則識字有什麼用呢?如果只為了應付課堂和課外作業而去背記字詞,不僅枯燥,還容易引發孩子不耐煩的情緒,時間長了孩子會認為語文學習非常難。課外閱讀時,如果孩子識字量小,家長可以做陪伴閱讀,家長讀一段文章後,讓孩子從一句話中挑出認識的字,家長再結合一句話解讀整句話意思,讓孩子把認識的字就可以深度理解了。隨著孩子識字量的增加,可以讓孩子從一句話中挑出少量不認識的字,家長利用視覺、聽覺和理解記憶方法,教孩子識認生字後,就會不斷積累孩子的識字量了。

  3、隨機識字

  在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很多字,如室內物品上的標籤,說明書,孩子玩具的包裝,看動畫片時的字幕提示等。如戶外的廣告牌或店名,交通路口的指示牌等。只要家長是有心人,帶孩子隨時隨地發現字,並隨機引導孩子去觀察,或者讓孩子讀出來,或者教孩子識認生字。堅持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對字特別敏感,其實這恰是利用識字興趣敏感期教孩子識字的原理。一般來說,這個敏感期持續到三四年級後慢慢就消失了,你再引導孩子去觀察時,孩子就沒了興趣。

  以上給出的方法,希望家長反覆讀,認真理解,只要你願意做有心的爸爸或媽媽,韓老師相信你能夠學以致用。我總結出的這些方法,很多家長都採用過,效果也非常不錯。但是如果你想做懶惰的父母,再好的方法對你來說都沒用。但我相信你是有責任感的好爸爸或好媽媽,現在你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會為孩子今後的學習鋪平道路。


韓國成老師

過年好。

我是一名非常關心孩子教育問題的爸爸,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我不到自己孩子遇到過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朋友遇到過,這是一個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

不過題主不用擔心,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其實還是很容易的。

一、多閱讀

我在閱讀上的建議有如下幾點:

1、親子閱讀

這個應該每天都要有,別的細節我就不說了,如果爸爸媽媽對一本書把握不住可以在網上搜一下這本書的一些書評或者導讀之類的,可以幫助父母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提高指引質量。

我想重點說的是在親子閱讀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指讀”。沒錯就是你一定要用手指指著你讀的每一個字同步進行,孩子如果沒注意看,那就停頓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又或者講解一下,總之儘量保證孩子的眼睛跟著你的手指走,耳朵跟著你的聲音走。

我家孩子就是在我的這種訓練下(當然還有別的,比如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字詞句,仍舊是“指讀”),孩子沒上學之前已經能夠自己讀書看報了,當然意思理解上肯定很多時候是十萬八千里。

2、大聲朗讀

可以跟讀,也可以自己讀,大人糾錯。一定要發出聲音來!切記!如果題主感受不到兩者區別你可以自己測試一下,默讀非常順暢的段落,如果你是朗讀,你會發現並不流暢,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呢。

大聲朗讀既可以培養語感又可以暴露出孩子識字中存在的問題,意思可以慢慢理解慢慢提高,這個可以不著急,但是字還是應該讀音準確的。

補充一句,英語學習也應如此。

二、組詞聯繫

很多時候孩子記憶一個字其實是有聯繫的,他們記得往往不是一個字,而是一個詞。舉個例子:孩子在學“清晨”的“清”字時候,由於這個詞先入為主的存儲進大腦之後,當這個“清”和“晨”放在一起,孩子很容易調出來“清晨”二字,但是如果你去聽寫“清潔”或者“清澈”的“清”,孩子由於對“清潔”、“清澈”本身不熟,所以無法通過“聯想記憶”調出來到底是哪個“qing”。

因此,我和題主的建議是日常就要給孩子養成組詞的習慣。

沒課不是都會有生字嗎?每個字都儘量多的組詞,都寫下來,記不住沒關係,每天反覆讀幾次,讀上幾天這個語感就有了,也就是說當孩子聽到這個發音的時候就不會陌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效果就會特別明顯了。

而且這麼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記憶深刻!如果題主不怕麻煩,可以把詞進行分類,比如近義詞、反義詞、AAB結構、ABB結構、ABAB結構……這樣堅持下來你會發現孩子對字詞的掌握真的會非常棒!

