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忍的”幼兒園園長,卻讓我知道,共情絕不是等孩子哭完那麼簡單

“残忍的”幼儿园园长,却让我知道,共情绝不是等孩子哭完那么简单

“残忍的”幼儿园园长,却让我知道,共情绝不是等孩子哭完那么简单

我當時在做幼兒園教師的時候,曾經目睹過一個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例子。當時我還不能品咂出這裡面的教育深意,但是越回頭看,越是讓我受益無窮。

有一個分離焦慮很嚴重的孩子,恰好是第二天入園。大家都知道,孩子入園的分離焦慮在第二天尤為嚴重。這個孩子就是,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鼻涕眼淚一大把。

我們新老師,看著都十分憂心。那是入學季,老師的人手嚴重不夠,安撫了這個,就不能安撫那個。可是這個孩子哭得實在太嚴重,我暗自想,看樣子需要專門給他配一個老師全程全天看護。

我們正在思考這個棘手的問題時,從教三十年的園長出面了。我頓時鬆了一口氣,想看看園長是如何處理的。

園長先是蹲下身,花了5分鐘去擁抱孩子,然而不怎麼管用。孩子自始至終情緒仍然十分激動。

園長的做法,當時我不理解,但是過後看,讓我受益終生。

園長把哭得最兇的那個孩子,單手抱在懷裡,然後抱著他一邊走,一邊照常照顧其他孩子。園長沒有把這個孩子當作唯一。

孩子也是很靈敏的,一看園長沒有隻安慰他一個人,立刻更加歇斯底里的大哭起來。邊哭邊蹬腿,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

當時我心裡想的詞彙就是“殘忍”。

明知道這個孩子的分離焦慮如此嚴重,為什麼不去多安慰一下這個孩子,也不專門配一個老師來陪著他呢?

但是奇怪的是,用這種方法,孩子的分離焦慮情緒竟然很快好了。

也就是說,幾個老師陪著、哄著和拍著都不管用的分離焦慮情緒,竟然被如此“殘忍”的園長,用一種奇特的方式來解決了。

逐漸的,孩子慢慢的不哭了,好奇的看著其他的孩子玩耍,呼吸的起伏也安靜下來了。這個時候,園長才把他放下,讓他摸索起了玩具。

第二天的會議中,我向園長提問了我心中的不解:

為什麼, 你沒有給他單獨的關注,卻用這種方式讓孩子逐漸平靜下來?

園長如是回答:

首先,我要讓孩子知道,幼兒園是一個集體,他一定不是最重要的那個人。我不能為了他的需要,而去忽視其他的孩子。

很多老師認為,應該專派一個人員專門陪著他,我覺得那樣不對。他在我的懷裡,隨我一起巡視幼兒園的時候,他會感覺到有很多其他的孩子,都和他一樣,需要老師的照顧。自然而然的,他不會把自己當成最重要的,也不會養成自我中心主義。

我佩服的點了點頭。教養,就是在幼兒園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的。

園長接著說:

其次,我們要發揮的是成人對孩子的“引領”作用。即是:我作為成人,有處理情緒更豐富的經驗,我會引領你,穿越情緒雜亂的湍流,學會幼兒園的規則。

我給孩子傳達的信息其實是:我知道你心裡很難過,很焦慮,沒關係,我帶領你,你跟著我,慢慢就可以處理好情緒。

在那種情況下,孩子是什麼狀態呢?其實孩子的心裡是亂成一鍋粥的,兩三歲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其實很差,說白了就是一團漿糊。我當然可以對他共情,等待他耐心哭完,可是這只是共情最基礎的一步。我想帶他到情緒處理的更高階形式。那就是發揮我成人的“引領”功能。

我反覆咀嚼著園長的理念,好像品嚐一枚回甘的青橄欖。

“残忍的”幼儿园园长,却让我知道,共情绝不是等孩子哭完那么简单

後來我經歷的事情多了,才把園長的理念咂摸明白,大概是這麼回事兒:

成人對孩子的“精神引領”作用,其實是“共情”的更好處理辦法。

不光是等在那裡等孩子耐心哭完,而是教給孩子、示範給孩子該怎麼辦。

前兩天,我的朋友穀雨發了一篇文章,講到了她的兒子lemon的共情經歷。

她帶孩子去日本玩。lemon發現一雙印著閃電麥昆的紅色塑料鞋,特別想買。可是試鞋時,發現小了一碼,穿不進去,偏偏這又是最後一雙了,不可能再有大號。lemon意識到買不成,非常著急。

他坐在地上,緊緊的把套鞋抱在懷裡,嘴裡說著“一定要買,一定要買。”

“残忍的”幼儿园园长,却让我知道,共情绝不是等孩子哭完那么简单

穀雨決定和孩子“共情”,耐心等Lemon哭完。沒想到共情的話還沒說出口,lemon哭得更加厲害了。

她很困惑:為什麼我剛一出口“我知道你很傷心”,孩子哭得更厲害呢?

