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心理學上的「共情」,在面對問題時,更能培養孩子的情商

作為家長,我們最怕老師突然打電話,說你家孩子把同學打傷了,而且還拒絕道歉。我們要怎麼跟孩子交流?怎麼說,如何做,才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採取彌補的措施?

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家長的兒子上小學四年級,放學前接到老師的這個電話,,人家頭上起了一個大包,讓他引導孩子給對方道歉。 這個家長接到電話,心裡很惱火,那段時間他就發現孩子嘴很硬,有時明知自己做錯了事,卻總是不肯承認,百般爭辯。當天放學的時候,看到兒子走過來,就問孩子:“你今天是怎麼回事啊?”,他兒子一臉無所謂的樣子,很倔強地說:“我不知道怎麼回事!”。

先“共情”,讓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

這位家長之前瞭解過一些如何跟孩子共情的心理學知識,知道要有效解決問題,首先就是帶著關愛和好奇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所以,他讓自己平靜了一下,說“老師給我打電話,說你把樂樂打傷了。我知道你們倆平時其實關係挺好的,我想你那樣做一定有你的理由,對嗎?”

“我想你那樣做一定有你的理由”是親子共情中最常用的一句話。他兒子一聽到這句話,剛才那種倔強的神情一下就放鬆下來,說出了事情經過:“今天上課的時候,我沒有聽清老師問的問題,所以我站起來答錯了,全班同學鬨堂大笑。我就覺得很丟人,很鬱悶,下課樂樂非拉我出去打水,我不肯去,他就說我‘幹嘛跟個大姑娘似的?’我很生氣,就推了他一下,沒想到他就摔倒了,磕在桌角上”。

用好心理學上的“共情”,在面對問題時,更能培養孩子的情商

聽到這兒這位家長就理解了兒子為什麼去推朋友,是他自己覺得課堂上出了醜,正鬱悶,朋友本想安慰他,可是方法不太好,一句“幹嘛跟大姑娘似的”讓他火上澆油,惱羞成怒了。這時,這位家長就能理解孩子當時的感情,感受他的情緒,之後才能站在他的角度去分析、體會他當時為什麼會這樣做。這就是共情,共情就是觀察、覺察和理解。

理解了孩子之後要,接下來要怎麼說?

是要認同孩子的情緒,接納他的行為,對他說:“他那樣說確實太氣人了,你一定覺得很受傷害”?這樣可不行:孩子是被認同了,可是也被放縱了,不能認識到自己錯誤的一面。如果“共情”只做到這一步,孩子發現我打他原來確實有我的理由,合情合理,那肯定是不行的。因為“共情”做到這兒才只做了一半,問題還沒有解決。“共情”之後,接下來還要進行教育,要講界限和原則,讓孩子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時候我們一定要看到孩子情緒的另一方面,就是他因為惱怒推完朋友後,看到朋友受傷了,會有內疚的情緒,這個情緒被憤怒的情緒掩蓋著,所以,要去引導孩子發現這個情緒,要對孩子說:“哦,我知道了,所以你推了他。可是你沒想到他剛好被撞,還撞了個大包。”這個年齡的的孩子還不太會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在所有的負面的情緒裡,憤怒、鬱悶,他們表達起來更容易一點,但是害羞和內疚的情緒,他們就會比較難以去覺察和體會。所以,當他把憤怒表達完之後,要引導他勇敢地去看清自己內在的情緒,看到並且承認其實朋友是為了關心他,可是卻被他推倒受了傷。這時,他才會換個角度去想,其實朋友的內心也是很委屈的。這樣,他才會去主動地找朋友道歉。

用好心理學上的“共情”,在面對問題時,更能培養孩子的情商

這樣做會讓孩子通過這個事,收穫了兩個部分:

1、學會覺察和體會自己的情緒

學會覺察和體會當時自己的情緒是什麼,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在表面的情緒之下,還有著哪些他自己之前沒有注意到的情緒,他覺察到、理解到這個情緒複雜性,對孩子的情商成長很重要。

所以,遇到類似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做好共情,共情不是一句簡單地“我理解你”,而且要真正地去“看到”,看到他情緒的複雜性、多元性,看到孩子內心的矛盾。

2、 理解對方行為的原因和需求

共情不能只是讓孩子被“共情”被理解了,還要讓孩子看到自己錯誤的地方,讓孩子學會去理解對方的情緒,去理解對方行為的原因和需求,對別人的理解能力是孩子需要積累的重要社會能力。

“共情”不僅僅是共情,是要教會孩子如何面對情緒,如何解決問題

有些家長共情只做了前一半,就會很麻煩。一次我就在公園看到一個媽媽帶女兒在草地上玩,旁邊有個小男孩在玩溜溜球,孩子覺得溜溜球很好玩,鬧著也想要玩,小男孩玩的正在行頭上,不給她玩,急得他哇哇地大哭。這時,媽媽問她“你想要玩大哥哥的球球,玩不到你很難過,是嗎?”孩子哭得更厲害了,表示認同。然後,媽媽轉過身對小男孩說“小妹妹哭得很傷心,你能把球球給她玩一會兒嗎?”,那個男孩雖然有些不情願,但還是把溜溜球遞給了她。

用好心理學上的“共情”,在面對問題時,更能培養孩子的情商

這位媽媽這樣做是“共情”嗎?這不是共情,這是放縱孩子。要想真正的共情,不要只看到孩子得不到玩具的傷心,更要看到孩子想借玩具卻借不到時的無助和挫折,然後才能引導孩子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這樣做:

——先共情,讓孩子學會察覺自己的情緒:“你想借大哥哥的玩具玩,但玩不到,這讓你很難過,是嗎?”,孩子被認同到會哭,要等待她哭一會兒,情緒就會漸漸平息下來;

——接下來要讓孩子看到自己內在的渴望:“雖然暫時沒有辦法借到,但你真的很想玩到是嗎?”;

——然後引導孩子去看別人的狀態和需求,想辦法解決問題:“那你看看大哥哥現在在怎麼玩呀,他玩得很好,很投入是吧?”要讓她認識到玩具是對方的,人家也正玩在興頭上,人家可以借給你也可以不借給你,如果想要借就得想辦法。在這個想辦法的過程中孩子的能力就會得到增強,變得樂觀起來,之後即使想盡了辦法仍然借不到玩具,孩子也會比較容易接受。

這樣通過共情,孩子不但在情緒上被認同了,更被激發了內心想要去解決問題的願望,形成新的能力。

用好心理學上的“共情”,在面對問題時,更能培養孩子的情商

所以共情的時候最主要的是先去覺察和理解孩子,用語言表達清楚,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被認同,情緒被認同後,被看到後,才會慢慢平復下來,開始梳理事情的前因後果;共情完了,真正的教育才剛開始,這時要讓孩子理智地面對整個事情,去看到情緒的多面性、複雜性,看到孩子情緒中的正面的力量,想要改變的力量,然後引導孩子去採取更好的行為,這個才是真的“共情”,才會讓孩子積極面對自己的情緒,不斷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