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封神之路——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歌曲《說唱臉譜》中有這幾句歌詞:“那一天爺爺領我去把京戲看,看見那舞臺上面好多大花臉……藍臉的竇爾頓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是的,關公(關羽)是戲劇舞臺上久演不衰的人物形象。關於關羽的故事,千百年來,一直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而且,關公後來從“人”變成了“神”,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關羽的封神之路——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關羽,是《三國演義》中一位重要人物。這個人物,無論是他作為將領的豪邁、勇武、忠義,還是作為男子漢的堂堂正氣、光明磊落和義薄雲天都是令人景仰的,他的人格,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以至於到了宋代,關羽都被神化了,成了“關帝”神,也有將其稱作“武財神”的。

還有,後世曾經將關公推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曾經點評和修改過《三國演義》的清初文學批評家毛宗崗(1632-1709)稱關羽為三國三絕之“義絕”。

據說1994年在拍攝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時,總導演王扶林對飾演關公的演員陸樹銘說:“你知道關公這個角色的重要性嗎?你過去飾演的所有角色加起來再乘以十,都抵不上一個關公!”可見,關公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關羽的封神之路——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陸樹銘飾

史書《三國志》中記載:關羽(160—220)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運城市)人。

據說關羽原來不姓“關”,是因為見義勇為拔刀殺了惡人,逃亡到涿郡,才改名關羽,後遇到了正在招兵買馬的劉備和張飛,於是就有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美談。

在正史中,《三國演義》中著名的關羽斬顏良解白馬圍、被封為漢壽亭侯;掛印封金義無反顧追隨先主劉備;關羽被劉備封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總督荊州事;孔明稱讚美髯公絕倫逸群;關公刮骨療毒全無懼色;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曹操欲遷都以避其銳等等,這些都能坐實。

關羽,是《三國演義》中又一位靈魂式的人物。作者羅貫中以及後來修改這本書的毛氏父子,都在這個人物身上寄託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精神信仰。

比如說封建忠君思想,比如說仁義思想,再比如說“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思想。只要看看這本書的回目,就能明白作者的良苦用心了,比如“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溫酒斬華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關雲長掛印封金”、“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亭侯出五關斬六將”、“關雲長單刀赴會”、“關雲長義釋黃漢升”“水淹七軍”等等。

溫酒斬華雄

雖然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關羽被逐漸神化了,但首先他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男人。

關羽是一位粗獷的重量級的壯士,也是一位高大魁梧的美男子。

《三國演義》中關於他的肖像是這樣描寫的:“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身長九尺,髯長二尺。威風凜凜,相貌堂堂。”

由於關羽鬍鬚長而黑,很有特色,所以被稱為“美髯公”。關羽的美,有別於周瑜的美,關羽是北方男人的粗獷雄渾的美;而周瑜呢,則是江南水鄉男人的那種精緻細膩的美。

黃維德飾周瑜

關羽武功高強,他面如重棗,五綹長髯,身著青蟒袍,手提青龍偃月刀,胯下追風赤兔馬。一身打扮和裝備,看起來就很威武和雄壯,更別說他還有絕世的武功了。他自詡於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樣。

其實,也確實是這樣,他是蜀國“五虎上將”之首,不僅僅是蜀國,就是在整個三國的範圍內,關羽的武功都是數一數二的,這些,僅僅從一些重大戰事中就可見一斑。

從來都是英雄愛寶馬,關羽當然也不例外。曹操為了收買關羽,將俘獲的呂布的赤兔馬也賞賜給了關羽,這正好成就了關羽英雄的神話。由於赤兔馬追風般的神速,就給關羽這個英雄人物插上了翅膀。

在戰場對決廝殺中,他往往會如“神兵天降”一樣,令敵人措手不及就被斬首。比如說斬河北名將顏良時,就是因為赤兔馬的神威,關羽出其不意地突然殺到,顏良還在麾蓋下發呆,還未來得及拿兵器,就被關公斬首了。

