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談“君子”,孔子給出了標準,看看我們有幾條對得上


中國人喜歡談“君子”,孔子給出了標準,看看我們有幾條對得上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wu)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論語·述而第七篇》第二十五章

【釋義】

孔子說:聖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這就可以了。孔子又說: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見到始終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這也就可以了。沒有卻裝作有,空虛卻裝作充實,窮困卻裝作富足,這樣的人是難於有恆心,至於保持好的品德,就更難了。

中國傳統文化的定義,嚴格來說,“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必須達到自身的品德與宇宙的法則融為一體,智慧變通而沒有固定的方式。

中國人喜歡談“君子”,孔子給出了標準,看看我們有幾條對得上

再說君子而言。

在儒家思想裡,君子一詞具有德性上的意義。“君子之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論語·里仁》) “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論語·衛靈公》)“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禮記·檀弓》)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啥意思?

孔子說:君子有九種思慮:看的時候要想想看清楚了沒有; 聽的時候要想想聽明白了沒有;侍人的臉色要想想是否溫和;對人的態度要想想是否恭敬;說話要想想是否忠誠;做事要想想是 否認真;有了疑問要想想怎樣向人請教;遇事發恕時要想想後果; 有利可得時要想想是否正當。

中國人喜歡談“君子”,孔子給出了標準,看看我們有幾條對得上

綜合來講君子有四不:

第一條,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論語》說:君子道人以言,而禁 以行。故言則慮其所終,行則稽其所敝.則民慎於言而謹於行。大意是,一個君子說話必定有其道理,他們會要求自己謹言慎行,凡事講求合乎禮儀,不隨便,每當有所行動,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謂不妄動,動必有道。

第二條,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謠言止於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禮 勿言,守口如瓶,不說空話,不講不實在的話.但在該說的時候也必定會 說,因為應說而不說,有失於人;不應說而說,則是失言。要做個君子,必須能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義的話,慈悲的話,正義的 話.所以君子不徒用語言,說話必定有理。

第三條,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古有名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貞婦愛色,納之以禮。君子相當愛惜自己的名譽,對於慾望有所節制,不會貪取妄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會以苟且心態妄想獲利,更不會落井 下石,謀求私人利益,豪取強奪.一個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為了國家,為了社會,為了正義,必定是為民求利,代眾生而求;

第四條,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個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 不會隨便,凡事他都會經過再三的考慮:這個行為會傷害到他人嗎?這件事情會對別人不利嗎?想清楚了,他才會有所行動.所以君子的行為必定合乎正道。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