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獸離職:百度在錯誤的地方用了一個正確的人

我想,這件事必將在眾多媒體的解讀下,成為糅雜了金錢、政治、成敗、八卦、質疑的故事,而這些正是《瘋傳》這本書中所列的“瘋傳”的關鍵性因素。

本來去討論這件事有點無聊,但作為叫獸的朋友,作為一個比較瞭解他心路和真實境遇的旁觀者,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寫一寫自己的看法,談不上以正視聽,僅僅提供一個視角吧。

摘錄幾句吧:

“率先在信息流場景下開發創意工具,並通過智能創意,為信息流廣告顯著創造增量收入”,

“2017年11月,加入手百&feed體系,期間帶領產品團隊優化產品體驗,參與相關產品戰略規劃”,並且“與團隊一起在過去幾個月裡推動了feed體驗的明顯提升。”

儘管有人會說,這不過是面子上的說辭,但稱讚和稱讚是不同的,我們總能聽出對方的真誠與否。假設你是一個老闆,有人來問你一個前員工的事,如果這人不過爾爾,你又不願意毀人前程,只好說不錯,挺好。

但如果你真心覺得這個人不錯,你會怎麼說?你會說一些具體的細節,而且還會特別推薦一番,想想就能體會了。

不過,這還不至於捧殺一個年輕人,此後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幾個月前李叫獸又受命去負責手百的信息流業務。

據說單單信息流的業務,就有幾十個總監外加兩個VP在負責(這其中一個就是李叫獸),這陣容何其豪華。

所有的事在局外人看來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即使結果和過程都是一樣的。

一個重要的位置並不能讓一個並不擅長的人做得更好,反倒會更糟。

李叫獸擅長營銷,方法和理論,戰略思考,但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互聯網產品設計是他相對弱的地方,他學習能力再強,也不能一蹴而就。

我原來在中石化集團一個煉油廠工作,工廠最重要的部門最初是常減壓車間,後來是加氫裂化車間,工廠主要的領導幾乎全部是從這裡走出來的,像我所在的供汽車間,就不太可能成為工廠的高層。

今天我們談公司政治並不是一個很壞的名詞,頂多算箇中性詞吧,因為我還沒看到一個公司沒有公司政治的,只是程度強弱而已。阿里有,騰訊也有,中石化有,奧美也有,甚至我領導過的一個不足十人的部門,我暗中觀察居然也有派系和利益之爭。

所以很諷刺的是,你越是重視一個人,反倒越錯。

李叫獸不是萬能的,此前也沒有在大型組織中的工作經驗,或許假以時日他可以成長——就像李叫獸一直提倡的刻意練習一樣,但那畢竟還是需要時間的。

其他不再多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