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死了11年後,竟為關羽“刮骨療毒”? 真相是什麼?

在小說《三國演義》第七十五回中,記載了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

那麼,問題來了!看過《三國》的朋友都知道,華佗死於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關羽中毒箭則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的事,其間相隔11年,死人焉能醫活人?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據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國著名醫學家。少時曾在外遊學,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行醫足跡遍及安徽、山東、河南、江蘇等地。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
華佗死了11年後,竟為關羽“刮骨療毒”? 真相是什麼?

具體原文如下:時關公本是臂疼,恐慢軍心,無可消遣,正與馬良弈棋;聞有醫者至,即召入。禮畢,賜坐。茶罷,佗請臂視之。公袒下衣袍,伸臂令佗看視。佗曰:“此乃弩箭所傷,其中有烏頭之藥,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無用矣。”公曰:“用何物治之?”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懼耳。”公笑曰:“吾視死如歸,有何懼哉?”佗曰:“當於靜處立一標柱,上釘大環,請君侯將臂穿於環中,以繩系之,然後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颳去骨上箭毒,用藥敷之,以線縫其口,方可無事。但恐君侯懼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環?”令設酒席相待。公飲數杯酒畢,一面仍與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於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驚。”公曰:“任汝醫治,吾豈比世間俗子,懼痛者耶!”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盆。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伸舒如故,並無痛矣。先生真神醫也!”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

華佗死了11年後,竟為關羽“刮骨療毒”? 真相是什麼?

關羽的故事,是東漢末期時,劇痛難忍,但他不怕,而且談笑風生!

《三國演義》裡,關羽更是忠義的代名詞。

關雲長戰曹仁於樊城,時間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關雲長也就是在那時中箭受傷,並因而發生“刮骨去毒”的故事。而早在11年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華佗因為曹操頭風發作屢召不至,操“大怒”,拿回許昌,“遂考竟佗”,也就是拷打至死。

真實歷史

不過,歷史上的華佗並未給關公治過箭傷,二人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關羽中箭刮毒確有其事,這在《三國志·關羽傳》已有記載,其詳細情況與《三國演義》所述相似,但可惜書中沒有記下醫生的姓名。

羅貫中之所以將醫生寫成是華佗,大概因為華佗是當時的名醫且擅長外科手術,治箭傷理更不成問題。如此“有根有據”,加之作者的生花妙筆,把故事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何人不信“刮骨療毒”的真實性呢?


華佗死了11年後,竟為關羽“刮骨療毒”? 真相是什麼?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割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飲酒,言笑自若。

他在體育養生方面的貢獻也是十分突出的,在他的鑽研、觀察下,華佗專門為年老體弱多病的人編排了一套健身操,健身操的名字叫“五禽戲”,既然叫“五禽戲”就與動物是分不開的,分別是虎、鹿、熊、猿、鳥。通過模仿老虎的向前撲、鹿的轉頭、熊的撲倒起立、猿的跳躍、鳥的展翅來強身健體。

華佗還將這套“五禽戲”健身操發揚廣大,在華佗經過的地方都會向他們傳授。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起來做一做,出一些汗,身體馬上就會輕鬆便捷很多,體弱的人做這套操還可以增強體質,減少生病。華佗的弟子吳普謹遵師教,經常用這種方法鍛鍊身體,活到九十多歲的時候還很健康,視力、聽力都很好,牙齒也很牢固。“五禽戲”至今仍被流傳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