“残忍的”幼儿园园长,却让我知道,共情绝不是等孩子哭完那么简单

父母的“引領”

卻讓孩子重新情緒高昂起來

接下來,穀雨給Lemon講了一個故事,讓孩子從情緒風暴裡解脫出來。

穀雨先講了一個故事:“媽媽,小時候也看上一雙套鞋,特別漂亮,比你這雙閃電麥昆的套鞋漂亮多了!” lemon的哭聲小了點,想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

穀雨繼續說:“也是一雙紅色的哦,也是這裡有一條黑邊的,不過這裡印的是米老鼠。我小時候最喜歡米老鼠了!超級漂亮,真的比你這雙還要好看!” 她的手指隨著話語不斷在套鞋上滑動。lemon睜開了眼睛。

“不過,我穿不進去!我急死了!” 穀雨做出悲痛萬分狀。

“然後呢?然後呢?” lemon坐起身,拉著媽媽手,鬆開了手中的套鞋,注意力已經全轉移到話語上,就像平時聽故事一樣。

“我死勁往裡面穿,怎麼都穿不進去。我想要是能穿進去,就算腳有些痛,我也要買下來。可是就是穿不進去!沒辦法,因為穿不進去,外婆不給我買。”

“然後呢?”

“然後啊!”穀雨絞盡腦汁快速想,“然後我就把他畫下來了!就這個樣子,我畫給你看!” 說著拿出紙筆,照著這個套鞋畫了一遍,然後把閃電麥昆換成了米老鼠。

“好看!” lemon掛滿眼淚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那再後來呢?”

媽媽說:“我畫好了就不那麼傷心了!後來我時不時就去商店看有沒有更好看的套鞋。等了一年,我終於等到一雙比這雙還漂亮的套鞋!”

Lemon笑了,“媽媽,你拍張照,我待會也畫一下!” 檢查過照片之後,Lemon放下了手裡的套鞋,跟著媽媽邊走,邊畫,邊笑著討論小時候的那雙套鞋。

“残忍的”幼儿园园长,却让我知道,共情绝不是等孩子哭完那么简单

在孩子哭泣、難過的時候,他是沒有那麼強的力量去走出情緒的,他的哭泣,更多的是因為他不明白應該怎麼做。

穀雨媽媽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讓孩子知道媽媽小時候也有同樣的經歷,藉助媽媽的精神力量,逐漸走出了失望的情緒;

我幼兒園的園長,抱著孩子到處走,讓孩子感受到穩定和強大的氣場,引領孩子走出情緒的暴風雨。

我又想起園長對我說的話:我們不是孩子情緒的看客,我們可以主動幫孩子很多。

我也想起了我迷茫的青少年。當時十幾歲的我,很多問題無從得解,我跑去問人生經驗更豐富的爸爸。爸爸把他年輕的故事和我分享過後,我汲取了無比的精神力量,自然而然知道怎麼處理。這就是 比我們更年長的人的“引領”力量!

只等待孩子情緒靜靜宣洩,是初級層次的“共情”。

更高階層的“共情”,其實是主動幫孩子做一些事情,牽著他的手走向更成熟的遼闊之地。

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是: You can not lead a child to a place of healing if you do not know the way yourself. (如果你自己都不能治癒傷心,你也沒辦法帶孩子去平靜的地方。)

“残忍的”幼儿园园长,却让我知道,共情绝不是等孩子哭完那么简单

我們生為父母,積累了數十年的人生經驗,一定要把我們的寶貴體驗,引領到孩子身上。

或者給孩子講個自己童年的故事;

或者帶孩子去做一些積極的事情;

或者主動幫孩子出主意。

而不是靜待孩子摸著石頭過河,一點都不去相幫。

這,才是做父母的更高階本領。

感謝“殘忍”的園長,讓我學會了這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