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吃主食,人會變得怎麼樣?

白奕田

不吃主食肯定是不健康的做法。

雖然有很多說法說高碳飲食帶來的後果嚴重,其原因是因為碳水化合物的過量攝入,導致糖分(碳水化合物最終會被分解成糖分)攝入過量,糖分短時間內無法被利用完,在身體中最終儲存為脂肪,長此以往,容易導致肥胖、三高、各種心腦血管慢性疾病。

但這絕對不是指“攝入了主食”引起了這些問題。我們每天的生命活動,工作學習,基礎的代謝都需要充足的能量,而這些能量絕大部分都是由主食來提供,如果少吃主食,不吃主食能量肯定供應不足,長期下去還會引起B族維生素攝取不足,導致B族維生素缺乏症;研究也有表明,缺少B族維生素嚴重還會引起失眠、頭疼、抑鬱等不利症狀。每天的主食要供應足夠,不僅能夠保證能量供應,提高辦事效率,而且能有效增加飽腹感,避免我們因為飢餓去攝取一些其他的高熱高脂食物,避免飢餓引起暴飲暴食。

主食中雖然含有很多糖分(碳水化合物),但這些糖分供生命運動所需,食用適量不會囤積成脂肪,只是如果過量食用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容易熱量超標,最終糖分囤為脂肪。但如果是零食、甜點中的糖分,不僅直接吸收,瞬間升高血糖,而且又毫無飽腹感可言,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利用,就被被存為糖元、脂肪。

所以適量吃碳水化合物是絕對合理的,它是人體重要的功能物質,不可缺少,只是不要過量食用,並不是“不吃”。


只有營養師知道

雖然有一種說法是:白米飯是垃圾食品,根據是因為現在的白米飯加工程度高,其中喪失了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餐後升糖速度極快,多吃容易讓人染上高血糖甚至誘發糖尿病。雖然這的確是有可能性的,不過人是不可能不吃主食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提到主食的量每天要保證450~600g,一餐裡吃一碗米飯是最好的,只要主食適量,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

如果不吃米飯,我們的飽腹感會嚴重不足,於是可能會增加蔬菜、肉類、魚蝦等食物的攝入量,而蔬菜中富含膳食纖維,而魚蝦、肉類也有更好的飽腹效果,對於腸胃來說,消化起來負擔會更重,消化時耗更長,單位時間裡,提供的能量和營養可能就會不足,長期下去,有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另外,穀物類、薯類食物中多少也是含有維生素B族、膳食纖維的,如果長期不吃的話,糖分會大量減少,人容易低血糖,也可能造成急躁、憂慮等不良情緒。

低碳的飲食對肝臟和腎臟的威脅也會更大,肉類、魚蝦中的蛋白質、脂肪成分更多,脂肪的消化需要肝臟幫忙,肝臟負擔增大,而脂肪、蛋白質提供的能量最終會產生酮體或者有毒的氨,腎臟需要加急排外,增加了腎臟的負擔,很多不吃主食的人,患肝臟腎臟疾病的概率會增加。另外,生物學上有一種叫做生物放大定律的說法,更高營養級的生物中會含有更多汙染物質,而主食類食物普遍是最低營養級別的植物,但如果放棄它們,用其他高營養級的食物代替,可能就會在飲食安全上埋下更多隱患。


王旭峰營養師

要維護身體健康,一定要均衡營養。這是大家普遍認可的道理。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人選擇“長期不吃主食”呢?其實,之所以有這個問題,是因為現在流行一種說法,那就是“不吃主食可以減肥”。這種說法靠譜嗎?長期不吃主食人會變成怎麼樣呢?接下來我將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吃主食真能減肥嗎?雖然不吃主食這種做法比較極端,不值得提倡,但還是不情願地告訴大家,不吃主食還真可以暫時把體重降下來。因為,所謂主食一般是指米飯、麵條、饅頭、麵包等等,這些其實都是精米或者精面做成的—也叫“白米白麵”。它們都比較容易消化吸收,升糖指數比較高,血糖升高以後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而胰島素會把大部分的糖份運送到了脂肪細胞裡儲存起來,身體裡的脂肪就會存儲的越來越多,腰就會越來越粗,以至整個人也會越來越胖。而不吃主食以後,也就沒有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由血糖轉化為脂肪的通路被阻擋,自然減少了脂肪的堆積,達到了暫時減肥的效果。