三、聽寫

是的,就是老師佈置的那個作業。

我有一個小秘籍送給你:聽著的時候不要只侷限於課後的字,你要把課文中的一些你認為孩子可能不會的也聽寫上,然後聽著過程兩字詞建議字詞讀三個或者四個,只讀一遍,如果孩子短時間記憶沒問題你可以嘗試一次讀五個;四字詞同理。

通常一個人能夠短時間記憶五個詞就非常厲害了!這個訓練對孩子很有幫助的!我家這幾年一直這麼練習。

四、造句

因為是低年級,所以我建議造句練習。實際上很多時候檢驗一個字詞孩子是否掌握了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造句!如果用詞得當那就沒問題了,而且這種情況下忘記的可能性就極低了。

以上建議都是我實踐中的心得,我家孩子從上學以來語文基礎分基本上沒丟過分或者丟分極少,我認為跟我們日常的學習方法有很大的關係。

最後我想說,不要受那些老師給家長佈置作業什麼的言論影響,事實上如果你能在孩子身上真的投入足夠的精力,那麼孩子一定會有很大進步的。當然,選擇正確的、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而我的經驗就是不斷的嘗試、改進,不怕暴露問題,發現一個問題就想辦法解決一個問題,而這個過程的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教育一一不畏難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新年快樂!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正在帶二年級語文的我,也經常被苦惱的家長問道這樣的問題,我是這樣回答的:

一二年級的語文書中識字是重頭戲,孩子在這兩年裡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多個,掌握會寫漢字800~1000個,可以說識字量是巨大的,尤其是新改版的部編版教材,一年級上冊開篇就是一單元的漢字,然後才是學習漢語拼音。幾乎每課的識字量都是十幾個,這就需要孩子在入學前已經具備了有生活中識字的基礎能力。一些忽略了啟蒙教育的家長,等孩子一入學立刻就會有被落下的感覺,就如上面問題中表述的那樣,總是記不住,忘得快。那是因為你的孩子沒有發現漢字的規律,沒有識字方法,總在死記硬背造成的。所有的高效學習都是建立在科學的學習方法之上的

,我建議大家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抓課前預習,加深初步印象

現在老師們經常會佈置預習作業,其中一個關節就是讀課文識記生字。但有些家長總抱著老師課上會講的想法糊弄過去,孩子掃一眼,讀一遍就匆匆簽上名字,殊不知這樣敷衍的做法恰好害了孩子。我們應該認真的帶領孩子初讀課文,並幫助孩子用彩色筆圈出文中的生字詞,再讓孩子認讀後面的生字並組詞。在這個預習過程中孩子就完成了對生字的初步認識,從發現到觀察到聯繫生活運用的全過程。第二天課上孩子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面對老師的問題不會一問三不知,正確的回答更會給孩子巨大的滿足感,這也極大的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二、生活中識字,提高自主意識

其實,聯繫生活識字是最直觀的方法,針對一年級學生老師也會採取這種方法,讓孩子回憶在生活的什麼地方見過這個字,然後引導孩子加深印象。家長在輔導孩子時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多點耐心,多點陪伴孩子不再懼怕漢字,產生主動識字意識,識記漢字就不再是家長頭疼的事了。

三、親子共讀,在潛移默化中識字

我們常說學習一門語言最好的方式,是找到語言情景。學習漢字也是如此,閱讀就是最佳的學習情景。有經驗的家長髮現,在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孩子就會認識許多出現頻率高的漢字,尤其是能夠跟畫面聯繫起來的字詞,孩子記得快而牢固。這就說明把漢字帶入到文本中去隨文識字,比單調枯燥的單個識字,效率要高很多。家長可以每晚睡前給孩子讀繪本,讓孩子看著書,你讀他聽,或兩人一起讀,還可以鼓勵孩子讀給你聽,既鞏固了舊字,又接觸了新字,還能拉進親子間的關係,可謂一石三鳥啊!