關羽的封神之路——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但關羽並非一介武夫,他性格內斂沉靜,重情義,少言語,有內涵,而且喜歡讀書,有謀略,可以說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領。

這些,僅僅從曹操對關羽的器重和推崇就能印證。像曹操這樣能煮酒論英雄的政治家,其知人善任的功力當然是沒的說,他敬慕關羽的為人,想要收買和挽留住關羽,於是上馬金,下馬銀,三日宴請,五日賞賜,甚至不惜封侯賜爵。

但正如孟子所說的——真正的大丈夫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關羽真乃大丈夫也!他重兄弟情義,不忘其“桃園結義”的誓言,將曹操的賞賜原封未動地返還給他,所謂“掛印封金,拜書告辭”,千里走單騎去尋找兄長劉備,令曹操也甚為感動。

但是,關羽的性格中也有明顯的缺點,若是用孔明的話來說,那就是——“剛而自矜”,他自負、傲慢、剛愎自用,目中無人。

他傲慢地認為大將黃忠是一名老卒,曾恥於與黃忠為伍,不願受漢中王劉備授予的五虎上將的頭銜;將諸葛亮的褒獎之信:“馬超不及美髯公的絕倫逸群”遍示賓客;因傲慢破壞了“吳蜀聯盟”,後在曹操和孫權兩軍的夾攻下,導致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英雄末路,兵敗身死。

劉備奪取了益州,拜關羽總督荊州九郡事。這時候,是關羽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也是他人生的巔峰時刻。西哲曾經說過,當你春風得意的時候,也是你人生最危險的時候。大概真是這樣。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當關羽用計水淹了曹操的幾十萬大軍(七支精銳軍隊),並生擒了大將於禁,斬了大將龐德,又奪取了襄陽,兵圍樊城,使樊城守將曹仁聞風喪膽。從此,關公威震華夏,嚇得老奸巨猾的政治家曹操都“欲遷都以避其銳”。

這時候,曹操的謀士司馬懿、蔣濟向曹操獻計:“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

但孫權也是一代梟雄,他不是那麼好欺騙好糊弄的,自赤壁之戰以來,孫劉就一直結盟,吳國和蜀國一直是友好鄰邦,孫權是不會輕易打盟友的主意的,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而且“聯吳抗曹”一直就是劉備和孔明堅守的政治綱領,這個政治綱領,想必關公是知道的。但關公的錯誤恰恰就是違背了這一政治綱領。

當孫權派諸葛瑾為使臣去荊州為其子求婚聯姻的時候,誰知驕傲自大目中無人的關公竟然說:“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關羽的封神之路——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這句話,真的令人很震驚。想想人家吳國國君的公子來向你一個蜀國將領的女兒求婚,有什麼配不上你的?況且退一步講,就算你不願意許婚,也不能太傲慢無禮了吧,因為是友好鄰邦,再怎麼著也不能辱罵使臣並將其逐出吧。這真是犯了睦鄰友好的大忌了。

就這樣,孫劉聯盟被關公破壞了。

關公拒絕與孫權聯姻,破壞孫劉聯盟,違背長期以來蜀國“聯吳抗曹”的政治綱領,是導致荊州腹背受敵的主要因素。

從此,關羽的人生進入最危險的時候。接著,東吳年輕將領陸遜向關公拋出了一頂蓄謀已久的高帽子。他以故作謙卑的浮誇之信矇蔽了關公,使關公放鬆了對東吳的防備,加之,用人不當,致使手下將領糜芳、傅士仁投降了東吳,呂蒙用計白衣渡江,荊州失守,關羽在曹操大軍的圍攻下,敗走麥城,走向了窮途末路。

就這樣,一代名將兵敗身死,享年60歲,令人不禁掩卷嘆息。關公在臨死時曾對勸降者說:“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其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浩然正氣,仍然令人肅然起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