第二,那麼長期不吃主食的減肥方法可取嗎?會對人體產生怎樣的危害呢?長期不吃主食的減肥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其實,不吃主食危害很多,因為沒有了碳水化合物的來源,身體就會去消耗蛋白質,以此來產生能量提供機體生理所需,這就破壞了蛋白質原本在人體內承擔修補肌肉和身體其他組織的重要任務:1、葡萄糖是大腦的唯一供能來源,主食攝入過少,會對大腦健康形成危害。近年來,腦部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可能就與不以穀物為主食和動物性食物攝入量激增有很大關係。2、主食吃得少了,攝入肉類食物必然增多。而研究表明,肉食攝入過多是結直腸腫瘤發病率升高的重要“幫兇”。3、人體能量有三大來源—碳水化合物(即主食)、脂肪和蛋白質,它們的科學配比應當是:碳水化合物不得低於55%,脂肪不得高於30%,蛋白質佔15%左右。如果不吃主食,機體就缺少了重要的能量來源,長此以往必然對健康產生影響。

第三,那麼對於主食,我們究竟持怎樣的態度比較科學呢?正確的方法應該是,主食不是不吃,而是適當少吃,還要聰明地選擇主食的種類。健康的減肥,首先要吃的飽,還得熱量少,並且還需要口感好,這樣才能長期堅持。而長期可以堅持的,才能最終保證我們瘦身不反彈。澱粉多的主食主要有三類:1、稻穀類,比如水稻、小麥、高粱、玉米等;2、根狀物的薯類,比如紅薯,馬鈴薯,山藥等;3、豆類,比如大豆,蠶豆,綠豆等。對於減肥者來說,要少吃精細的白米白麵,而應選用糙米、玉米或者紅薯、芸豆、大豆等升糖指數低的食物來代替傳統的白米白麵。只有這樣,在飽腹感相同的情況下,我們攝入的熱量才會大大減少,我們的血糖也會更穩定,胰島素分泌也會穩定,而脂肪的合成就會大大的減少,久而久之,自然我們的肥胖就會有效的改變了。

(選好主食幫助減肥—圖片來自網絡)


菊花使者林國樂醫生

變傻~~國外有證據表明,長期不吃主食可能造成記憶力下降甚至失憶。

主食主要是指我們每天吃的穀類食物和薯類食物,佔一天總能量的55-60%,也就是一半多的能量是來自主食,碳水化合物提供的。

長期不吃主食會導致血糖含量降低,嚴重的會導致低血糖。

長期不吃主食,吃再多的蛋白質也不能很好的吸收,容易導致營養不良。

長期不吃主食,體內的碳水化合物會儲備不足,將導致肌肉出現疲乏,人會顯得無力。

主食、蔬菜和肉類提供不同的營養素,缺一不可,沒有任何一種食物能一下子含有這所有的營養素。

只有平衡膳食才是健康的基礎,實現合理營養的根本途徑。


營養百事通


首先,三大生熱營養素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即糖類又可稱之為主食)。那麼,如果你長期不吃主食而同樣吃脂肪高的肉和油大的菜餚同樣是起不到減肥的作用的。所以長期不吃主食而依舊吃很多肥膩菜餚對身體暫無大礙。


其次,雖然三大生熱營養素可以互相轉化但過程中有些不好的物質,多少對身體都有些影響。

最後,主食是唯一一種能迅速補充大腦能量的食物,如果長期不吃,其他二種生熱營養素轉化需要點時間那你短時間內可能會有反應比平時慢的情況。所以,如果想減肥,少吃點主食以雜食為主為宜。