識字是語文學科必備的基礎能力,這對孩子今後的學習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家長能夠意識到嚴重性就是良好的開始。上面介紹的三個方式方法,都是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入手,在不壓抑天性的基礎上,調動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萬事開頭難,家長們要做好足夠的心理注備,用耐心和平常心去引導教育。


善良初心

孩子剛上一年級,記不住生字是很正常的,俗話說熟能生巧,只有熟悉、掌握了才會記得牢。對此,我有幾個建議:

1.熟記漢語拼音



發現很多孩子不認識、記不住生字根源是漢語拼音沒有學好,遇到生字、詞不會拼讀,越不會越牴觸,就學不好。只有把漢語拼音學好了,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這樣就記得清楚。

2.準備一個生字詞本

每天學習的生字詞都記在一個本子上,每隔三天讓孩子把前面學習的生字翻出來複習一遍,做到溫故而知新,這樣就記得牢了!

3,根據字的偏旁部首和意義來記


如上圖的“男”屬於象形字,由“田”和“力”上下結構組成,古代主要是男人在田地耕種,男人也是力量的代表。這樣解釋以後孩子對於字的意思理解了,記得就牢固。

4.帶孩子出去玩,超市、廣告牌的生字都可以教孩子認識

生活處處有學問,帶孩子出去玩時看到超市便利籤、廣告牌上面的字都可以告訴孩子,教孩子認識

5.經常複習、溫故

俗話說“熟能生巧”。任何一個生字、詞,想要記得牢固就要經常去複習,溫故。

以上是我教育孩子的一些經驗,大家有好的意見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來自網絡)


Avivi遨翔雲端

孩子剛上一年級,家長的引導很重要,孩子記不住家長千萬別急,這樣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會讓孩子內心焦慮,缺乏自信等。我記得我上學的時候也經常這樣,尤其是歷史、政治這些,怎麼被都是記不住,但是現在讓我去記這些東西的話,很快就能記住了?我覺得我當時不會理解,只知道死記硬背。所以,我給您的建議就是:

1.讓孩子理解著去記憶,不要純粹的記字.一年級學的字一般都是比較簡單的,家長都能輔導,所以再教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把字的含義講清楚,或者多舉例子,只有理解了,才更更快地記住。

2.循序漸進。每天都要和孩子一起把以前學過的字複習一遍,不要嫌煩,尤其是孩子記得不熟的字,每天列個表,下次重點記這些

3.激將法。和孩子比賽看誰記得快。我一朋友他就是這麼教兒子的,背課文,和孩子比賽看誰背得快,背得熟,當孩子背得慢時,她就會說:“媽媽這麼笨都會背誦了,你咋還不會哪,趕緊的哦!”她兒子今年五年級,成績很好,也沒報過輔導班。

以上只是個人愚見,希望能給您帶來幫助。


成長的世界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有關記憶方法和能力培養的問題,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時間在10-20分鐘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孩子會感覺到累,容易走神,不僅體現在一年級孩子身上,很多小學生初中生也存在易記易忘的現象。下面我結合記憶特點和方法給一些建議:

1.聽覺記憶。先認真傾聽,然後在大腦中對漢字建立清晰的第一印象時,這時再教孩子字的讀音。為防止視覺造成干擾,可以讓孩子閉上眼,大腦中想像出這個字,專注聽家長讀音。可以讓孩子由認識一個字,會讀音,到拓展為幾個詞,這就為深度記憶打下良好的基礎。

  2.理解記憶。讓孩子進一步理解字的應用,一般來說,一年級孩子可能會說出一句話大概意思,也有可能說不清楚。這時家長進行場景的描述,讓孩子帶著情景去理解就相對容易多了。或利用事物進行記憶,如孩子用過的玩具,吃過的水果,或者花鳥魚蟲等,這樣孩子很快就可以理解意思,從而為準確記憶打下基礎。

3.在生活中鍛鍊孩子記憶能力,孩子上一年級後,課本所學知識絕不能單純死記硬背,還要考慮到在生活中應用,在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很多字,如室內物品上的標籤,戶外的廣告牌或店名,交通路口的指示牌等。隨機引導孩子去觀察,或者讓孩子讀出來,還可以進行,識字遊戲激發孩子游戲的樂趣,就容易讓孩子把學過的多個詞在遊戲玩耍中建立深刻的記憶印象。

4.結合課外閱讀一年級兒童必須要有課閱讀興趣的培養,如果孩子識字量小,家長可以陪伴閱讀,家長讀一段文章後,讓孩子從一句話中挑出認識的字,家長再結合一句話解讀整句話意思,讓孩子把認識的字就可以深度理解了。隨著孩子識字量的增加,可以讓孩子從一句話中挑出少量不認識的字,家長利用視覺、聽覺和理解記憶方法,教孩子識認生字後,就會不斷積累孩子的識字量了。現在家長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會為孩子今後的學習鋪平道路。


