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黴病該怎麼防治?發病後對產量會造成哪些影響?

提起小麥赤黴病,知道的農民朋友會感到很可怕,不知道的,則會認為是一個普通的病害,為什麼這樣說?

小麥赤黴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上茬作物留下來的,是一種叫做子囊孢子的傳播體,比如你上一季種的是玉米,這些病菌就會遺留在玉米秸稈中,等到種植小麥後,找到一個合適的繁殖環境和溫度,就會開始發生病變,一般是在小麥揚花期、灌漿期進行感染。

小麥赤黴病該怎麼防治?發病後對產量會造成哪些影響?

通過往年的觀察,如果小麥在揚花期、灌漿期時出現連陰雨天氣,赤黴病大面積的發病幾率會加大,有人說,降雨次數越多,降水量越大,則小麥赤黴病發病就越嚴重(這種情況有待考證,不過還是有一定的說法的)。

小麥赤黴病對整株小麥都可以造成危害,從頭到底,其中受損最嚴重的則是穗部,患病輕的,會造成小麥植株發黃、發枯,嚴重的,直接造成死亡,如果整塊地發病面積大,不及時防治,即有可能造成絕收。

隨著這麼多年農業技術的發展,小麥赤黴病的危害雖然說比較嚴重,但是也好防治,不過還是已提前預防為主,預防的辦法有以下3點:

小麥赤黴病該怎麼防治?發病後對產量會造成哪些影響?

1、選用抗病品種

如果當地的小麥赤黴病每年都有發生,在播種前選擇小麥品種上,一定要選用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先從根本上進行預防。

2、拌種預防

小麥播種前,用拌種劑進行包衣,能很好的預防赤黴病,比如吡蟲啉類的。

3、深耕滅茬,減少菌源

播種前的整地工作一定要到位,該深耕深耕,該滅茬滅茬,破壞菌源的繁殖環境。

小麥赤黴病該怎麼防治?發病後對產量會造成哪些影響?

除了以上3點預防措施外,假如已經發病了該怎麼防治呢?下面說的這幾種化學藥劑,是比較常見的,大家去農資店購買後,及時噴灑即可。

氰烯·戊唑醇、 戊唑·咪鮮胺、 咪鮮·甲硫靈、 戊唑·百菌清、 甲硫·戊唑醇、 戊唑·多菌靈等。

小麥赤黴病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只要你重視小麥的管理,及時發現病害,及時防治,最終的小麥產量不會收到影響,就怕的是,你不重視小麥管理,播種之後,打一遍除草劑就不管不問了,任其自由生長,等到收穫的時候,別人家的小麥比你多打幾袋糧食,你就傻眼了,後悔也來不及。

小麥赤黴病該怎麼防治?發病後對產量會造成哪些影響?

關於小麥赤黴病,小幫手就先說這麼多,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面評論中留言,看到後會一一解答,當然,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更歡迎你評論留言,大家一起來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