長期嚴格不沾主食的做法不可取,題主可能是認識了錯誤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方法了,

Appetite雜誌(2009年2月號)發表一項美國塔夫茨大學心理學教授Holly A. Taylor的研究,結果發現完全斷絕碳水化合物的減肥法非常可能對記憶力和思考力等的認知能力有不良影響。還會引起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等等症狀。


目前當前在減脂界比較流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例如:生酮飲食等等,這種飲食方式在傳播過程中存在各種偏差。以至於造成了許多副作用,招來了各路營養專家的抨擊,甚至有人提出了中國人的體質不適合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低碳水會化合物飲食有幾個要點:

1.儘量不吃白色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精製主食,各種豆子和粗糧需要吃一些的

2.儘量不吃水果,除西紅柿和牛油果

3.儘量不喝各種果汁飲料,各種乳製品也只能少量

4.起床半小時左右完成早餐

5.每週六或者週日忘記以上四條原則,放開肚子吃主食吃甜品吃水果。

前四條很重要,但第五條更重要,如果長期不攝入高GI碳水化合物,人體會難以適應,不但會降低基礎代謝率,還會造成肌體生態紊亂。所以每週一次的盛宴是讓身體得到恢復,告訴身體,我目前生活的很好。健康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是一場持續行動,減脂塑形更是一場心理建設。


所以請正確的認識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配合上運動健身,用安全高效的持續行動塑造美好人生!


傑克健身教程

致胖的“元兇”是總熱量而不單純是主食,長期缺乏主食會導致肌肉無力甚至失憶。

幾年下來,阿麗的身材確實保持得非常苗條,但在最近的一次體檢中,她卻被查出了貧血,而且在每次運動結束後,阿麗都會感覺全身肌肉無力,整個人非常疲憊。

針對這種情況,中國食品科學學會運動營養食品分會專家組成員、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物化學教研室主任曹建民博士日前在一個關於運動與健康飲食的論壇上分析說,這可能與她的飲食中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有關。曹建民強調:“在運動與膳食營養的補給中,除了適量的蛋白質、脂肪和水之外,最重要就是碳水化合物的補充。”而國外有研究指出,長期缺乏碳水化合物可能造成記憶力下降,甚至失憶。

缺乏碳水化合物 肌肉疲乏又無力

時下不少時尚女性將米飯、麵條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視為身材“大敵”,尤其在運動健身後對它們敬而遠之,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運動與膳食營養補給中,除了適量的蛋白質、脂肪和水之外,最重要就是碳水化合物的補充。”曹建民說,根據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介紹:WHO推薦的適宜膳食能量構成是:來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為55%~65%;來自脂肪的能量為20%~30%;來自蛋白質的能量為11%~15%。運動時機體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來參與供能、維持運動強度,併為肌肉和大腦提供能量。

與蛋白質和脂肪不同,身體中的碳水化合物貯備非常有限,如運動時人體得不到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供應,將導致肌肉出現疲乏而無動力。不僅如此,如果膳食中長期缺乏主食還會導致血糖含量降低,產生頭暈、心悸、腦功能障礙等問題,嚴重者會導致低血糖昏迷。

長期不吃主食可能造成失憶

而美國一項最新醫學研究指出,女性如果不攝取碳水化合物食品,還可能造成失憶。

美國塔弗茲大學的調查發現,不食用意大利麵、麵包、比薩餅、馬鈴薯等高能量食品達一週的女性,出現記憶與認知能力受損。負責這項研究的心理系教授泰勒指出,這是因為腦細胞需要葡萄糖作為能量,但腦細胞無法貯存葡萄糖,需要透過血液持續供應,碳水化合物食品攝取不足,可能造成腦細胞所需要的葡萄糖供應減少,因此,對學習、記憶及思考力造成傷害。

