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為何替鸚哥改名為紫鵑?

黛玉為何替鸚哥改名為紫鵑?

《紅樓夢》裡有很多改名記錄,其中比較典型意義的改名有寶玉將珍珠改為襲人,英蓮先後改為香菱和湘菱,黛玉將鸚哥改為紫鵑。上述三次改名,都體現了主奴之間的人身隸屬關係。

這三個改名中,最悲慘的是英蓮改名。英蓮,也就是“應憐”的意思了,自從那年元宵節仁靖巷的一頓大火燒了的甄士隱的居所,才5歲的英蓮便與家人天涯兩隔,呆霸王薛蟠從馮淵手中搶進薛家後,香菱受盡薛蟠老婆夏金桂的折磨。驕橫無比的夏金桂認為“香菱”這個名字是小姑薛寶釵取的,並以菱花不能比桂花香,也就是奴婢不能蓋過主子為名,勒令“香菱”改為“湘菱”,一個人連姓名權都沒有,大概是曹雪芹為她取名“英蓮”的原因吧。

三個改名中,最為曲折的是“珍珠”改為“襲人”。這裡就不得不說說賈母丫鬟的名字了,什麼“鴛鴦”、“珍珠”、“鸚哥”的,都是一些鳥的名字,大概是賈母上了年紀,愛鳥兒的熱鬧吧。“珍珠”改為“襲人”的曲折性,在於賈政不喜歡寶玉的濃詞豔賦,所謂“花氣襲人知驟暖”的這種春花爛漫,賈政是不喜歡甚至深惡痛絕的。原本是勒令改掉這個名字的,還是王夫人圓了一個很大的謊,說這名字是賈母取得,賈政才改名作罷。

接下來,我要回到“鸚哥”改為“紫鵑”這個問題了。《紅樓夢》第三回“林黛玉拋父進京都”鸚哥首次出現。賈母失去了女兒,黛玉失去了媽媽,才5歲的黛玉孤零零到京都投奔外婆和舅舅來了,帶來的兩個奴婢,一個老來昏聵,一個年少一團孩氣,老的叫王嬤嬤,小的叫雪雁,於是將自己的一個叫“鸚哥”的二等丫頭撥付給黛玉使用。到第八回時,雪雁受“紫鵑”姐姐指派,給黛玉送來手爐,這樣可以看出,賈母的“鸚哥”變成了黛玉的“紫鵑”。

此後《紅樓夢》中,鸚哥作為動物存在有過兩次,一是作為黛玉養的寵物鳥,不是跟其他凡鳥一樣道“萬福”,而是模仿黛玉的語氣背“儂今葬花知是我,他年葬我知是誰”;另一次是劉姥姥二進大觀園那次,這個精於世道的老太太滿口奉承賈母道:“誰知城裡不但人尊貴,連雀兒也是尊貴的。偏這雀兒到了你們這裡,它也變俊了,也會說話了。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綠毛紅嘴是鸚哥兒,我是認得的。那籠子裡的黑老鴰子,又長出鳳頭兒來,也會說話呢!”

黛玉為何替鸚哥改名為紫鵑?

黛玉將“鸚哥”改名為紫鵑,與寶玉改“珍珠”為“襲人”有著心氣相通的地方,這就是所謂的“木石前緣”了。至於黛玉為何獨喜紫鵑這個名字,我們從她在《葬花吟》和《桃花行》中反覆使用“杜鵑”這兩個字可以看出:《葬花吟》中有“杜鵑無語正黃昏”的寂寞哀吟,《桃花行》則留下“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千古絕唱,象徵了黛玉哀慟而亡的最終命運。

紫鵑也是無負於黛玉給她的厚愛的,她一生對黛玉的忠心耿耿、矢志不渝,集中體現在“慧紫鵑情辭試莽玉”一回,當紫鵑覺得寶玉的情感徘徊在寶釵和黛玉之間時,“金玉良緣”之聲已經在大觀園甚囂塵上,她編排出了黛玉要回蘇州原籍的故事,驚得寶玉如頭頂上響了一個焦雷,說出“要去連我也帶了去”這句心底裡的話,從而坐實了寶玉對黛玉的真情。至於黛玉去世後,紫鵑出家為尼,都是很自然的結果了。

黛玉為何替鸚哥改名為紫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