MYGIFT美吉家族


一年級的孩子總是記不住生字,首先應該讓孩子多讀課文,如果對課文不熟悉當然也記不住生字。其次應該教給孩子生字的筆畫筆順,該字可以組成什麼詞語?字意和詞也分別是什麼?掌握了字意和詞意之後,再復的讀幾篇課文。孩子對這幾個字有了一定影響的時候,讓孩子再逐類旁通,比方說“拎”字,lin,讀的時候就要,輕聲一點,可以找一張老奶奶拎著菜籃子的圖片,通過圖像理解記憶。也可以拿一個籃子,裡邊放上幾個水果,讓孩子感受拎東西的興趣。由一個拎字,再給他換一個偏旁,變成鈴ling,玲ling,嶺ling,聆ling。同時閱讀也是一種突破識字關的好方法,就彷彿是孩子在麥田裡拾麥穗一樣,孩子在輕鬆快樂中認識好多的字。只要家長肯用心,相信孩子會有進步的!


貼心媽媽

中國漢字不同於英文等其他國家文字,它們記憶的方式不同,因此,效果也自然不同。一年級的學生平均每天要學習記憶8-12個漢字,如果不能及時掌握,將會越漏越多。

識字是一個“長期工程”,因此,讓孩子保有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最大的學習動力,無疑,“寓教於樂”與“說教”比起來,前者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可以跟孩子在家裡玩玩識字的遊戲,既能幫助孩子增強漢字記憶,又能增進親子關係,還能讓我們有更多觀察孩子的機會,可謂是一舉多得。


下面介紹兩個用一副撲克牌就能玩的識字遊戲,希望給您一起幫助。

材料準備:把一副撲克牌進行加工,變成識字卡。即將學習過的漢字打印或者手寫在白紙上,大小與撲克牌接近即可。然後,剪下來粘貼在撲克牌上,增加硬度,是為了能持久使用。

遊戲1、出牌搶答

遊戲方法:以每人每次出一張牌的方式進行,參與遊戲者均可搶答,答對者將這張牌收回到自己手邊用以計分,待全部撲克牌出完後,清點自己收回的牌數,多者為勝利。

溫馨提示:1.初期家長適當慢速搶答,讓孩子體驗搶答成功的快樂。

2.識字記憶鞏固後,逐漸增加字卡的數量,過刪減已熟練記憶的字卡。



遊戲2:眾裡尋它

遊戲方法:將這些字卡撲克牌字面朝上擺放成一行九張牌的樣子。然後,由家長來說一個字,孩子則快速將這個指定字卡拿出來交給家長,依此方法進行,直到字卡全部取完。

當然,這個遊戲,家長與孩子是可以互換角色的,即孩子說,家長動手取字卡,這樣進行,互動性更好,孩子的興趣會更濃厚。

溫馨提示:孩子找不到的時候,家長要更具耐心,靜靜等待孩子去找到那個指定字。切記不可急躁與提示,否則興趣全無,一切將前功盡棄。



用兩個遊戲拋磚引玉,希望給您一些啟示,玩中學更適合低年級學生。

我是韓榮,集兒童心理學,營養學,小學教育為一體的一線教師,我的腦袋裡有很多的遊戲,這些遊戲有提高注意力水平的,也有提高體能素質的,還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希望我的遊戲能幫到您和您的孩子😊。


韓榮心理營養師

1.時時處處認字

比如坐公交,告訴孩子去哪,讓他自己找,他不會自然會問,有問題就有針對性了,孩子記憶會深刻些。

再比如,吃飯讓他點菜等等。

讓孩子感覺不認字很難受,認了字很有用。

這是激興趣。

2.課文識字

這時要幫孩子識字形,有些簡單獨體字,一般都象形,推薦三十六個字這部小動畫。

對於其他把字拆一拆,一般部首十某認識的字。

做小遊戲,拆分,加一筆減一筆遊戲等,對,重視百花園裡的方法。

精讀課文可以增加對字的熟悉。

3.閱讀

孩子這種情況多讀繪本,

很多孩子都是通過閱讀認識很多字。

注意親子閱讀天天堅持才出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