碳水化合物導致發胖是誤解

“然而,目前仍有很多人認為攝入碳水化合物會導致發胖,因此往往減少對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曹建民強調,事實上,人是否長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總熱量的攝入量超過了消耗量。如果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同時又減少了脂肪的攝入,攝入的總熱量就不會超標。如今,作為國際運動營養專業領域的一個普遍共識,許多國家均推崇運動員每餐食用不低於兩種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曹建民指出,日常的碳水化合物來源非常豐富,但健康並且低脂的才為優質碳水化合物。除了我們所熟悉的穀類、麵食外,馬鈴薯是極佳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一箇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148克)的碳水化合物總量為26克,並且不含脂肪和膽固醇。

同時,馬鈴薯鉀的含量非常豐富,其鉀的含量比香蕉還要高,也比一般的穀類要高很多,鉀有助於維持正常神經衝動的傳遞、幫助肌肉正常收縮,預防肌肉痙攣。此外,馬鈴薯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優點,就是含有非常豐富的膳食纖維。一箇中等大小的帶皮馬鈴薯含有2克膳食纖維,約佔人體每日所需膳食纖維攝入量的8%。

曹建民說,在運動膳食中馬鈴薯一直以來備受推崇,例如烤馬鈴薯、馬鈴薯沙拉、牛肉燉土豆等這些馬鈴薯菜餚會經常出現在運動員賽前和比賽期間的食譜中


健康守門人

首先中華民族在一萬多年前就開始種植食用穀物了(主食)。首先來看看主食會給人帶來碳水化合物和葡萄糖以及少量的蛋白質。那麼蔬菜肉類裡有那些品種可以滿足上述三個條件的嗎?答案是肯定的太多了。根莖類蔬菜也屬於主食範疇內。所以你不是可以的,是避不開主食的。吃什麼都不要刻意,中國人吃東西向來都是和簡單養生掛鉤的,比如吃飯沒胃口該吃什麼,是食火還是燥熱該吃什麼我想各位看客都知道。中國的美食是最科學的,你身體缺什麼營養你的大腦會告訴你的。比如你一個月不吃舔的兩個月不吃水果,你的大腦會告訴你吃點糖,還會告訴你吃點橘子橙子這些高維C的食物而且十分強烈。不信你們可以試一試。只要你吃東西就不會怎麼樣的。你要不吃會怎麼樣。呵呵(^_^)


快樂一生204330939


長期不吃主食身體會去消化蛋白質,以此來產生能量,這就破壞了蛋白質原本在人體內承擔修補肌肉和身體其他組織的任務.(1)碳水化合物(即主食)攝入不足,身體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也就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有毒廢物不能及時排除,就會造成膚色黯淡,臉色難看.(2)主食類食物攝入過少,會對大腦健康形成危害.近年來,腦部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與不以穀物為主食和動物性食物攝入量激增有很大關係.
(3)主食吃得少了,食肉必然增多.研究表明,肉食攝入過多是引起脂溢性脫髮的重要“幫兇”.(4)人體能量有三大來源——碳水化合物(即主食),脂肪和蛋白質,它們的科學配比應當是:碳水化合物不得低於55%,脂肪不得高於30%,蛋白質佔15%左右.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的消費底線是300克.


菁蘭匯美

現在有許多人都不喜歡吃主食,他們喜歡吃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如果是長期不吃主食的人,他們會變成什麼樣呢?身體是不是會有變化?

我的答案是肯定有的。長期不吃主食,自然會引起我們身體一系列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以好的變化,也可以是不好的變化,關鍵還是要因人而異。不過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大家,這種變化對於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利的,甚至會危害人體的生命,只會對少部分人是有利的,不過特別少。

因為我們人類的身體是經過了上萬年的變化而來,基本適應了現在的環境。我們的祖先早就幾千年前就開始以水稻,小麥等食物為主食,一直延續到今天,水稻和小麥都是我們食物的主食,我們的身體已經完全適應吃水稻和小麥。然而,我們突然的改變這一切,自然會引起我們身體的變化。

所以說我們還是不要輕易改變這些習慣,以上就是我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